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汶水河漂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南、西、北方噪声等效声级值均不同程度地超过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类标准要求,因此上码头的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较差。 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上码头下 游 100m 处的西 汉高速公路桥,当时正在修建中,交通及各种施工机械噪声较大所致。 由表 6 可知:下码头周围昼间噪声等效声级, 1点位 ( A)、 2点位( A)、 3点位 ( A)、 4点位 ( A),下码头的东、南、西、北方噪声等效声级值均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标准要求,因此下码头的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四、结论 宁陕县汶水河漂流建设项目建设区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地表水水质状况 达到Ⅱ类水质。 声学环境质量现状是:上码头较差,下码头较好。 表 5 上码头 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测点 编号 测量点位 测量 时间 噪声源 等效声级测量值 国家标准 超标情况 1 上码头 以东 11: 30 流水声、施工、机械 ( A) 60 dB( A) 超 ( A) 2 上码头 以南 11: 40 流水声、施工、机械 ( A) 60 dB( A) 超 ( A) 3 上码头 以西 11: 50 流水声、施工、机械 ( A) 60 dB( A) 超 ( A) 4 上码头 以北 12: 00 流水声、施工、机械 ( A) 60 dB( A) 超 ( A) 表 6 下码头 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测点 编号 测量点 位 测量时间 噪声源 等效声级测量值 国家标准 超标情况 1 下码头 以东 10: 05 流水声 ( A) 60 dB( A) — 2 下码头 以南 10: 15 流水声 ( A) 60 dB( A) — 3 下码头 以西 10: 40 流水声 ( A) 60 dB( A) — 4 下码头 以北 10: 50 流水声 ( A) 60 dB( A)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 为了减少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汶水河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期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营运期生活污水 同时 进行处理,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使开发河段水质施工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GB38382020)Ⅲ类水质要求;营运期执行 Ⅲ 类水质标准。 大气环境 合理安排 施工 、运输时间,选用先进施工手段,使施工期扬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中(新建)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降低施工场区扬尘;减少施工粉尘和交通扬尘对施工区周边、沿线村民及施工人员的影响,保护区域(主要是施工场界外)大气环境质量使其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声学环境 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将施工区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标准允许值以下,科学布设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运输时间,避免交通噪声扰民和保障施工噪声不对附近 学校和村民 生活造成影响;营运期厂界噪声控制 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Ⅱ类标准以内。 固体废弃物 施工中产生的废渣、弃土应尽量做到回填利用,不能回填的应尽量运到固定堆渣场处理;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采用卫生填埋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态环境 对施工中所破坏的周边生态环境应采取边施工、边恢复措施,使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 准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Ⅲ 类标准。 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 GB309693) 2 类标准。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 89)表 1 标准。 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Ⅲ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 废气排放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 ; 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Ⅱ类标准; 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厂界噪声 限值》( GB1252390); 固体废物排放执行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中的有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依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控制废水中 CODcr≤ 100mg/L,排放量 ; SS≤ 70mg/L,排放 量 < ; 动植物油 ≤ 10mg/L,排放量 , NH3N≤ 15mg/L,排放量<。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 图 : 规划设计→ 建设上、中、下码头 → 建设 辅助设施→疏通河 道→漂流运营。 主要污染工序: 生活污水:旅游服务设施排放生活废水。 生活垃圾: 游 客抛弃果皮、纸盒、酒瓶、塑料袋等固体废弃物及旅游服务设施排放的生活垃圾。 噪声: 施工和运营 过程中产生噪声。 