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原油外输管线腐蚀机理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开启恒温箱,待箱内温度稳定为 40℃时,重新计时,恒 温箱关闭到再次开启的时间约为 30 秒; ( 6)将取出的试样用丙酮清洗(超声清洗如图 29所示),用酒精进行脱水,用吹风机吹干,称重,然后进行金相检查,扫描电镜观察, XRD 分析, XPS 分析等; ( 7)用毛刷去除试样表面附着物,如图 210 所示,做好酸洗前的准备; ( 8)将试样放入 1: 5 的盐酸溶液内浸泡 2分钟,如图 211所示,除去腐蚀产物,再称量酸洗后的重量,数据记入腐蚀试验测量纪录表中; ( 9)待保温时间达到 144 小时后重复步骤 5~8; ( 10)对于保温时间为 288 小时的试验,当腐蚀时间达到144 小时时,把 试验介质换为新配制的同种介质(整个更换介质的过程在 30 秒内完成),再重复步骤 5~8,一个周期的试验全部完成。 除去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时基体也会被浸泡掉一些,因此在这之前需要先进行空白试验,即用未经腐蚀的试样在化学溶液内浸泡数分钟后称量浸后的重量,计算酸洗前后的重量差,作为计算腐蚀速率时的一个修正值。 试验结果 腐蚀速率 腐蚀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进行清洗,用吹风机吹干,进行腐蚀后称重。 对试样进行酸洗后称重,由于在用化学法清除腐蚀产物时,以免过多的除去未腐蚀的金属,因此必须进行空白 试验,以校正由此造成的失重误差,参照 JB/T79011999《金属材料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进行了空白试验,取 4片未经腐蚀的试样,编号为 K K K K4 按照与被测试样完全相同的程序进行清洗、称重,在1: 5 的盐酸溶液中浸泡, 1 分钟后取出试样 K1, K2; 2 分钟后取出试样 K3, K4;用丙酮,酒精进行清洗,吹风机吹干,进行称重,数据记录如表 22。 表 22 空白试验重量记录表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1 编号 酸 洗 前 称 重( mg) 酸 洗 后 称 重( mg) 重量差( mg) K1 K2 K3 K4 表 22 中可以看出,试样 K1, K2 在酸中浸泡 1 分钟,其前后重量差平均值为 ,比某些酸洗前的腐蚀试样增重小,可见在酸中浸泡 1 分钟不能将表面的腐蚀产物清洗掉; K3, K4 试样在酸中浸泡 2 分钟,前后重量差的平均值为 ,因此,选用在酸洗条件为在 1:5 的盐酸溶液中浸泡 2分钟。 经空白试验可得到腐蚀速率的修正值为 ,于是对式( 21)进行了修正,得到式 (23)。 DTS )(W108 . 7 637 后前R ( 23) 用式( 23)进行计算,即得到腐蚀速率。 酸洗后的重量数据及计算得到的腐蚀速率。 由于空白试样的表面不存在像被测试样表面那样的腐蚀产物,其受浸蚀的程度与被测试样可能有所不同,所以空白试验仅能部分的校正失重误差。 通过得到试样的腐蚀速率,其结果如表 23 至 表 25 所示。 表 23 试样的腐蚀速率( 混合油 ) 单位: mm/a 混合油 温度 时间( h) 不加水 水占 % 水占 % 水占 1% 40℃ 72 144 288 50℃ 72 144 288 60℃ 72 144 288 70℃ 72 144 288 表 24 试样的腐蚀速率(塔二联油) 单位: mm/a 介质 温度 时间( h) 不加水 水占 % 塔二联油 40℃ 72 144 288 50℃ 72 144 288 塔河重质原油对外输管线的 腐蚀机理研究 12 图 212 混合油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100. 0050.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40R(mm/a) Tim e/ h 40℃ 50℃ 60℃ 70℃60℃ 72 144 288 70℃ 72 144 288 表 25 试样的腐蚀速率(塔一联油) 单位: mm/a 介质 温度 时间( h) 不加水 水占 % 塔一联油 40℃ 72 144 288 续表 塔一联油 50℃ 72 144 288 60℃ 72 144 288 70℃ 72 144 288 计算结果及分析 在腐蚀介质一定的条件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对腐蚀速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从图 212 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混合油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 40℃、 50℃、 60℃、7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但总体来说 5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大,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从图 213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混合油+ %水)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40℃、 50℃、 60℃、 7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但总体来说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040. 0000. 0040. 0080. 0120. 0160. 0200. 0240. 0280. 032 R(mm/a)Tim e( h) 40℃ 50℃ 60℃ 70℃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3 从图 214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混合油+ %水)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40℃、 50℃、 60℃、 7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但总体来说 5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大,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从图 215 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混合油+ 1%水)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试样的腐蚀速率都逐渐减小,但减小的速度是不同的;总体来说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图 214 混和油与 %的水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050.