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土层; 〃 300g/m2的土工布; 〃 300mm 厚的渗滤液导流层; 〃填埋垃圾层。 本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 〃压实粉质粘土地基; 〃 600g/m2的土工布; 〃 2mm 厚 HDPE 防渗膜; 〃 600g/m2的土工布; 〃土袋; 〃填埋垃圾层。 在填埋作业中应先在边坡保护层上铺设土袋,土袋将随垃圾填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方法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由于边坡高差很大,在边坡上每升高 10m 做一个膜的锚固钩,起稳定膜的作用。 ⑤ 渗滤液的收集排出系统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收集和排出系统,是垃圾卫生填埋场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设施。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0 本工程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收集排出系统主要由设于底部防渗层之上的导流层、集水盲沟和竖向石笼组成。 导流层实际上是在防渗层上铺设的一层渗滤液过滤层,其厚度 300mm,由级配滤料组成,施工时,要求从上至下,粒径逐渐加大,这样既能截细小颗粒,又能确保排水通畅。 集水盲沟布臵在坑底,盲沟内为管壁带孔的高密度聚乙烯穿孔管,管外填充级配滤料作为滤层(粒径从管道外壁向外依次减 小)。 盲沟断面尺寸为:上底宽 ,下底宽 ,高 ,沟内铺设Ф 400HDPE 穿孔管。 石笼:在整个填埋坑内按 50m 左右间距设臵竖向导气集水石笼。 石笼由直径 1200mm 的铁丝网填以级配碎石形成,石笼内设臵Ф 200HDPE 穿孔管。 各垃圾层的渗滤液进入附近的石笼或流到坡面上,再经石笼或坡面流入导流层进入盲沟,最后经渗滤液收集管穿过垃圾坝后排入调蓄池。 ⑤ 填埋气体的收集 本工程采用竖向导气石笼及导气管做为填埋气体( LFG)的导出通道。 导气石笼直径为ф 1200mm,由铁丝网内填充级配滤料构成,中间导 气管为ф 200mmHDPE 穿孔管。 导气石笼按 50m 左右间距设臵。 导气石笼的铺设随着填埋作业面逐步升高而逐段加高。 LFG 经导气石笼收集后,通过导气管输导后外排。 LFG 的利用主要是用于发电和向居民供气两种。 但对于填埋气体的可回收量、热值很难精确计算,考虑到本填埋场规模较小,产气量较少,可利用价值较低,所以本工程不考虑 LFG 的利用。 为了安全的处理 LFG,减轻其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将导出的气体集中收集引至燃烧架上燃烧处理。 ⑥ 防洪系统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本填埋场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1 总库容量为: 300 万 m3,属Ⅳ类建设规模,本处理厂日处理城市垃圾量为400t/d,属Ⅲ级,防洪标准按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按 50 年一遇洪水校核。 在环绕填埋场的最外边线上和不同标高外设臵截洪沟,截洪沟承担的总汇水面积为 ,截洪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为矩形。 截洪沟将所收集到的雨水排入下游的汇水沟。 由于填埋区面积较大,填埋作业按“分区-分单元”进行操作,整个填埋区可分为多个作业区,各区之间用粘土坝分开,未填埋区与填埋区进行雨污分流,在填埋坑坑底布臵雨水引流管,未填埋区的雨水经雨水引流管排到填埋区外。 污染因素分析 废气 填埋气体 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填埋气体。 垃圾卫生填埋后其有机组分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填埋气体( LFG)是其主要产物之一。 废物分解产生气体是一个严格的厌氧过程。 开始时出现短暂的好氧消化,这主要是由于堆放垃圾时进入了大量的空气,产酸菌把有机垃圾还原为有机酸和酒精,然后通过产甲烷菌的作用产生甲烷。 随着氧气的耗尽,则转变为厌氧消化过程,反应式为: 好氧分解:有机物质 +O2→ CO2+H2O 厌氧分解:有机物质 +H2O→ CH4+CO2+NH3+H2S ( 1)垃圾填埋场产气成份及性质分析 垃圾填埋场产气组份分析见表 26。 表 26 垃圾填埋场产气组份分析一览表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2 项目 甲烷 二氧化碳 氮 氧 硫化氢 氨 氢 一氧化碳 微量组份 体积百分比 (%) 45~50 40~60 2~5 ~ 0~ ~ 0~ 0~ ~ 由表 26 可以看出,填埋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含量约占 45~ 50%,二氧化碳约占 40~ 60%,其余为少量的氢、氮、硫化氢等气体。 填埋气体各主要成分的物理 性质见表 27。 表 27 填埋气体各成分的物理性质 项 目 甲烷 二氧化碳 氢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氮气 氨 密度( g/L) 可燃性 可燃 可燃 可燃 可燃 可燃 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体积范围( %) 515 4~ ~ ~ 74 臭 味 无 无 有 轻微 无 有 毒 性 无 无 有 有 无 有 从表 27 可以看出,填埋气体的主要成分 CH4 是一种可燃气 体,其低位发热值为 8570kcal/Nm3,当它在空气中的体积达到 5~ 15%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另外植物对 CO2和 CH4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如果聚集在植物根部则会导致植物根部缺氧,从而危害其生长。 硫化氢的主要影响是在大量气体逸出的地方产生臭味。 二氧化碳的主要影响是在水中溶解形成碳酸,从而溶解矿物质使地下水矿化,也可能引起土壤酸性改变,破坏填埋场周围植被和绿化环境。 ( 2)垃圾填埋产气源强确定 针对填埋场产气组份的特点和其可能对环境的危害,评价主要确定填埋气体中 CH4和 H2S 的产生源强。 