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 旋挖 桩的 冠 梁上口标高降至地面 以下 左右, 冠 梁上部 按 1: 放坡, 采用 挂网素喷 护壁。 返边宽度不小于。 见附图 25。 特别说明:基坑东侧紧靠围墙(红线)有一电缆沟,可能无放坡条件,此段施工时需要 采取 针对性处理 措施,保证电缆沟的安全。 桩间 土支护 设计 面层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钢筋网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型式。 桩间壁面宜开挖成 凹 弧形,壁面喷射混凝土厚度为 50~ 80mm。 喷射混凝土采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面层钢筋网构造:网筋采用 HRB135 φ 6@200 200 ㎜钢筋绑扎而成,纵横向加强筋均采用 HRB235φ 14 螺纹钢筋与预埋钢筋 (本处采用 植筋方式与桩身连接) 焊接,纵横间距为 1000 2020mm( A 型桩), 10003000mm( B 型桩)。 详见附图 25。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2 防排水措施 壁面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壁面上凿出直径 30~ 50mm 的小孔作为泄水孔(或在布设钢筋网时安放φ 50 的塑料管作为泄水管),以保证壁内积水的畅通排放。 坑壁顶部用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散落料封闭, 返边宽度不小于。 以避免地表水进入坑壁,影响坑壁的稳定性。 预计工作量 本工程预计工程量见下表 : 序号 项目 表达式 计算结果 单位 备注 1 旋挖机成孔 184 3772 m 先挖 土 后,再进行桩施工 2 桩芯钢筋混凝土( c30,水下浇注) 59+ 125 m3 3 冠梁 380 +120 m3 基坑周长 500m 4 桩顶支护 500 ( ++) 1650 m2 基坑周长 500m 5 桩间土支护 ( 500- 184 ) ( ) m2 基坑周长 500m 6 锚索( 4 束) 59 + 125 18 m 施工总体程序 ( 1)平整场地,标高控制在 左右。 ( 2) 开挖 桩顶上部 , 网喷 支护施工。 ( 3) 旋挖桩施工, 分成孔、清孔、下笼、浇注。 同步降水井施工(建设单位另行委托)。 ( 4)冠梁 施工。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3 ( 5)土方开挖至 ,施工 桩间 板 (喷射混凝土 )。 ( 6)开挖 , 施工桩间预应力锚索。 ( 7)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 ( 8)开挖基坑 ,施工 桩间 板,开挖基坑至设计基坑底标高 ,施工基坑底部的排水系统。 施工材料 (一 )混凝土强度等级 1)人工挖孔桩桩芯: C30 砼 (水下浇 注砼)。 2)冠梁砼: C30 砼。 3)桩间网喷砼: C20 砼 (二 )钢筋 1)钢筋采用 HRB33 HPB235 级钢筋,材质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2)钢筋笼必须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若采用焊接接头 ,钢筋焊接前必须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作。 焊接工艺及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的有关规定执行。 3)焊条:用电弧焊接 HRB335 钢筋时采用 E50 焊条,焊接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 GB/T51171995)和 GB/T51181995)的规定。 ( 三 )钢筋砼结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1)孔桩: 50mm;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4 2)桩顶冠梁: 50mm; 3)喷锚支护 护壁: 30mm; ( 四 )预应力锚索 锚索钢铰线采用 1 7Ф ( 1860MPa)钢铰线,锚具采用 OVM或 ESM154(3)型锚具。 锚杆注浆为水灰比 ~ 1:1 水泥浆 (M30),注浆压力 ~ 2MPa。 注浆水泥采用 以上大厂普通硅酸盐水泥。 检测验收 ( 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咨询或审查合格的方案组织现场施工,按要求对支 护体系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包括钢筋、砂、石、水泥、混凝土、焊件、桩、锚 索 等的抽样检查),并将自检资料现场存档备查。 ( 2)验收试验:支护体系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专项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锚拉 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锚 索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抗拔承载力验收试验。 按四川省标准《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50262020)及国家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及《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T9395)执行。 检测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对支护体系进行验收,并完成交付手续。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5 5 基坑监测设计 变形 监测 设计 变形测量能有效监视开挖基坑可能对原有建筑物造成影响和新建建筑物的安全,以便即时采取预防措施;在检查和处理有关工程质量事故中,籍以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验证基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理论及设计参数。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 支护 施工应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20)的相关要求进行 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施工应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以确保基坑安全。 (一)监测项目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GB504972020),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支护结构; 地下水状况;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周边建筑; 周边管线及设施; 周边重要的道路;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二)监测方法 1)专业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以准确掌握基坑及相邻建筑“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6 物的水平及垂直位移情况。 2)施工简易观测:施工单位采用钢卷尺 或全站仪 进行,随时了解基坑水平位移情况。 (三) 监测点设置 专业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进行,按要求编制监测方案,据规范规定进行监测。 施工 简易 监测由护壁施工单位在施工的 过程中自行监测(含观测),主要内容 为基坑 水平 及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变形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不少于 3 个。 