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及白茶引种栽培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申报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析 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近年来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在农村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动力,同时通过基地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为 23 农民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使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引进了优质 的白茶品种,同时利用了多种农业现代技术,为周边地区的农户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样板。 另外,企业实行规模化种植,解决了周边农户因规模小而产生的销售不畅问题,为农民的增收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项目建设,可以间接带动农户 15000 余户。 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 项目的建设,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进一步培植和壮大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直接带动 15000 余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 900 万元,并通过项目区的辐射带动 ,可辐射到全市多个乡镇,实现户均年增收 900 余元。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比较分析 目前,贵溪市属种养二元型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种植水平低下、规模不大,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项巨的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与非项目区相比,项目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出非项目区 10 个百分点。 其他影响评价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促进 24 农业增效上有良好效果,其积极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 的实施挖掘了贵溪潜力产业,并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这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挖掘农业的积极性,发挥了群众的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 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农民增收、带动消费,消费推动财政增收,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企业增长、财政增收的目的。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村面貌,从而使农村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基本目标。 25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 理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组织机构 根据本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设置高效精密的企业管理机构及职能部门,企业机构下设办公室、种植业生产部、套种种植生产部、技。 术中心、财务部、销售部。 劳动定员 项目竣工投产后,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法规确定劳动定员如下:全员总人数为 348 人,其中生产线人员 204 人,管理人员 30人,营销人员 54人,套种种植部 60 人。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 公司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工资与业绩挂钩,部门经理对总经理 负责,员工对部门领导负责,员工实行全员聘任制。 经营管理措施 企业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全权管理企业全面事务 员工实行聘任制,并实行绩效考核机制 员工 报酬实行按劳取酬的方式计薪 内部管理采用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层层分解生产目标,尽快实现项目预期效益目标; 26 技术培训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在技术上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管理人员全部实行上岗前的培训,邀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的专业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技术水平;二是 在新增人员中注重从大、中等院校吸收一批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力量进行操作实施,使其尽快成长;三是其它人员通过上岗前的业务培训。 四是与有关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技术协作合作协议,定期请他们派专家来公司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理论及业务水平。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设计中应执行的主要法规、标准规范 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卫生、监察规定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修订版》; 噪声控制设计规程 (GBJ878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TGT/T1692)。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下会造成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 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设计使用严格执行上岗技术执行要求,确保生产安全。 设计中拟采取的主要劳动安全措施 27 在生产过程严格制定劳动生产纪律,签订劳动合同协议,确保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为职工办理好人身伤害保险,确保职工的利益。 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 术标准,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农产品储藏过程中用密闭的容器进行储藏,防止发生鼠害和霉烂变质等现象。 28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000 亩白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落实“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 劲 在畜、出路在工”的战略举措,项目的建设,依靠了贵溪;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优势和传统种植习惯。 项目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利润率高、内部报酬率高、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企业增长、财政增效、农民增 收的目的。 项目的建设,通过采取“基地十农户”的运作模式,可辐射15000 余户实现增收 900 多万元,还可以解决 3000 多人的就业问题;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我市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招商水平。 综上所述,此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有利于农业增长、财政增效、企业增收的好项目。 因此,建议将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29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白茶引种栽培及关键技术研究 申报单位: 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责任公司(盖章) 报告提交日期: 20xx 年 7 月 21日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制 二 ○ 一 ○ 年 30 编写说明 “攻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要求: ( 1)总体目标集中、明确、可考核,要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 ( 2)研究任务和内容重点突出,课题设置合理; ( 3)所选定的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关键点突出、创新点明 确; ( 4)配套条件落实; ( 5)经费预算根据充分,支出合理,符合有关规定,配套经费落实; ( 6)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齐全。 报告提供的资料、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报告涉及到外文缩写要注明全称。 高等院校作为申报单位时,要写明具体承担科研任务的院(系)所。 申报一般项目只需填报项目信息表,其它部分可以不填报。 页面不敷可自行加页。 本报告规定为大 16 开或 A4,内容一律用 4 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 4 号黑体字打印,装订整洁,一式十份。 31 项目信息表 项目名称 白茶引种栽培及关键技术 研究 申报单位 名称 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新洲区旧街街石咀村 邮编 430400 性质: 4 其它主要参加单位 序 号 1 新洲区果茶技术服务站 2 新洲区旧街街林业服务站 项 目 负责人 姓 名 梅才法 性别 1 : 出生年月 1963 年 4 月 学 历 高中 学位 职称 高级农艺师 联系电话 13971457343 Email 起始时间 20xx 年 4 月 终止时间 20xx 年 4 月 项目活 动类型 3 技术领域 6 主要研究 内容 (100 字以内 ) 从浙江安吉、江苏溧阳引进白茶新品种白叶 1 号等 12 个新品系进行引种栽培,栽培面积 500 亩。 引进白茶新品系 12 个,进行新品系 筛选技术研究,培育出适宜于新洲乃至武汉地区发展的白茶(旧街白茶)的新品系 2— 4 个。 进行白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考核 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100 字以内 ) 引进白茶(安吉白茶白叶 1 号等系列)新品种,栽培面积 500 亩; 进行白茶新品系筛选,培育适宜于新洲乃至武汉地区发展的白茶新品系 24 个。 白茶新品种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探索一整套安吉白茶系列品种丰产栽培技术,为武汉市白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新技术应用使引种的白茶,春季鲜叶白化期达 45 天以上,茶叶酚氨比为 2。 新建茶园成活率达 98%,三年投产,五年后亩产旧街白茶 8— 10 公斤。 预期主要 成果形式 8 (含农业新品种、计算机软件 ) (咨询 )报告 预期取得 专 利 4 经费概算 总经费 市科技三项费 贷款 其它拨款 自筹 万元 50 万元 万元 其它需要 说明事项 32 一、项目摘要: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为 福建 特产,主要产区在 福鼎 、 政和 、松溪、建阳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 ,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专家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考证和研究,确认安吉白茶,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 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色白是由加工而成; 而浙江安吉白茶 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安吉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经采摘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色玉是由品种而来。 安吉 白茶 叶绿素 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少, 是“绿茶之王”, 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珍品。 本项目的承担单位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茶叶经销的专业公司,长期在江淅一带经销各类茶品。 20xx 年新洲区旧街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责任公司从浙江安吉、江苏溧阳引进安吉白茶新品种白叶 1 号等 12 个白茶新品系进行栽植,栽培面积 170 亩,20xx 年采摘白茶进行加工销售。3000亩白茶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及白茶引种栽培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申报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