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 ( 2) ( 1) ( 2)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印尼 菲律宾 中国 注:( 1)指出口依存度;( 2)指进口依存度。 第六章 对外贸易政策 一、关税及其影响 二、进口配额及其影响 三、出口补贴及其福利影响 四、倾销与反倾销 五、其它非关税壁垒措施 六、保护贸易理论 一、关税及其影响 关税的种类 ( 1)按征税对象分 进口关税 出口关税 过境税 ( 2)按征收方法分 从价税 从量税 复合税 进口关税的经济影响 a b c d e f Sd Dd Q P O S0 S1 D0 D1 Pt Pw ( 1)关税的消费效应( Consumption effect) : - (a+b+c+d) ( 2)关税的生产效应( Production effect) : +a ( 3)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 Fiscal revenue effect) : +c ( 4)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Ine distribution effect) : 根据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关税将增加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 5)关税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征收进口关税意味着保护本国的厂商垄断或默认国内厂商的垄断,妨碍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 6)进口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 (a+b+c+d)+ a+c= - (b+d) 关税造成一国社会福利净损失( Deadweight loss), 也称为关税的保护成本( Protection cost), 其中 b为生产扭曲( Production distortion), 即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d为消费扭曲( Consumption distortion), 即征税后由于价格提高使得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量下降,从而造成资源闲置的损失。 总之,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会降低进口国总体的福利水平。 a b c d e f Sd Dd Q P O S0 S1 D0 D1 Pt Pw c S D b+d P Q O a b c d f Sd Dd Q P O S0 S1 D0 D1 Pt Pw P’w e 上述分析是假定进口国是一个“小国”,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面对的外国供给曲线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线。 如果进口国是一个“大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关税造成的净福利影响是 e- (b+d), 上升还是下降不确定。 ( 7)考虑两个国家情况下的关税效应 考虑出口国的情况,进口国征收进口关税,将刺激国内生产者增加产品的生产,相应地会代替一部分进口。 同时征收关税以后,该产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进口国对进口品需求的减少,这种进口规模的缩减意味着出口国的出口商不得不减少产品的出口。 如果出口国生产规模保持不变,该国的国内市场上在原有价格水平上的供给就会大于需求,从而迫使厂商降低商品的市场售价。 这种价格的降低显然对消费者有利,而对生产者不利。 由此可见,征收进口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以及出口国的消费者,而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者。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 ERP) 反映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价值(附加值)受保护的程度,通过关税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来表示。 %1 0 039。  jjjVVVjE R P其中 Vj和 Vj ’分别表示征收关税前后 j行业国内生产附加值。 假定自由贸易条件下,每套服装价格 1000元,国内生产需使用进口 500元中间投入品,则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生产附加值为 1000- 500= 500元。 假定对服装征 30%进口关税,中间投入品不征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 1000( 1+ 30%)- 500= 800元, ERP=( 800- 500) /500 100%= 60%。 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 30%进口关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 1000( 1+ 30%)- 500( 1+ 30%)= 650元, ERP=( 650- 500) /500 100%= 30%。 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 40%进口关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 1000( 1+ 30%)- 500( 1+ 40%)= 600元, ERP=( 600- 500) /500 100%= 20%。 可以看出,如果制成品关税保持不变,随着对中间产品征税上升,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下降,甚至出现负保护。 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与关税结构有关。 要提高或降低有效保护程度,就要改变关税结构。 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关税结构一般具有随生产加工深度的增加提高关税税率的特征,即对初级产品进口实行低关税,而对制成品则实行较高的关税,这种现象称为 “关税升级” ( Tariff Escalation)。 Pre and PostUruguay Round Cascading Tariff Structure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二、进口配额及其影响 进口配额的种类 进口配额 ( Import Quota) 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进口配额按分配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 全球配额。 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商品进口。 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部限额为止。 二是 国别配额。 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进口配额按实施方式和限制程度还可分为 绝对配额 和 关税配额。 进口配额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配额的影响取决于其对进口的限制程度;在一般条件下,由于其所规定的进口量通常要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所以配额实施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 假设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价格。 如图所示, 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外价 格相同,为 Pw , 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为 OQOQ2, 进口为 Q1Q2。 现对进口设置一限额,假定限 额为 Q3Q4, 而且Q3Q4 Q1Q2, 于是国内价格由原来的 Pw上涨为 Pq, 国内生产增加至OQ3, 国内消费减少至 OQ4。 a b c d e f Sd Dd Q P O Q1 Q3 Q2 Q4 Pq Pw 此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 a为增加部分,而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损失为( a+b+c+d)。 与关税不同的是,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 综合起来,配额的净福利效应 =生产者剩余增加 消费者剩余损失 =a(a+b+c+d)=(b+c+d), 其中b、 d分别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 b+d为配额的净损失。 至于c, 在关税情形下我们知道它表示政府的关税收入,因此可被抵消,现在则称为配额收益( quota revenue) 或配额租金( quota rent), 它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视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 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 分配许可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竞争性拍卖 ;二是固定的受惠;三是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 1)政府可通过拍卖的方法分配许可证。 一般情况下,进口商所付购买许可证的成本要加到商品的销售价格上。 但这种方法属于市场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 ( 2)固定的受惠制。 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其问题是( i) 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证的收入;( ii) 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味着,新增的企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 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3)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法。 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根据进口商递交进口配额管制商品申请书的先后顺序分配进口商品配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形成了申请人获得所需进口品的自然顺序,即按照先来后到获得所需商品。 其缺点是,可能给管理部门留有利用职权 “寻租 ”( rentseeking) 的机会。 因此,比较而言,公开拍卖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方法。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 1)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出口商试图进入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