审计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1日之间存货变动是否已作出了正确记录; (4)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记录与盘点结果有无重大差异,如果有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应通过追加审计程序查明原因。 五、特殊情况处理 期末存货 = 期初存货 + 入库 出库 ①检查购货、生产等记录 ②检查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③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1)存货的特殊性质 ①具体表现: ;。 ②基本思路: 通常需要信赖内部控制。 ③审计程序: ; ;。 (如检查危害物质的正式报告) ( 2020年文件)放射源、危险化学品是危险性极高的危险物品,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关系到公众健康、环境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今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奥运年,有奥运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开展,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已列为反恐怖战的重要内容。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规定:环保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 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使用者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环保部门及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严格按着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 、《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 规定,履行好各自职责。 (2)存货的特殊位置 ①具体表现: 在途存货 ②审计程序: ,审查相关凭证 (1)不可预见因素 ①具体表现 ②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改变存 货监盘日期,同时测试在该期间发生 的存货交易;。 (2)接受委托时被审单位已盘完 评估存货内控的有效性 不完全有效 提请另择日期重新盘点,同时测试 重新盘点日 至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适当检查,同时测试 检查日 至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有效 ①比重小,向保管人或债权人函证 ②比重大,实施监盘或利用其他注会工作 (若期初存货对本期影响重大 ) ① 查阅前任注会工作底稿 ②复核上期存货盘点记录及文件 ③检查上期存货交易记录 ④运用毛利百分比法等进行分析 在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时 , 以下做法中 , 注册会计师不应该选择的是 ( ) A. 对于已作质押的存货 , 向债权人函证与被 质押存货相关的内容 B. 对于受托代存的存货 , 实施向存货所有权 人函证等审计程序 C. 对于因性质特殊而无法监盘的存货 , 实施 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等审计程序 D. 企业相关人员完成存货盘点后 , 注册会 计师进入存货存放地点对已盘点存货实施 检查程序 二、存货计价测试 1.目的 : 计价和分摊认定 2.样本的选择(测试对象) ( 1)范围:从存货数量已盘点并已计入存货汇 总表的结存存货中选择。 ( 2)重点: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较大项目 ( 3)抽样方法:分层抽样 ( 1)计价方法 计划成本法 先进先出法 实际成本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 2)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1) 测试时 尽量排除被审单位已有计算程序和结果的影响 , 进行独立测试。 ( 2) 结果分析 应与被审单位账面记录对比 , 编制对比分析表 ,分析差异原因。 如果差异过大 , 应扩大测试范围 ,考虑是否建议被审单位调整。 例 1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按 先进先出法 核算。 2020年 12月 31日 ,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 1200件,期末余额为 5210万元, M公司 2020年度甲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价均无误) : 日期 摘要 入库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 额 数量 单价 金 额 数量 单价 金 额 期初余额 500 2500 入库 400 2040 900 4540 销售 800 4160 100 380 入库 1600 7360 1700 7740 销售 400 1840 1300 5900 入库 700 3150 2020 9050 销售 800 3840 1200 5210 期末余额 1200 5210 期末存货 =700*+500*=5450万元 期末存货虚减 240万元( 54505210) 主营业务成本 =期初余额 +入库 期末存货 主营业务成本虚增 240万元 总结 第 13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