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85 生态效益 ................................................................................................................... 86 经济效益 ................................................................................................................... 87 环境影响评价 ........................................................................................................... 87 湖泊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 87 规划环境目标 .................................................................................................... 88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预估 ................................................................................ 88 规划环境影响总体评价 .................................................................................... 90 综合评价 ................................................................................................................... 92 9 附 录 ............................................................................................................................ 93 沿湖综合性水利 工程资料 ...................................................................................... 93 湫湖提水站工程 ................................................................................................ 93 蛇山抽水站工程 ................................................................................................ 94 天生桥闸工程 .................................................................................................... 95 湖区水旱灾害历史资料 .......................................................................................... 98 附 表 ..................................................................................................................... 102 附 图 ......................................................................................................................114 1 1 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情况 湖泊 概况 (一)地理位置 凤城湖 又名北湖, 历史上曾经是 ♀♀♀湖的一部分, 地跨 苏、皖两省, 隶属 ※※省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管辖。 凤城湖 已列入 《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在《中国湖泊名称代码》( SL26198)中的代码为 F32A201。 凤城湖 目前 是长江下游唯一 的直接 通江湖泊。 位于长江右岸 、 水阳江 入江尾闾 ,地处 南京市域西南部, 范围大致在 东经 1184639。 ~ 1185639。 ,北纬 312339。 ~ 313339。 , 湖区东北、东南 及 西 部 片区分属 溧水县 、 高淳县 和 当涂县。 (二)地 质地貌 凤城湖 所在区域 的地层和地质构造 , 属于扬子古陆中下扬子台褶带构造单元。 自远古代的震旦纪到中生代三迭纪的漫长地质时代,一直处于沉陷状态,沉积了这一阶段的一整套地层。 中生代历次构造运动,包括印支和燕山运动,使上述沉积地层普遍发生褶皱隆起,伴随强烈断裂作用和频繁的岩浆侵入和喷出,奠定了现代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盆地交错分布的地貌。 区内广泛发育着中生代火山岩,为基地构造层 ( 下构造层 ) ;其上为上侏罗纪及下白垩纪喷发的一套火山岩堆积后的地层 ( 中构造层 ) ;其上又存积了上白垩纪、第三纪构成的红层 ( 上构造层 ) ;第四纪沉积层广泛分布,为主要成土母质,在低山丘陵及其坡麓地带和河谷 , 都覆盖着岩层的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发育成的酸性黄壤土。 湖积土有粉土质泥、沙质泥、粉沙,土的成分不一,颜色也有差异。 凤城湖 区域地貌特征属于湖滨 平原及 岗丘区 ,整体地形从东、北两个方向由高向低倾斜,交汇于湖盆。 