a. 源强计算公式 〃填埋场总产气速率计算采用建设部城建司《城市生活废物处理》一书提供的填埋场产气速率经验计算公式: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3 G=L( 110kt) 式中, G—— t 时间内吨垃圾产气量 (m3/t 垃圾 ); K—— 产气速率常数 (1/a); L—— 理论计算的吨垃圾最佳产气量 (m3/t 垃圾 ); t—— 时间 (a)。 〃某气体产气速率计算公式: V=G年填埋垃圾量该气体占产气总量的百分比 (m3/a) b. 参数确定 〃理论计算的最佳产气量 根据垃圾填埋场的产气原理,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气体均由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 生化降解作用下而产生,因而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垃圾填埋场产气量也就越多。 据国外有关资料,垃圾中有机物只有 50%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的最佳产气量的理论计算结果为 ,据 市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分析,则预计该填埋场每吨生活垃圾的最佳产气量为 120m3。 〃产气速率常数 垃圾中有机物好氧分解时间较短,一般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完成;随着氧气的迅速耗尽,则转变为厌氧消化,厌氧分解速率在两年之内可达峰值,然后逐渐衰减,持续时间大多长达 25 年或更长。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填埋场中垃圾产气半衰期为 10 年。 当 t=10a 时, G= 则 =L(11010k) 故产气速率常数 k= l/a c.填埋场填埋气体总产气速率 据可研, 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 15 年。 垃圾填埋采用单元方式,每日一个单元,单元大小由日垃圾量确定。 由于有机物降解速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4 率呈逐年衰减趋势,故考虑垃圾填埋以每年为一个大的填埋单元,对垃圾填埋场运行后 1~ 15 年吨垃圾产气量及总产气速率进行计算。 对每个单元来说,产气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至 15 年使用期满后,整个填埋场产气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填埋场年产气量亦达到最大值为 107m3/a。 垃圾产气速率及产气量见表 28。 d. CH4产气源强 CH4气体一般占填埋场产气总量的 50%,则 CH4产气源强计算结果见表 29。 表 29 垃圾填埋场 CH4 产气速率一览表 产气速率 填埋时间(年) m3/a kg/a kg/h mg/s 1 105 105 24610 2 106 105 35725 3 106 106 45972 4 106 106 55435 5 106 106 64504 6 106 106 73188 7 106 106 80880 8 106 106 88074 9 106 106 94772 10 106 106 100948 11 106 106 102712 12 106 106 112387 13 106 106 122754 14 106 106 117843 15 106 106 122754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5 e. 恶臭气体 H2S、甲硫醇及 NH3源强 H2S 及甲硫醇及 NH3等恶臭气体在好氧分解结束后厌氧分解的初始阶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6 段。 据资料介绍,恶臭气体在垃圾填埋一年内全部产生, H2S 占全年垃圾填埋气体产生量的约 %,其中甲硫醇含量约 23%,评价取最大值,则垃圾填埋场 H2S 产生量为: hkghkgsmgRTPMVQamVSHsSHSHSHssss/0 2 5 %)/()/(1 0 0 0)/(5 8 5 0% 36甲硫醇 NH3占填埋气体体积为 %,则 NH3产生量: )/()/( 0 0 0)/(6 4 3 5%33336hkgsmgRT PMVQamVNHNHNH f. 垃圾填埋气体的排放源强 市垃圾填埋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采用分区集中排放,并引至燃烧架进行燃烧处理,经采用燃烧处理后转化为水蒸汽、 CO SO2等毒性较小的气体物质。 根据资料介绍,填埋场导排系统集气效率可以达 80%以上甚至 100%,而收集气体可完全燃烧,燃烧率达 100%。 评价从最不利角度考虑即集气率为 80%,确定填埋场废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详见表 210。 表 210 填埋场废气污染物最大排放源强 单位: kg/h 项目 CH4 H2S SO2 甲硫醇 NH3 备 注 数值 103 有 20%的埋填气体散逸 其中未能收集到的恶臭气体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 3)堆肥车间及填埋区恶臭气体 堆肥车间的恶臭气体主要产生于垃圾受坑及发酵仓内,根据其堆肥垃圾量估算恶臭因子 H2S 产生量约 , NH3 的 ,对于以上环节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7 产生的恶臭气体采用负压抽气装臵抽至脱臭间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 20m高排气筒外排,其外排量为 ,。 对照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可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垃圾综合处理场中填埋区会有恶臭气体产生。 导致恶臭气味的主要有H2S、 NH3 等因 子,属无组织排放,其源强详见表 210。 工程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及优化作业方式及场区布局,加强场区场界绿化等抑制恶臭产生,改善场区环境。 ( 4)场区作业扬尘及飘扬物 填埋作业过程中会有扬尘产生,堆埋区扬尘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控制,场区作业粉尘不会对场区环境构成大的影响。 对于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塑料袋、纸张等飘扬物,通过在场区周围设臵防飞网和在厂界四周设臵绿化隔离带等措施进行拦截。 ( 5)堆肥过程中粉尘 在堆肥及精制复合肥中将有一定的粉尘产生,由于在粗堆肥过程中垃圾的含水率较高,因此基本没有粉尘产生。 粉尘主要产生在精 制复合肥的烘干、筛分等工序,该部分粉尘估算产生量为 ,粉尘经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外排,其排放量为 ,经 20m 高的排气筒外排,其粉尘排放速率可以满足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的要求。 ( 6)锅炉烟气 本次工程设一台 1t/h 的燃煤锅炉供生活用汽和精制复合肥需要的少量蒸汽。 锅炉燃用 XX 本地煤,灰份为 24%,硫份为 %,锅炉烟气量为3000m3/h,烟尘产生浓度为 1800mg/m3, SO2产生浓度为 853mg/m3,锅炉烟气经采取陶瓷多管除尘器处理后外排, SO2排放浓度为 853mg/m3,烟尘浓度为 180mg/m3,可以满足 GB1327120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Ⅱ时段二类区的要求。 废水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28 ( 1)填埋场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是流经垃圾并自垃圾中吸收容纳溶解物和悬浮物的液体。 是由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的渗入和垃圾自身分解等组成,其中大气降水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根据评价单位对目前国内多家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情况的调查来看,渗滤液的产生量和当地的气候关系十分密切,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当地的降雨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一般当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3 倍以上时,渗滤液的产生量十分的少甚至没有渗滤液产生,反之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或与蒸发量差别较小时就有渗滤液产生。 市的蒸降比为 ,根据。垃圾处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T1484893Ⅲ类 拟 由本项目 关闭 大气环境 铁路边居民点 W 200 农村零散居民, 1 户 6 人 GB30951996 二级 拟 由本项目 搬迁 某 石油公司 某 油库 SW 300 年进出库油品 50 万吨 同上 某 油库办公生活区 W 500 有职工 80 人 同上 岩头湾居民点 W 600 农村居住区,居民约 40 户 200 人 同上 和安小区 W 700
√ √ √ √ √ ( 6) 预埋铁件的设计 ( 7) 预埋铁件的施工 ( 8) 乙方 提供设备的地脚螺 ( 9) 道路 √ √ √ √ 甲方合同编号: XXXX 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尾气净化工程 乙方合同编号: 8 3建筑 物(含排水沟槽及 现场 照明 ) √ 4保温(包括主保温材料 及外护板 ) √ 5油漆 (含防腐层 ) √ 6备件 √ 质量保证及服务 烟气 净化 设备 : 尾气净化
(二)场地平整与找坡 场地内人行道做法:面层( 50 厚透水砖), 30 厚 1: 3水泥砂浆, 100厚 C15 素砼 ,300厚碎石灌砂 ,素土夯实。 l、挖方与填土施工 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夯实一层,直到设计标高处。 挖方过程中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道路边,以后再填入种植地 中。 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
(1).所有设备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 无超荷及卡死的现象。 (2).备用设备应能随时投入运转。 (3).沼气安全燃烧系统必须每班查巡,并纪录运行情况。 (4).所有电机、配电设备、检测仪器、管路、管件等应经常巡视 ,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5).操作严格遵守规程、规范和参数要求 , 认真准确 , 无人为事故。 (6).每班都必须对设备、水量、水温做好记录。
.................... 149 七)测量队工作职责 ............................................ 149 四、岗位职责 ..........................................149 一)项目经理工作职责 .......................................... 149
破坏和污染。 3)组织措施: 虚心接受业主、设计单位、政府质监部门 及监理单位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及时改进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项目应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要求,搞好项 目质量信息的整理、反馈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作为项目质量的总负责人,应根据所收集的质量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判定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工程质量采用预控法,施工过程跟踪并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