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国际贸易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制度。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数量性外汇管制: 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 2 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3 混合性外汇管制:是指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影响和控制商品进出口。 (五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是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购买商品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进而限制进口商品销售的一种歧视性政策。 它是政府参与对外贸易的最典型的形式,这种歧视使外国商品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关税措施。 (六 )进口与出口的国家垄断 进口与出口国家垄断也称国营贸易 ,是指对外贸易中,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把这些商品的垄断权给予某组织。 经营这些受国家专控或垄断的商品企业,称为国营贸易企业。 (七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八 )国内税:是指一国在国内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征收的税收。 进口国除了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以外,还要另行征收各种国内税。 (九 )海关程序 进口的货物在进入关境前,依照各国海关法的规定要按一定的程序办理结关、商品分类、海关估价、征缴关税等手续,一国政府往往利用这一过程贯彻其贸易保护政策,其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 1 海关估价制度: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为海关估价制度。 有些国家根据某些特殊规定,提高某些进口货物的海关估价,以此来增加进口货物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的进口 2 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 : 进口商品的税额取决于进口商品的价格大小与税率高低。 在海关税率已定的情况,税额大小除取决于海关估价外,还取决于征税产品的归类。 海关将进口商品归在哪一类税号下征收关税,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进口商品的具体税号必须在海关现场决定,在税率上一般就高不就低。 这就增加了进口商品的税收负担和不确定性,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十 )技术性贸易壁垒 : 是指政府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及人民健康为理由,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这些规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往往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的作用。 1 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工业制成品。 发达国家对于许多制成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商品不得进口。 其中有些规定是特别针对某些国家的。 2 卫生检疫规定 :主要适用于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 3 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适用范围很广。 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规定了种种包装和标签条例。 这些规定内容复杂,手续麻烦,进口商必须符合这些规定,否则不准进口或禁止在其市场上销售。 (十一 )绿色壁垒 : 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 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 1 “环境标志”形式的绿色壁垒 :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 它是指在产品或包装上用图形表明该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消费到处理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 2 “环保包装”形式的绿色壁垒 : 环保包装制度是要求包装必须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者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 3 绿色卫生检疫形式的绿色壁垒 :是指发达国家在海关检疫中对食品等安全卫生标准日趋严格,特别是对农药残留量、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超标商品进入国内市场。 4 绿色补贴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将资源和环境费用计算在成本内,使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 具体措施是由国家给予财政的补贴,鼓励出口。 第三节鼓励出口、促进外贸发展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一、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 各国在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时,除了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外,还通过政府指令,在经济、行政、组织等方面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扩大商品的出口。 各国鼓励出口的做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出口补贴。 商品倾销。 外汇倾销 (一 )出口信贷 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1 出口信贷的特点 : 出口信贷以出口项目为前提,以促进本国商品出口为目的。 出口信贷以 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为主。 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放的市场利率,利差由出口国补贴。 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的 80%左右,其余由进口商支付现金。 出口信贷的发放往往与出口信贷担保相结合。 2 出口信贷的主要类型 : 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 (即卖方 )提供的贷款。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进口商 (即买方 )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国际贸易措施(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主要活性成分,被部分用于高档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表面处理,国内目前还尚未研发出完全符合欧盟对PFOS控制标准的纺织用助剂。 REACH法规规定的近3万种化工产品大多属于大宗、低值、原材料和生产过程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 上述只是我国企业面临技术壁垒的冰山一角。 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有五分之二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 ,
商品市场如被当地大的贸易商所控制,通过并充分发挥中介人的作用,可缓解这种垄断局面,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出口商可以充分利用中介人在当地的基础设施,如工厂、仓库等,有利于节约成本,还可以有效实施商品的售后服务。 (二 )代理的分类 一般代理 独家代理 总代理 (三 )代理合同的主要内容 委托人的主要义务 代理人的主要义务 三、寄售 (一 ) 含义 寄售
一理论引进了新的生产要素,即在劳动力身上的投资,实际是对传统赫 — 俄理论作了重要修正。 (二)研究与开发理论 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 (Gruber)、麦赫塔 (Mehta)和弗农 (Vernon) 主要内容: 强调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它对于实现商品生产的比较利益有着重要作用。 对研究与开发理论的评价 研究与开发理论虽然有悖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地,可供卖方收取时,即履行交货义务。 (七 )DDP(Delivered Duty Paid) 该术语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的指定地,可供买方收取时,即履行了交货义务。 第二节 交易条件 一、货物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 (一 )货物的品质条件 (二 )货物的数量条件 (三 )货物的包装条件 二、检验 (一 )货物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在进口国复验 (二 )检验机构 (三
租船;速遣费;滞期费;到付;分批装运;已装船提单;清洁提单;倒签提单;全部损失;推定全损;共同海损;基本险;水渍险;一切险;“仓至仓”条款 。 、铁路、航空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 。 。 进出口交易程序 (第十章) 引例: 引例 1我某外贸企业向国外询购某商品,不久接到外商 6月 20日的发盘,有效期至 6月 26日。 我方于 6月 22日电复: “ 如果把单价降低至
定价格后,无论市场有无变化,发生任何风险,各方都自负盈亏。 买卖的对象是货物,双方都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条件执行,即卖方必须交货,买方必须付款,否则都要承担违约的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未作规定或者规定得不够明确,事后引起纠纷,一般根据国际贸易惯例、有关国家的货物买卖法或者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 处理。 (三 )自由买断的成交条件 自由买断方式,通常采用 FOB、 CIF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