湖盆 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为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岗地,东、南侧丘陵岗地属茅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北侧分布着横山、小茅山诸山; 西侧地势较低,为水阳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属于水网圩区 ,与长江岸边圩区相连。 区域内的 丘陵、岗地 高程较低,大 都 在 ( 100) m( 1985 国家高程 基准 , 2 括号内为吴淞高程 基准 ,下同) 以 下 ,仅有少数山顶高程在 ( 300) m 以上;滨湖地面高程在 ( 12) m 以上广泛分布着一级阶地,地势由高向低伸向湖区,阶地与湖面之间的地面高程在 ~( 6~12) m; 入 湖水河流下游 分布着 河漫滩和河口三角洲混合型河谷平原,主要 为 新桥河河谷平原,河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高差约 10m 左右,最低 6m,河谷的平原面积分布宽阔,河谷平原与湖滨平原融为一体,形成东大圩和西大圩两个万亩以上大圩。 (三)湖泊成因与类型 凤城湖 的成因 在地理学称之为构造型,湖盆由地壳的构造运动形成。 凤城湖 在大的构造单元上属于南京凹陷的边缘地带,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后期的断裂作用,溧(水)高 (淳 )背斜西北翼断裂下沉,产生了包括 凤城湖 、固城湖、 ♀♀湖及其西部圩区的大片洼地,奠定了湖盆的基本雏形。 断裂构造的遗迹在地图上清晰可见 ,如 在 凤城湖 的东南面原始湖岸线几乎成一直线。 构造洼地形成之后仍处于缓慢下沉的过程之中,为后来周围的大量物质堆积创造了条件。 这一巨大洼地并非一个完全封闭的盆地,有缺口通连长江,水阳江、青弋江也可汇入 凤城湖。 凤城湖 从 湖盆 成因上 看 属于构造型湖 泊, 从湖水含盐度上看属于淡水湖,从湖水营养物质分类上看属于 中富营养湖泊。 总体上 凤城湖 属于构造型淡水湖泊。 (四)湖泊演变 湖泊是 在 内外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流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植被的变化、泥沙和营养盐输入的多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湖泊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有它的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 随着 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 淤积 ,湖 泊 部分区域就日益变浅;湖岸植物的生长繁盛,残体 腐烂 堆积,也 能致使 湖泊面积的逐步缩小。 长年累月,部分湖区 就 转化成了沼泽。 加上人类 开发利用活动, 部分湖区就变为了圩区、农田。 凤城湖 历史上 与 ♀♀湖及固城湖曾经连为一体,统称 ♀♀湖, ♀♀♀湖水面幅员辽阔,据考证(溧水水利志)面积达 3000 多 km2。 因入湖泥沙淤积,水阳江、青弋江入湖口三角洲发育,湖面逐渐缩小分化。 水阳江三角洲向 ♀♀♀湖推进,首先将其南侧洼地封淤,分化出固城湖;当三角洲继续向北发展抵达湖阳咀时,残留水体继之又分化成 、 ♀♀二湖。 经过河湖自然冲淤变化, 特别是入湖河道三角洲的发育,加之人工不断围垦,湖泊面积大幅减小,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凤城湖 仅存 264 km2。 3 建国后 凤城湖 的围垦主要发生 1970~1971 年间, 致使 湖泊面积又有缩小。 其中,高淳县在湖泊南部围垦 km2(今团结圩);溧水县在湖泊东南部围垦 km2(与旧圩联合,今战天圩),在湖泊东北部分别围垦 km2(与旧圩联合,今西大圩)、 (与旧圩联合,今胜利圩);当涂县与溧水县在湖泊北部联合围垦 km2(溧水称团结圩,当涂县称博望圩,其中溧水县约占 20%);安徽当涂县在湖泊北部围垦 (今东新圩、西新圩) ,累计围垦面积。 此后至今 30 余年,沿湖基本再无围垦,湖泊疆界基本定型, 最新勘测资料显示 湖泊面积。 表 凤城湖 围圩 2020 年社会经济情况表 圩名 隶属地区 围筑年代 面积 (km2) 常住人口 耕地面积 (亩 ) 水面面积 (亩) 团结圩 高淳 1970 24200 24144 7400 战天圩 溧水 1970 西大圩 溧水 1970 胜利圩 溧水 1970 博望圩 当涂 /溧水 1970 9700 东西新圩 当涂 1970 注: “/” 后面的数据为与旧圩联合后的面积,人口、耕地等也是与旧圩联合后的数据。 (五)湖泊形态 湖泊形成以后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一些湖泊形成和扩大了,而 有一些湖泊则萎缩成为沼泽 或者 消失了。 导致 湖泊 演化 的主要因素 有 气候因素、人为干扰 因素和泥沙淤积等因素。 在纯自然情况下,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是漫长的 ,但是生产力比较发达的今天, 人类活动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过程,使其生命周期迅速缩短。 凤城湖 湖盆 呈不规则四边形, 东西向最长约 22km,南北向 最宽约 14km, 总周长约 80km, 湖泊面积 , 三县面积比例见图。 其中:高淳县 ,溧水县 ,当涂县。 湖泊库容在最低水位时仅 亿 m3, 防洪最 高水位时,可达 亿 m3, 多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 为 亿 m3。 4 11%41%48%三县湖 泊 面积比例 12%64%24%高淳溧水当涂三县汇水面积比例 图 凤城湖 泊 面面积、汇水面积分布百分比 流域水系 凤城湖 位于水阳江下游入江 尾闾的右岸,属于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流域, 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 都是 长江下游右岸的支流, 三条河流 均 源自 皖南山区 , 位置上从东向西依次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 河道下游 在 平原圩区形成 水网 , 互相交汇,一部分 经青山河、乌溪河、姑溪河 汇入 入长江,一部分 则先汇入 南漪湖、固城湖、凤城湖 及 ♀♀湖 后再转入长江。 