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一个世界贸易的多边体系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 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 互惠贸易协定法案 》。 根据该法案,国会授权行政当局削减关税,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关税指定权授予政府,创造了国会与行政当局制订贸易政策的新框架。 该法案也是美国第一次确立以互惠和非歧视原则作为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把互惠原则通过双方贸易谈判扩展到所有贸易方, 这标志着美国试图从保护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15 • ( 1962 2020年) • 在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美国国内利益与外国经济矛盾突现的时候,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向 国内利益 的倾斜。 • 这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目标主导贸易政策时代的结束。 16 • ( 2020年至今) • “ ”事件使美国把安全置于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积极促使发起多哈议程,推动全球贸易的新一轮谈判。 美国的目的是把 WTO 的 144个成员通过贸易谈判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为美国的全球反恐提供基础。 17 案例: 中美轮胎特保案 • “特保 ” :是 “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 和“ 特殊保障措施 ” 的简称。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 WTO议定书 》 :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 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 严重损害 ” 或构成 “ 严重损害威胁 ” 时,那么这些 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 特保 ” 实施的期限为 2020年 12月 11日至 2020年 12月 11日。 18 • 09年 4月 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 2020年 6月 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 %%)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 55%、 45%和 35%的从价特别关税。 • 2020年 9月 12日宣布,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 35%关税,第二年加征 30%,第三年加征 25%。 19 • 此前,美国布什政府曾对中国发起六起特保调查,最终均未采取特保措施。 • 目前,我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 40%以上,如果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就意味我国会出现 12%的剩余轮胎产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