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体系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或掩埋。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源应采取降噪、防噪措施。 1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安全防护专业培训及考核,同时定期进行防止职业病危害身体检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妥善保管,并进行剂量监测,防止人员受到意外照射。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进入设备作业应消除压力,开启人孔。 必要时在设备与连接管道之间进行隔离,并对介质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工人员进入。 在容易积聚可燃、有毒、窒息气体的设备、地沟、井、槽等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先通风,并对介质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工人员进入,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进入带有转动部件的设备作业,必须切断电源,并有责任人专人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电焊机、变压器、气瓶应放置在受限空间外,电缆气带应保持完好。 在受限空间作业如需照明时,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照明线路及灯具。 在容器焊割作业时,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除烟尘的措施,采用安全照明设备,容器外应设安全监护人;工作间歇时,电焊钳和电弧气割把应放在或悬挂在干燥绝缘处。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5M及以上高处作业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经过体检。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其它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时,下部应有安全空间和净距,当净距不足时,安全带可短系使用,但不得打结使用。 对垂直移动的高处作业,宜使用防坠器;水平移动的高处作业,应设置生命绳。 施工现场应使用悬挂作业安全带,安全带的质量标准和检验周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带》GB 6095的要求。 安装施工无外架防护时,应搭高安全平网,有火花溅落的地方应使用阻燃安全网,安全平网的架设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网的外伸宽度不得小于2m。 ②每隔3m应高一根支撑,支撑的水平仰角为40176。 ~70176。 ③安全网的内外边应锁紧边绳。 ④网与网之间应连接牢固,且不得有间隙。 施工中应及时清理落入网中的杂物,安全网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 高处存放物料时,应采用防滑落措施。 高处铺设钢格板时,必须边铺设边固定。 高处作业下方的通道应搭设防护棚,多工种垂直交叉工作,相互之间存在危害的,应在上下层之间设置安全防护层。 作业人员攀登时不得手持物品。 使用移动式梯子时,下方应有人监护。 使用移动式直梯时,上下支承点应牢固可靠,不得产生滑移。 直梯工作角度与地平夹角宜为70176。 ~80176。 ,工作时只许1人在梯上作业,且上部留有不少于4步空档。 1使用人字梯时,上部夹角宜为35176。 ~45176。 ,工作时只许1人在梯上作业,且上部留有不少于2步空档,支撑应稳固。 1绳梯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使用时应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 1靠近平台栏杆处作业,坠落半径在外时,应设置防护设施。 1安装钢梁时,应视钢梁高度,在节点处设置挂梯或搭设作业平台,在钢梁上移动时,应设置生命绳。 1悬空作业应视其具体情况设置防护网或采取措施。 1作业平台应根据现场实际进行设计,其力学计算与形式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J 80进行。 作业平台验收合格,悬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1悬挑式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应固定在牢固的建(构)筑物上。 1作业平台应标识平台允许荷载值,不得超载作业。 1临边及洞口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设置警示标志或采取覆盖措施。 作业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 2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不得堆放物件。 酸碱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从事酸碱作业施工人员应按规定穿戴专用防护用品。 作业场所应有冲洗水源和救治用品。 酸、碱溶液滴漏到作业场地时,应用水冲洗清除或中和处理后清除。 稀释浓酸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取酸应用专用器具。 ②开启盛酸容器的孔盖、瓶塞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不得正对瓶口。 ③应将酸液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不得将水加入浓酸中。 取用固体碱时应轻凿轻取。 配制碱液时,每次加碱不宜过多,碱块应缓慢放入溶碱器内,边加边搅拌,防止飞溅。 酸碱及其溶液应专库存放,严禁与有机物、氧化剂和脱脂剂等按触。 酸碱作业宜在露天或在窒外作业棚内进行。 在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戴防毒面具(面罩),且通风良好。 作业场所应设有泼液吸集容器,盛进酸碱的容器存放在指定区域,泼液应吸集处理后排放。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设备应进行检查和试验,确认合格并标识后方可使用。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采用与危险场所等级相适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临时用电设备绝缘电阻的测试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并应做好记录。 施工现场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应装设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二级漏电保护。 严禁将保护线路或设备的漏电开关退出运行。 在大风、暴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后,应对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 任何临时用电设备在未证实无电以前,应视作有电,不得触摸其导电部分。 临时用电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其前一级电源,拉开相应的隔离电器,并挂上“有人作业,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移动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应切断电源并对电源端导线做保护处理。 增加用电负荷时,应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由电工负责完成引接。 施工设施的周边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应设在朝向带电体的一侧。 表1施工设施的周边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带电体电压等级(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6810151施工现场不符合本规范第10条中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应搭设防护设施并设置警告标志。 