大气污染:建设过程中产生颗粒物污染 和运营过程中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建筑垃圾: 施工 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 河道疏通过程,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项目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单位 ) 处理后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单位)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颗粒物 ( TSP)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水 污染物 营运期 生活污水 NH3N SS CODcr 动植物油 40mg/L、 100mg/L、 250mg/L、 、 12mg/L、 60mg/L、 t/a 70mg/L、 、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营运期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520t 年产生量 回填 利用 卫生填埋 噪 声 施工期噪声值高达 78100dB( A), 超过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项目 建成后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昼间达 ( A),夜间为 ( A),按照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标准要求,昼夜均未超标。 其 他 运输车辆进入景区排放的尾气中产生一定量的碳氢化合物,对周围环境 有一定 的影响,应控制运输车辆活动范围。 加强火源管理,严防森林火险发生。 主要生态影响 该项目建设占用地 10000m2,改变了 其地理条件 和 自然地貌。 在建设期进行开挖时,临时性堆放的弃土弃渣受暴雨冲刷,发生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增加 汶水河 泥沙量。 人造景观的建设,对自然景观协调性和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 在营 运期,随着人流涌入,可能 产生扰动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种群分布空间及动态性。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 产生 的生活垃圾,如塑料袋、纸张等 白色垃圾 ,随风飞扬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及预防措施 : 一、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 环保 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的主要因子是颗粒 物( TSP)污染,主要来源是土石方挖掘、堆放、清运 回填 ;建筑材料水泥、石灰、沙石装卸、堆放及混凝土搅拌,施工场地路面硬化,车辆运输 等。 通过类比分析,当风速为 时,工地内的 TSP 最大落地浓度为上风向的 倍,影响范围在下风向150m 之内,被影响地区 TSP 浓度平均值为 ,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倍。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 封 闭 防护围栏,必要时进行洒水及清扫,以减轻施工 扬 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利用 工程建设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建 筑垃圾。 通过物料衡算, 工程 排放建筑垃圾为每 m2为 ,其排放量为 520t。 由于土建开挖量 为 600m3,回填量为 1200m3,说明建筑垃圾 可完全用于回填。 在建设 末期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可用于 码头 路基整修。 三、声环境的影响分析及 环保 措施 施工噪声的噪声源有施工机器、运输机器、开挖和加工机器,这些噪声源在 施工 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施工人员、附近村民 和中心学校 有一定影响。 为预测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收集了码头建设工程施工机具的噪声源功率级和一定距离的监测声级资料进行类比,主要设备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值见下表。 并采 用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不同范围内的噪声强度,预测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 码头建设施工机具噪声值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噪声级 (dB) 影响区域 1 打桩机 98 施工区 2 推土机 94 施工区 3 挖掘机 96 施工区 4 铲土机 96 施工区 5 装载机 85 施工区 6 载重机 82 施工区 7 混凝土搅拌机 78 施工区 8 破碎砂石料 100 料场 9 切割机 98 施工区 施工区点噪声源扩散衰减采用半球扩散模型计算,见下式: Lp=Lo20lg(r/ro) 式中: Lp—— 距声源 r 处的声压级 (dB); Lo—— 距声源 ro 处的声压级 (dB)。 按照表中噪声源最大噪声级 100dB,计算出不同距离下噪声衰减结果见下表。 距离 ( m) 噪声源 5 10 20 50 100 200 500 800 1000 声压级(dB) 100 86 80 74 66 60 55 46 42 40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标准要求,本 项目 施工噪声影响距离为昼间 100m 以内(> 60dB),夜间 316m 范围内 (> 50dB)。 根据调查, 上码头 周围 280m 以 外有 村民居住 和学校。 中码头和下码头周围无村民住户 ,因此上码头 施工噪声夜间对周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规定,噪声最高限值为 85dB,机 械 噪声除载重机和混凝土搅拌机外全部超过标准,对工作在 90dB 以上噪声环境中的施工人员以及生活在其附近的人群来说,其听力和人体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噪声防护措施 机械噪声、土石方开挖噪声、交通噪声是本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减缓施工噪声对施工人员以及生活在附近人群的影响特制定以下措施: 尽可能引进低噪声设备,对现有设备加强维修保 养; 场地四周,必须采取隔音措施 , 如反射板、防护拦板等 防护措施,控制噪声不超标。 对在高噪声区工作的施工人员作好劳动保护; 施工过程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可使噪声降低 30 分贝左右; 对难以避免的交通噪声,可采用限速、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和线路等办法将噪声危害降至最低。 禁止夜间实施高噪声作业。 上码头严禁夜间和中午午休时间进行施工,且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四、施工废水 1.施工期生产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特性 三个码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灌浆、车辆冲洗等生产工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