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东、西、南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和山丘遮荫的地方;其次,还要考虑当地条件,水位要低,土质疏松肥沃,无盐渍化,保水保肥力好,排灌方便, pH值在。 做畦 定值 繁苗田施入 75t/hm2腐熟有机肥,耙细后作宽。 将母株单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 50cm。 定植时间一般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春季 定植母株要在 日平均气温达 10℃以上。 温度控制 草莓喜欢温暖冷凉,耐寒不耐热,地上部分在 5℃ 时就开始生长,生长适温为1525℃ , 萌芽期白天温度保持在 2628℃,超过 32℃生长即停止,夜间 8℃以上。 越冬根茎能耐 10℃ 的低温。 湿度控制 草莓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 整个育苗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草莓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 70%80%为宜, 棚内空气相对 湿度控制在 50%60%为宜,不超过 80%。 花芽分化适宜 温度为 1317℃ ,光照 812 小时,在 512℃ 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30℃ 以上不能花芽分化。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 (1)断根处理。 断根就是将根系切断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抑制根系的氮素 吸收,以促进花芽分化 [2]。 (2)遮光或短日照处理。 有条件可用遮阳网在 8月中、下旬进行遮光处理。 一般可采 用在畦的另侧栽植作物遮荫、挡光,缩短日照时间, 降低温度, 促进花芽分化[2]。 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3 (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促进花芽分化矮壮素 1000倍, 15%多效唑 150ppm, 5%烯效唑 20ppm。 (4)控水控氮。 施肥 先促后控, 8月中旬以后尽量不施用氮肥,控水不能过头。 2 定 植 技术 定植前进行土壤翻耕, 一般在定植前 1520天施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鸡 、 猪粪等有机肥不少于 2020kg、 腐熟饼肥 80kg以上 、 三元复合肥 30kg、 硫酸钾 15kg,深翻 30cm左右。 将施入的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精细整地 做畦 , 作畦应在定植前 15天完成 , 6m宽的大棚做 6畦 , 畦面宽 60cm、底宽 80cm, 沟宽 30cm、深 30cm。 浙江省一般都在 9月 中 下旬 至 10月上旬 , 最佳定植时期在 日平均 温度为 1520℃时 ,花芽 分化后 7天左右进行定植。 选用 5片叶以上的壮苗,尽量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 4时以后带土移栽, 定植前将苗木老叶剪除,留 23片新叶, 深度掌握“深不埋心,浅 不露根”的原则。 同时弓背朝沟,使果实产于垄背,便于管理和采收。 栽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为止。 每畦栽两行,行距 30cm,株距 1520cm。 定植后灌足水, 灌后要及时检查,对露根或埋心苗要及时进行调整。 23天再灌1次小水。 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幼苗徒长,可追施三元复合肥 150225kg/ hm2, 促进花芽分化。 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4 3 盖膜及棚内管理 一般在 11月上中旬, 当土温降至 10℃ 左右时开始铺黑地膜。 当日平均气温在1618℃ ,夜温降至 1015℃ 时进行扣棚保温, 注意保温不能太早或太迟 , 12 月上旬当棚内最低气温降到 510℃ 时, 最好采用 双膜覆盖来保温。 草莓的根系入土浅,吸收能力差,不耐旱。 果实膨大期 , 草莓需水量增大,可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使 78cm以上土层呈湿润状态。 成长期土壤相对含水量 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 土壤相对含水量 80%;花芽分化期 土壤相对含水量 为 60%。 苗期在追肥前先用滴管浇水 , 过几天再用滴管追肥 , 以防产生肥害。 结果后每月追肥 1次 , 以高质量的挪威产复合肥为好 , 用滴管施入 , 施量在 150 kg/hm2左右 ,从而避免盐害 , 提高品质。 温度管理 保温初期 , 白天温度不超过 2830℃ , 夜间 1012℃ , 现蕾期白天温度 2628℃ ,夜间 810℃; 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 2426℃, 夜间 68℃;采收期白天温度 20 24℃,夜间 5℃为宜。 因此 , 当夜温达 5℃以下时盖中棚 ; 夜温近 0℃时盖小棚 , 都采用晚上盖、白天揭的方法 , 满足对温度的要求。 3月中旬可解除中小棚 , 4月上中旬开始 ,在晴天应逐步加大通风口 , 5月上中旬可捞起裙膜直至拆除。 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5 湿度管理 保温初 78天 , 高湿高温催醒 , 相对湿度 80%左右 ; 开花结果期 , 相对湿度 60%以下 , 有利于授粉受精和提高温度。 湿度控制除选用无滴农膜、 滴灌、畦面覆盖黑地膜外 , 还 可通过通风换气散湿来调控 , 一般以中午前后加大通风散湿为最佳时间 ,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 为了保证有足够叶面积、 合理的花茎数及田间通风透光, 要经常做好植株的整理工作。 (1) 掰芽 在顶花序抽出前 ,只须保留 1个顶芽即可,待顶花序抽生、腋芽也相继抽生时,选留 2个方位好且粗壮的肢芽,其余掰掉 [3]。 (2) 摘叶 一般具有 2个芽的植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