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18b20的蔬菜大棚多点测温系统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S18B20 初始化时序及程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DS18B20 写时序及程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DS18B20 读时序及程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循环检测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5 章 总结与展望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展望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6 II 致谢 27 附录 28 附录 A 外文资料 28 附录 B 电路图 46 附录 C 程序 48 石家庄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蔬菜大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温室大棚数量日渐增多。 对于这些蔬菜大棚来说,温度是衡量温室大棚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栽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实现大棚蔬菜生产优质、高产,加强温室内的温度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方法是用双金属式测量计等测试器材进行测量,通过 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大棚进行升温和降温等工作。 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量的温度误差大,随机性大。 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度测量仪。 该设计即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能够实现温度自动检测、显示、上下限报警等多功能的温度检测系统。 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蔬菜大棚温度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蔬菜大棚温度检测技术大致经历了 2 个发展阶段: 人工测量阶段 在人工测量阶段,是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初期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系统。 主要采用两种测量方法。 第一种是原始的检测方法,生产一线的种植者即是蔬菜大棚温度检测系统的传感器,他们通过对蔬菜大棚内外的气候状况和对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身体感知推测并判断,并通过手动调节蔬菜大棚内的温度。 种植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蔬菜的生长环境温度进行测量,是传统农业的生产 规律。 这种测量方法劳动生产率较低、误差较大,不符合工业化农业的生产需要,而且对种植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第二种是传统的检测方式,常采用双金属式测量计等测试器材进行测量,人工检测。 双金属温度计等原始温度计的石家庄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2 缺点为测温范围较小、精度相对不高,从而误差较大,而且这种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 不符合工业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自动测量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蔬菜大棚温度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在日益增强。 第一种是与单片机组成的温度检测系统,种植者输入蔬菜大棚的生产作物所需环境的目的参数,单片机根据传感器 实际的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对蔬菜大棚环境温度测量,并进行报警,相应的控制机构进行加热、降温等动作。 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配置灵活、成本低廉、容易扩展、传输距离远且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但不适宜规模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有待提高。 第二种,是与计算机组成的自动控制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计算机输入温度控制的目的参数,此目的参数是根据蔬菜大棚内作物的生长状态的最优化目的参数,可以自动的进行温室内环境气候调节,能使植物在每个时间都处在最佳的生产状态。 使种植者能得到优质、高产的作物,也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 化,但只适用于单个蔬菜大棚温度的控制。 第三种是由上位机下位机组成的组网。 系统能对大棚环境温度进行采集和显示,能通过上位机端远程设定蔬菜的生长期适宜温度,当蔬菜大棚的环境温度参数超过设定的下限值时控制电热棒加热,当温度参数超过设定的上限时,则控制风扇工作降低温度。 每隔一定的时间控制器需要将温度信息发送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软件将温度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采集过来的温度历史记录,另外一台上位机可控制多个大棚通过改变温室环境设定的目标值,可以自动的进行温室内环境气候调节。 使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智能化程度大大增强,符合农业生产需要,使农业生产朝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完备的方向发展。 石家庄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3 第 2 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的设计要求 用单片机的一个 I/O 口实现 10 个 DS18B20 温度传感器温度的读取,四个数码管显示地点编号及温度,三个指示灯(报警灯,设定指示灯,工作状态灯),由四个按键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 系统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时,间隔 3 秒循环显示各点温度,工作状态灯闪烁,固定显示某点温度,工作状态灯常亮。 系统处在报警状态时,报警灯闪烁,蜂鸣器响,数码 管 显示报警地点编号和温度,若是有多点报警则间隔 2 秒循环显示。 系统处在设定状态时,可以设定各点报警温度值,系统供电电 压 DC5V,检测精度 1 度。 系统的基本组成 此系统可应用于对环境温度检测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家庭温度检测,粮仓温度检测、蔬菜大棚等。 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实现 10 点以上环境温度检测,单片机分析各点数据,显示出各温度点数值,并能实现温度超限报警。 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 2−1 所示。 具体电路图见附录 B 图 21 系统的基本架构 单片机 温度点 18b20 温度点 18b20 温度点 18b20 其他温度点 按键 数码管 声光报警 石家庄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4 系统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下: 单片机:实施控制的核心单元 ,采集 DS18B20 的 温度 ,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完毕 ,通过 I/O 口输出启动相应的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对按键进行扫描 ,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选取的是 AT89C51 单片机,由于系统不需要特殊 的 A/D 转换、 PWM输出等功能,所以 AT89C51 足以满足系统需求。 按键:用来控制单片机的工作状态,可控制两种工作状态,温度显示工作状态和对工作状态进行上下限的设置设定状态。 本设计共有四个按键,低电平有效。 开机后循环检测各点的温度, SET(S1)键进入报警温度值设置。 ENTER(S2)键 确定退出报警值设置状态, ADD(S3)报警 值加, DEC(S4)报警值减。 数码管:用来显示地址编号和温度,在进行温度上下限设置的时候显示相应的温度上下限。 本设计采用四位八段数码管,共阴极连接。 声光报警电路:指示系统工作状态,在超限的时候报警灯亮、蜂鸣器发出响声,进行报警。 本设计采用三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灯,分别为报警灯、设定指示灯、工作状态灯,一个蜂鸣器,温度超限时,发出声响进行报警。 系统的工作原理 每个 DS18B20 芯片有唯一编码, 系统首先读取 DS18B20 的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对每一个 DS18B20 进行编号,在对 DS18B20 进行温度采 集时,首先通过 I178。 C 总线对DS18B20 进行自身 ROM 序列号的匹配,系统只对序列号匹配成功的 DS18B20 进行操作, DS18B20 具有 A/D 转换功能 [1]。 只有地址编码完全匹配的 DS18B20,将 A/D转换完毕的温度值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 I178。 C 总线接收到 DS18B20 发送的温度。 单片机判断是否超限,通过 I/O口送数码管进行显示并确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声光报警。 上电开机 后单片机进入循环显示各点温度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 SET 键使单片机进入 报警值 设定状态, ADD、 DEC 键 可对 DS18B20 的温度上下限进行调整, ENTER键可确定跳出 报警值设定 状态,实现温度上下限可变的温度报警系统。 石家庄 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5 第 3 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 DS18B20 温度采集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 单片机 AT89C51 AT89C51 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片内含 4K Bytes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 写 1000次的 F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