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音频编码信号的传输系统发送端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分析 检测时,先送一行为低电平,其余几行全为高电平 (此时我 们确定了行数 ),然后立即轮流检测一次各列是否有低电平,若检测到某一列为低电平 (这时我们又确定了列数 ),则我们便可确认当前被按下的键是哪一行哪一列,用同样的方法轮流送各行一次低电平,再轮流检测一次各列是否变为低电平,这样即可检测完所有的按键,当有按键被按下时便可判断出按下的键是哪一个键。 从而每按下一个按键就对应 0— F中的一个数,确保音频信号全部能够发送出去。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8 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原理分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包括一个起振电路和一个复位电路。 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其作用非常大,直接关系到单片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它 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 , STC89C51 使用 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 15pF至 50pF 之间。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的工作原理是:通电时,电容两端相当于是短路,于是RST 引脚上为高电平,然后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 , RST 端电压慢慢下降,降到一定程度,即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分为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 上电复位:上电瞬间,电容充电电流最大,电容相当于短路, RST 端为高电平,自动复位;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电容充电电流为零,电容相当于开路, RST 端为低电平,程序正常运行。 手动复位:首先经过上电复位,当按下按键时, RST 直接与 VCC 相连,为高电平形成复位,同时电解电容被短路 9 放电;按键松开时, VCC 对电容充电,充电电流在电阻上, RST 依然为高电平,仍然是复位,充电完成后,电容相当于开路, RST 为低电 平,正常工作。 在实际电路中,为防止程序跑飞,一般需要加上手动复位电路。 DTMF 信号发送电路 图 DTMF 信号 发送电 路 工作原理分析 在发送电路中,只用到了 MT8880 的部分管脚 ,其管脚功能见附录 此电路的工作与单片机的控制联系紧密。 主要是通过单片机对 R/W 和 RS0两个管脚的控制,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信号的发送。 首先对 R/W 和 RS0 设置为 01,即对 CRA 和 CRB 进行初始化, CRA=1001, CRB=0001。 然后,发送数据的时候,设置 R/W 和 RS0 为 00, 通过把发送的数据送到 P2 口, 此时数据被写入发送数据寄存器里 , 经过 MT8880 内部处理,从 8 脚输出 DTMF 信号。 10 图 数码管显示电路 工作原理 本电路采用的是 8 位共阴数码管。 虽然单片机内部驱动电流比较小 ,带负载能力比较弱,但是,本课题采用的是一位共阴数码管,令单片机的 IO 直接接到数码管上面,可以直接驱动。 亮度虽然不是很强,但是满足实验要求。 本着简化电路的原则,采用此驱动方式。 把对应的数码管编码送到 P1 口,即可显示出所需的数字。 基于 MT8880 的 DTMF接收电路 其接收电路原理图如图 所示: 11 图 DTMF 信号 接收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在接收电路中,用到了 MT8880 的大部分管脚,其管脚功能见附录。 DTMF 信号采用单端输入的方式,经过 反向放大,进入 MT8880。 MT880 设置为中断工作模式,当 MT8880 接收到有用的 DTMF 信号时, 13脚 (IRQ)变为低电平,触发单片机的外部中断。 在中断函数中,将 D0— D3 上的二进制码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参数计算 DTMF 信号 通过 MT8880 的 2 管脚输入,为了防止信号干扰这里将信号进行放大。 单端输入的放大倍数 为: Av=R3/R4=100/10=10 这里为了防止信号衰减,采取放大 10 倍。 18,19 管脚之间连接有 RC电路,是控制音频信号的的输入。 当检测到一有效的 DTMF 信号时, Est(18 脚 )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当 DTMF 信号消失, Est 返回到低电平。 由于有 RC 电路的存在,所以当 Est(18 脚 )的电平由低变高时,St/GT(19 脚 )的电平不能突然升高,其放电时间常数为: t=RC=300k*=30ms 当 St/GT 电压高于门限电压 VTSt 时,电路把检测到的 DTMF 信号译码后,更新接收数据寄存器的内容,同时,控制逻辑吧片内状态寄存器 SR 中的 b3 位置 12 1。 若 St/GT 电压还没有升到门限电压 VTSt 时, DTMF 信号就消失,那么芯片就不能接收这一信号了。 换句话来说,对于持续时间大于 30ms 的 DTMF 信号可以正确接收,对于持续时间小于 30ms 的 DTMF 信号不能正确接收。 基于 MT8870 的 DTMF信号的接收电路 其接收原理图如图 所示: 图 DTMF 信号 接收原理图 工作原理分析 在接收电路中,用到了 MT8870 的大部分管脚, 其管脚功能见附录。 DTMF 信号通过 电容及 100K 电阻耦合到芯片的 2脚 ,它是芯片内部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 3 脚是内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入 /输出之间接一个 100K 的比例放大电阻。 15 脚是 DTMF 信号检测输出端, 当 MT8870 检测到有效的 DTMF 信号 , 该脚为高电平 ,当信号消失时,该脚为低电平。 所以,可以利用这一信号的变化来决定读取数据总线的时刻,令 MT8870 的 15 脚通过 74S04(非门 )连接到单片机的 口。 当检测到有用信号时, 15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经反相器后变为下降沿触发单片机的外部中断 0,在中断函数中将 MT8870 数据总线上面的数据送到数码管显示。 参数计算 由 R3, R4, C3 组成的一反向放大器,对输入的 DTMF 信号进行隔离放大,其增益 K=R3/R4, K 值一般取 1~ 5。 由于本次实验传输距离比较近,所以 K 值取 1 即可。 双音到达检测时间 Tdp 约为 5~ 15ms,双音持续时间 tREC 应在 20~ 40ms。 13 第五章 程序设计流程图 图 主机主程序流程图 基于 MT8880 的从机程序流程图 从机主程序流程图 MT8880 控制寄存器初始化 MT8880 工作方式初始化 从 矩阵 键盘输入数值 判断键盘 是否按下。 Y 单片机 接收数据并数码管显示 把数据赋予 P2,向 MT8880 传输数据 N 开始 14 图 基于 MT8880 的从机程序流程图 中断流程图 基于 MT8870 的从机程序流程图 从机主程 序流程图 中断进入 读取 MT8880 状态寄存器 读取 MT8880 接收数据寄存器 保存数值,并进行数码管显示 中断返回 MT8880 控制寄存器初始化 MT8880 工作方式 初始化及开中断 0 等待中断信号产生 开始 开始 中断初始化 等待中断信号产生 15 中断流程图 分析对比 由以上基于 MT8880和 MT8870的从机流程图可知:为保证 MT8880正常工作,需要设置功能寄存器,而 MT8870 则不需要。 就编程而言,用 MT8870 可以减少编程的负担。 开始 保存数据,并进行数码管显示 中断返回 16 第 六 章 实验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模拟示波器一台、万用表、稳压电源一台 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本 课题电路由矩阵键盘、单片机控制电路、 DTMF 收发电路、显示电路四部分组成。 而且 DTMF 信号可能由于外界干扰,容易造成实验结果不正确,所以正确调试电路的方法很重要。 测试电路时,要进行分模块测试,然后再进行级联调试。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按照 MT8880 的发射电路进行正确焊接。 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