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新增长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9 蔡增正: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思考 , 经济问题 , 2020/07 刘克英: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作用 , 理论探讨 , 2020/04 第四讲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涵义与类型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与阶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切尔 (W. C. Mitchell. )和伯恩斯(A. F. Bums)对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 一个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 1年以上到 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 一般而言, 经济周期 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总体发展趋势所经历的扩张和收缩。 这种扩张与收缩主要表现在总产出、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及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等经济变量的上下波动上。 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在理解这一含义时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长期增长趋势 )之间的背离。 这两者之间的背离程度越大,经济周期就越严重。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两个大阶段:上升(扩张)阶段与下降(收缩)阶段。 两个转折点:顶峰和谷底。 图 41是 —个典型的表示经济周期的曲线图。 图 41 经济周期曲线及其阶段划分 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方法: ( 1)从各景气指标的水准出发,用某个基准线来衡量,高于基准线是繁荣期或景气期,低于基准线是衰退期或萧条期。 ( 2)从各景气指标的变化方向出发,从谷到峰的期间称为扩张期间,从峰到谷的期间称为收缩期间。 峰到谷或谷到峰的期间自然数为一个阶段,而两个相同的转折点(峰 峰或谷 谷)之间的期间称为一个周期(见图 42)。 图 42 经济周期波动阶段区分示意图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短周期 (小周期或次要周期 )。 长度为 3~ 4年,由英国统计学家基钦 (Joseph Kitchin)提出来的,称为基钦周期。 在一般认为,它主要是由企业库存投资的变动而产生的。 2. 中周期 (大周期或主要周期 )。 长度约为 8~ 10年,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 (Clement Juglar)提出,称为“朱格拉周期”。 他认为危机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 3.中长周期。 长度为 15~ 2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库兹涅茨 (Simon Kuzs)提出,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建筑投资的循环变动引起的,故也称其为“建筑周期。 4.长周期。 长度为 45~ 60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 (Nikolai Kondratieff)提出,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对这种长周期形成原因的解释有很多种,如人口的增加、地理上的新发现、新资源的开发、战争等,但技术进步和革新可能是产生长周期的主要原因。 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 其中短周期 40个月,中周期 9—10年,长周期 5060年,并以创新为标志,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 200年划分为三个长周期。 将上面几种经济周期类型简单归纳如下表 41。 表 41 经济周期类型 周期名称 周期长短 平均长度 基钦周期 短周期 约 40月 (34年 )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 约 9年 (810年 ) 库兹涅茨周期 中长周期 约 20年 (1525年 )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 约 50年 (4560年 ) 根据经济收缩的不同含义,经济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古典周期或传统周期 (classical cycle)。 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 在古典周期的经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负增长。 (2)增长周期或现代周期 (growth cycle)。 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 在经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表现为正增长,但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不再表现为绝对量下降,而是表现为增长速度滞缓,或者说经济增长速度小于充分就业的增长速度。 在二战之后,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 1)战后总体上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衰退; ( 2)繁荣的时间延长了,而衰退的时间缩短了; ( 3)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都没有以前那样严重,因此,总体波动程度变小了; ( 4)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联系更为密切。 图 43 中国 19782020年 GDP、人均 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024681012141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GDP 人均G D P图 44 2020年主要国家 GDP、人均 GDP增长率( %) 024681012美国 日本 中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韩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人均增长率G D P G D P 增长率图 45 中国 GDP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0246810121416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世界 中国图46 主要发达国家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世界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420246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世界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澳大利亚图47 其他主要经济体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25201510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俄罗斯10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世界 巴西 墨西哥 印度图 47 其他主要经济体 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1510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世界 韩国 泰国 香港图48 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151050510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6420246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澳大利亚图49 其他主要经济体人均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201510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巴西 俄罗斯 墨西哥 印度15105051015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韩国 泰国 香港 (三)经济周期的测量 目前,基本上存在两类测量经济周期的方法。 第一种是美国经济研究所提出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的经济周期指标法,有时也称景气分析法或先行经济指标方法;第二种是经典统计时间序列方法。 目前还有一些国家和学者采用经济变量的增长率来度量和研究经济周期,即考察经济变量的同比 (与上年同期比 )或者环比 (与前期比 )增长率的周期波动情况,称为“增长率周期波动”。 我国大多数研究部门和政府机构都采用增长率周期来研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指标法”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组能够反映和标志周期波动的代表性指标并加以适当分类,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将各类指标合成为若干综合指数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周期。 所选的这组经济变量称为景气指标,为了及时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一般都采用月度 (或季度 )数据作为景气指标。 景气指标可以区分为先行 (领先 )、一致 (同步 )和滞后 (迟行 )三类。 先行指标是指其变动领先于总体经济运行的指标,其运行轨迹对总体经济周期的变动方向具有预示作用。 一致指标是指与总体经济变化趋势基本同步的指标,用于表示经济周期的当前状况。 滞后指标的变动比总体经济的变动滞后一段时间,可用来确认总体经济的变动趋势所发生的变化。 针对以上三类景气指标,可分别建立先行、一致和滞后综合指数,也称为景气指数。 测量经济周期的指标法是以正确选择各类景气指标为基础的。 从考察和分析大量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到最终建立各类景气指数,其间涉及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各变量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变量周期波动度量方法 (标准 )的确定、季节调整与长期趋势调整、基准日期的确定、景气指标选择及分类、景气指数的制作和分析等。 1.经济时间序列的分解 一般来说,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包含三种变动因素,即长期趋势 T、循环 (周期 )波动 C和随机扰动 I。 长期趋势是指经济变量随时间的推移所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变动趋势。 循环波动是围绕着长期趋势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波动。 随机扰动又称不规则变动,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 此外,序列中还可能包含季节性波动 S,这是一种每年重复出现的周期波动,通常由气候节假日等因素所引起。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主要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两种形式。 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C+S+I 其中, T、 C、 S和 I均为绝对量。 该模型比较直观,但不利于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比较。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CSI 其中,除 T为绝对量外, C、 S和 I均为相对量,便于各变量之间的互相比较,但直观性较差。 2.变量周期波动的度量方法 增长率周期法 (直接法 ):是指按同比增长率来测量变量的周期波动,通过与上一年同期数值相比,可以大致消除序列中长期趋势和季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