流域 总 面积 18850km2,其中水阳江流域面积10385km2。 凤城湖 自身汇集其周边地域特别是湖东部山区来水, 凤城湖 汇水区域北、东、南三面分别与秦淮河汇水区、太湖水系及固城湖汇水区接壤,其中 凤城湖 汇水区与固城湖汇水区同属于 水阳江水系。 北部以小茅山 等山峦 为分水岭 与 秦淮河水系 搭界;东部以 茅山山脉 余脉 形成与秦淮河水系及太湖水系的分水岭;南部 以 低岗山丘区形成 固城湖汇水区 之间的分水岭;汇水区西部 与水阳江干流交接, 属于冲积平原水网圩区,没有严格的排水分区,大致以 凤城湖 湖堤为界。 区域汇水面积 969 km2(包括湖区 水面 ),三县比例见图 , 其中溧水县境内 617 km2,高淳县境内 115 km2,安徽省当涂县境内 237 km2。 凤城湖 汇水区域内 主要入湖河道有:新桥河、天生桥河 、 石固河、 中流河、 博望河、姑溪河 等。 其中: 新桥河 和 天生桥河位于 溧水县境内,石固河位于高淳县境内,中流河位于当涂县与高淳县交界处 ,博望河和姑溪河位于当涂县境内。 新桥河是 凤城湖 汇水区域最大的 一条入湖河道,流域面积 ,占整个凤城湖 汇水区域的三分之一左右。 河流源自老鸦坝水库,横贯白马、晶桥两乡,经 5 孔镇乡昌塘村汇入 凤城湖 ,从 1971 年起至 1980 年,进行了 3 次规模较大的河道整治工程,兴建秋湖提水站及周家山闸。 新桥河全长 ,在 凤城湖 口附近河底高程在 ( 3) m 左右,河道中段底高程在 ~( 3~) m 左右;下堡以下河底宽 27m,下堡以 上河底宽 ~12m;堤内外边坡在 1:~1:3 之间。 流域内包括中型水库 3 座 —— 老鸦坝水库、姚家水库、赭头山水库。 3 座中型水库集水面积总和,总库容合计 3256 万 m3;小型水库十余座,合计汇流面积 22km2,总库容996 万 m3。 天生桥河又名胭脂河,是沟通秦淮河与 凤城湖。凤城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960 5 1680 495 1175 3135 6 2200 520 1265 4400 ② 饲养管理 肉用仔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围绕“良种是前提,防疫是重点,饲养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原则来开展工作。 落盘 出雏 鉴别 免疫 存放 发出 种蛋接 收 薰蒸消毒 分级 入库 预温 入孵 凤祥食品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节能评估 报告书 10 ③ 雏鸡接收 商品肉鸡场雏鸡由本项目孵化场提供
32的钢丝胶管,其承受压力可达 80MPa 以上。 ( 3) 压力表选用杭州富阳东方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最大标值为 ,并经检测合格方能使用,不使用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压力表和管路之间设有隔浆装置。 ( 4)水泵的工作压力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能有足够的供水量。 ( 5)施工现场设立配件临时仓库,准备足够的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注浆管和必要的阀门等设备,并有一定备量。 (
挖掘机、装 载 机、各 种类 型打 桩 机、混凝土 搅 拌机、振 捣 棒、移 动 式吊 车 、升降机、 铲 土机、平土机及 电锯 、夯土机等等, 还 有 运输车辆 、拖拉机、卡 车 等 产 生的机械振 动 噪 声 和行 驶 噪 声。 以上 环 境影 响 因素主要 发 生在施工 过 程中,是 暂时 的,不 会 造成 长 久危害,一段 时间 后即可消除,因而 对 整体 环 境影 响 不大。 (二)建
坑底的施工区域内,基坑的轴线即从附近的控制轴线通过经纬仪和钢尺测出。 控制轴线在施工前用木桩钉设标定,当一部分垫层施工完后可直接在垫层上弹墨线。 木桩钉设的控制轴线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天,且每次使用前必须校核木桩有无移动。 垫层施工完后地面上的矩形控制网必须全部引测到基坑内,基础施工完毕后,下一步测量时首先进行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 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精密水准仪和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
的运用将会变得更加地广泛。 因此对几何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第 2 章 几何元素概 述 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称为几何元素。 几何元素是从传统的几何纹饰艺术发展出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艺美术作品中的一种构成样式。 人们在实践过程 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各种平面、直线、方、圆 第 节 几何元素的形成 几何元素是由基本的元素比如点、直线、曲线、平面、曲面构成的几何形物体。
”的经营策略,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及开采,结合国家有关的政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展实业资源类投资,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空间,为当地创造更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项目地理交通位置及区域经济概况 ( 1)项目地理交通位置 及隶属关系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行政 区划 隶属 东 乌珠穆沁旗 乌里雅斯太镇 管辖。 矿 区 地理坐标: 东经: 117176。 14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