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40R(mm/a)Tim e(h) 40℃ 50℃ 60℃ 70℃ 塔河重质原油对外输管线的 腐蚀机理研究 14 从图 216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塔二联时,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试样的腐蚀速率都逐渐减小 ,但减小的速度是不同的;总体来说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5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大。 从图 217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塔二联+ %水)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40℃、 50℃、 7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 6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先降低后稍有升高。 总体来说 5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大, 70℃下试样腐蚀速率最小。 图 215 混和油与 1%的水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R(mm/a)Tim e /h 40℃ 50℃ 60℃ 70℃ 图 216 塔二联油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10. 000. 010. 020. 030. 04R/(mm/a)Time/h 40℃ 50℃ 60℃ 70℃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050.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40 40℃ 50℃ 60℃ 70℃Time/h R(mm/a)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5 从图 218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塔一联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试样的腐蚀速率都逐渐减小;总体来说 50℃下试样的 腐蚀速率最大,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从图 219中可以看出,腐蚀介质为(塔一联油+ %水)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40℃、 50℃、 60℃、 7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但总体来说在相同的腐蚀时间内 50℃下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大, 70℃下的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在同一介质中,相同的腐蚀时间内 50℃的腐蚀速率比其余三个温度大, 70℃时试样的腐蚀速率最小,说明在 50℃时,重质原油对管道的腐蚀最严重,而 70℃时,重质原油对管道 的腐蚀最小; 2. 在 72h、 144h、 288h实验条件下塔一联原油、塔二联和混合油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 、 ,随着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逐渐减小; 3. 腐蚀速率的降低说明腐蚀受到了阻力,这方面的阻力主要来源于试样表面在进行一定的腐蚀后,表面形成了氧化膜保护了基体,降低了腐蚀的速度。 宏观分析 从图 220可以看出,在试样的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其中图 b最严重,说明在 50℃腐蚀较严重;图 a、图 c中都有腐蚀的痕迹,而图 d 即 70℃下的宏观表面腐蚀的痕迹较轻微,有可能腐蚀的最浅,也有可能是由于腐蚀产物已经脱落。 不能直接从宏观照片判断其腐蚀的严重与否,必须与微观分析和腐蚀速率计算的结果相结合来分析。 图 218 塔一联油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050.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R(mm/a)Time(h) 40℃ 50℃ 60℃ 70℃ 图 219 塔一联油与 %的水腐蚀下的腐蚀速率 50 100 150 200 250 3000. 0050.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40 40℃ 50℃ 60℃ 70℃Time(h) R(mm/a) 塔河重质原油对外输管线的 腐蚀机理研究 16 图 221 金相显微镜 a ) 40℃ b) 50℃ c) 60℃ d) 70℃ 图 220 试样的宏观分析图 金相分析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得到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就要进行金相分析[2124]。 本试验的金相显微分析采用 LEICA MEF4A/M金相显微镜,如图 221 所示,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1) 显微 镜; ( 2) 适配镜 ; ( 3) 摄像器 (CCD) ; ( 4) A/D(图像采集 ); ( 5) 计算机。 在去除腐蚀产物之前要进行金相检验, 对于不同腐蚀时间,不同温度的试样分别进行 金相分析,由于观察试样较多,不便一一进行分析,分别选取了腐蚀时间为 40℃、 50℃、 60℃、 70℃,腐蚀介质为混合油和混合油中加 %水,腐蚀时间 288 小时的金相照片。 如图 22 223 所示: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7 a ) A5640℃ b) B2250℃ c) C4560℃ d) D3570℃ 图 222 混合油腐蚀下试样的金相照片 图 22 223 是不同温度下试样金相照片的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 a 中的划痕为试样加工过程中所产生,说明划痕未被腐蚀掉,腐蚀较轻微;图 d 中的加工痕迹也可以看到,腐蚀也较轻微,说明 40℃、 70℃下试样的腐蚀速度较慢;图 b、图 c 中试样表面的划痕不可见,其表面是黑色的腐蚀产物层说明其腐蚀的较严重些,尤其是图 b 可以明显看到腐蚀产物层最厚,说明 50℃时的腐蚀最严重。 a ) A05 混 ℃ b) B35 混 ℃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