施工前布设 3 个平面基准点和 3 个水准基准点,至少观测 2 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施工时应及时将观测资料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确定基坑变形情况以及是否采取加强措施。 本工程 共设 施工 监测点 24个,见附图 11《 支护设计总 平面布置图》 ,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变形情况。 (四) 测量精度 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20 ,相关监测精度要求如下: 支护结构的水平位 移 ,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要求 ≤ ,参考表格如下: 水平位移报警值 累计值 D( mm) D< 20 20≤ D< 40 40≤ D≤ 60 D> 60 变化速率Vd( mm/d) Vd< 2 2≤ Vd< 4 4≤ Vd≤ 60 Vd> 6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 ≤ ≤ ≤ ≤ 竖向位移监测 , 监测点 测站高差 中误差 要求 ≤ ,参考表格如下: 竖向 位移报警值 累计值 S( mm) S< 20 20≤ S< 40 40≤ S≤ 60 S> 60 变化速率 Vs< 2 2≤ Vs< 4 4≤ Vs≤ 60 Vs> 6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7 Vs( mm/d) 监测点 测站高差 中误差 ≤ ≤ ≤ ≤ (五) 位移监控值 据 GB502022020 规定, 本工程属一级基坑,围护结构坡顶 位移监控值为 30mm,围护结构坡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50mm,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 30mm。 (六) 监测报警值 本基坑监测报警值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20)8 章 进行。 支护结构坡顶 水平 位移报警值: 建议采用 最大位移监控值 50mm 的80% 为 40mm,或按规范执行。 支护结构坡体 顶部竖向 位移报警值: 建议采用 最大沉降监控值30mm 的 80% 为 24mm,或按规范执 行。 (七) 监控周期 位移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一次初始值,本基坑为一级基坑,设计深度为 ,监测周期如下: 基坑类别 施工进度 基坑设计深度 ( m) 10~ 15 一级基坑 开挖深度( m) ≤ 5 1次 /2d 5~ 10 1次 /1d 10 2次 /1d 底板浇筑后时间( d) ≤ 7 2次 /1d 7~ 14 1次 /1d 14~ 28 1次 /2d 28 1次 /3d (八)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 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须满足( GB504972020)第 9 章要求, 各监测“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8 项目及各 次监测均应在现场准确记录。 各次监测完毕后 1 日内应将监测结果反馈至项目部。 支护结构顶部最大水平位移 Smax( 1/300) H( H 为相应开挖深度)且不得大于 30mm,并且每天水平位移速率 r2mm/d,同时该值为变形控制报警值,若大于该值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大于GB500072020 第 条规定,同时每天倾斜速率大于 须采取加固措施,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技术原则。 报警及抢险预案设计 根据基坑监测设计,当监测值达到或超过 报警值 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同时 启动下列抢险预案: 1)、暂停护壁及土方开挖施工,并快速查明监测值超过 报警 值的原因。 2)、针对基坑变形过大的具体原因及时采用增加锚杆(锚索)、加支撑、土方回填等单项或综合措施进行抢险。 3)特殊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具体处理。 “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9 6 旋挖 桩施工 方法 旋挖桩 施工 工艺 包括三项内容: 成 孔施工 、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混凝土灌注。 旋挖桩 施工 ( 1)、 桩位放样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正式总平面图及相关控制点坐标及高程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复测控制网导线,测放桩位 , 用十字线确定桩中,对现场测量控制点,方向桩做好有效保 护。 ( 2)、 护筒设置 护筒的制作在施工准备时提前制作, 钢护筒采用 10mm 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稍大于桩径 ( 一般为 20mm~ 40mm) ,护筒长度 2~ 6m。 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 性 土必须分层填实,要求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偏差为 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 1%,采用十字交叉护桩法定位。 护筒的设置高度高出地面。 护筒埋置深度为 2 m以上。 当表面土层松软时,在开钻 2m 内进行扩孔,扩孔大小为超过孔径 10 cm,然后再放入护筒,进入钻进成孔。 ( 3)、 泥浆制备 钻孔前先开挖泥浆池,泥浆池的深度 为地 面 2m 左右。 然后进行泥浆配制,泥浆所要用的水、粘土和添加剂按适当的比例调制,在钻孔过程中使其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泥浆原料宜选用优质膨润土,为了提高泥浆的黏度和胶体率,“花样年 香 年广场 ” 项目基坑支护 设计 及 施工组织 设计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30 可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烧碱或碳酸钠。 其掺量由试验决定。 泥浆性能指标 见下表 项 目 指 标 膨润土的最低浓度 8% 泥浆的最小粘度( 500/500ml ) 25s 失水率的限度( )每 30min 20ml PH 值最高限度 ( 4) 、 旋挖 施工工艺 旋挖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 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头内,然后再由钻孔机提升装置和伸缩式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 如下流程图 : 钻机就位 埋设护筒 钻进成孔 终孔及清孔 成孔检查。 钻孔开始后应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当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 ,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 ,然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确定终孔。 ( 5)、成孔检查 清孔完毕,即组织监理、质检 员 及值班技术人员对成孔进行检查。 检查要点如下表。 成孔检查 项目表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偏差要求 孔径 下沉孔规 不小于设计孔径 孔形 下沉孔规 保证孔规能下放到孔底 孔深 标准测锤 大于设计孔深 孔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