防护设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防护设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带电体电压等级(KV)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1施工现场的塔式超重机、金属井字架、施工升降机、钢脚手架、大型模板、烟囱等设施以及正在施工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构)筑物的防雷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表3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当最高设施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能保护其他设施时,其他设施可不设防雷装置。 表3 安装防雷装置的施工设施高度地区年雷暴日(d)≤15>15, <40≥40, <90≥90施工设施高度(m)≥50≥32≥20≥12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按气象主管部门公布 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 1空旷场地中孤立的高工设施和建(构)筑物,符合下列规定时,应安装防雷设施:1)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5d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 2)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或等于15d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 1施工设施及正在施工的金属结构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施或结构的金属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1在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吊索具安全管理规定麻(棕)绳不得在机械驱动的作业中作为起吊索具使用。 麻(棕)绳不得向一方向连续扭转。 麻(棕)绳使用中不得与锐利的物体接触,捆绑时应加垫保护。 麻(棕)绳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得受热受潮,且不得与酸、碱等腐蚀介质接触。 合成纤维吊装带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参数使用,吊装带使用前应对外观进行检查,有破损的吊装带不得使用。 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时应避免电火花和火焰灼伤,且不得与锐利物体接触,捆绑时应加垫保护。 钢丝绳使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1的规定。 表1 钢丝绳的最小安全系数用途缆风绳机动起重设备跑绳无弯矩吊索捆绑绳索用于载人的升降机安全系数55814钢丝绳不得与电焊导线或其他电线接触。 钢丝绳使用中不得与棱角及锋利物体接触,捆绑时应垫以圆滑物件保护。 钢丝绳不得成锐角折曲、扭结。 1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保养、钢丝绳的检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执行。 钢丝绳磨损、锈蚀、断丝、电弧伤害时,应按表2的规定降低其使用等级。 表2 钢丝绳的折减系数钢丝绳规格(较互捻)折减系数619+1637+1661+1一个捻距内断丝数1~31~61~94~67~1217~187~913~1919~291钢丝绳搭接使用时,所用绳卡的数量应按表3的数量增加一倍。 表3 绳卡的使用标准1滑车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检查、润滑。 必要时重要部件(轴、吊环、吊钩)应进行无损检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1)滑车部件有裂纹或永久变形。 2)滑轮槽面磨损深度试到3mm。 3)滑轮槽壁磨损达到壁厚的20%。 4)吊钩的危险断面磨损达到10%。 5)吊钩扭曲变形达到10%。 6)轮轴磨损达到轴径的2%。 7)轴套磨损达到壁厚的10%。 1滑车组两滑车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滑轮直径的5倍。 滑车贴地下设置时应防止杂物进入滑轮槽内。 1吊钩上的防止脱钩装置应齐全完好,无防止脱钩装置时应将钩头加封。 1吊钩不得补焊。 1绳卡应无裂纹及表面创作,绳卡的使用标准见表3绳卡型号适用绳径(mm)卡杆直径(mm)绳卡数量(个)绳卡间距(mm)Y16~8M6370Y28~M8380Y31011M103100Y412~14M123100Y51515~M143120Y620~20M164120Y722~M184140Y82524~M205160Y92828~31M225180Y1032~37M246200Y114039~M248250Y1245~M278300Y135052~56M3093001安装绳卡时应规则排列,宜使U形螺栓弯曲部分在钢丝绳的末端绳股一侧,使马鞍座与主绳接触。 1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 卸扣不得补焊。 卸扣螺杆拧入时,应顺利自如,螺纹应全部拧入螺口内。 2吊装配套使用的平衡梁、抬架等专用吊具应满足其特定的使用要求,设计文件应随吊装技术文件同时审批。 2制作吊具的材料、连接件等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吊具的焊接应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且应外观检验合格,有焊后热处理要求时,应及时进行热处理。 2吊具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操 作 规 程 篇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安全操作规程构件摆放应稳固,钢结构翻转、吊运时,应设置溜绳,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构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多人搬运或翻转部件时,应有专人指挥,步调一致。 使用大锤及手锤时,严禁戴手套,锤柄、锤头上不得有油污。 两人及两人以上同时打锤,不得面对面站立。 打锤时,甩转方向不得有人,并应采取听力保护措施。 构件吊装前,应预先设置爬梯或搭设高处作业平台。 钢结构安装节点连接螺栓必须坚固,焊接连接部位必须牢固。 钢框架结构施工时,随结构的安装及时安装平台、钢梯、栏杆和护脚板。 当不能及时安装平台和栏杆时,应封闭钢梯的入口和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使用活动扳手时,扳口尺寸应与螺帽相符,不得有手柄上加套管使用。 清除毛刺时,碎屑飞出方向不得有人。 钻孔作业时,严禁戴手套,并应系好衣扣、扎紧袖口。 钻孔时应用卡具固定工件,不得用手握工件施钻。 设备安装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设备安装人员应熟悉设备安装的安全技术要求。 铲基础麻面时,面部应偏向侧面,不得对面作业。 不得用汽油或酒精等易燃物清洗零部件。 作业区地面的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 废油及油棉纱、破布应分别集中存放在有盖的铁桶内,并定期处理。 二、转动设备的安装‘在装配皮带、链条、联轴器及盘转曲轴、盘车等作业时,应防止挤手。 吊运压缩机、汽轮机的转子,应使用专用吊装工具,且应绑牢、吊平,吊离机身后应放在专用支架上。 吊运时工件下方不得有人。 翻转压缩机、汽轮机的上盖时,应采取防止摆动和冲击措施。 压缩机机身、曲轴箱、变速箱作煤油渗漏试验或清洗零部件时,应划定禁火区。 折装的设备零部件应放置稳固。 装配时,严禁用手插入接合面或探摸螺孔。 取放垫铁时,手指应放在垫铁的两侧。 检查机械零部件的接合面时,应将吊起的部分支垫牢固。 在用倒链吊起的设备部件下作业时,应将部件支垫牢固。 在用油加热零部件时,应严格控制油温,并应采取防止作业人员烫伤的措施。 三、静设备安装塔类设备卧式组对时,支座应牢固,两侧应垫牢。 塔类设备吊装前,应将随塔一起吊装的附件固定牢固,杂物清理干净。 塔盘安装时,应从下向上进行。 采用分段安装时,应在每段最下一层封闭后进行。 炉管进行通球试验时,钢球出口处应设立警戒区域和接球设施,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设备内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人数。 设备封闭前,应进行内部检查清理,确认后方可封闭。 四、设备试运转设备试运转应有试车方案,试车人员应分工明确,严禁越岗操作。 试车区域应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运转中设备的旋转或往复运动部分不得进行清扫、擦抹或注射润滑油。 不得用手指触摸检查轴封、填料函的温度。 用甲醇、乙醚等液体作业试车介质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