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蛋白桑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腐殖质缺乏,团粒结构被破坏,微生物消失,理化性质急剧下降。 改施、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腐殖质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空间和质量。 腐殖质能吸附重金属。 腐殖酸能螯合重金属离子。 ◎改变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 6 水稻根系很浅,要求耕作层亦浅,使重金属大部集中在 20 厘米浅层。 改变种植品种和结构,改水作为旱作,改粮食种植为经济林木栽 培,可大大促进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空间。 经济林木在土壤中根系的深度,是水稻根系深度之数倍。 增加了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深度,即稀释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再利用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贮特性,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固化。 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彻底摒弃近几十年来的反科学耕作制度 我国农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近年的反科学耕作制度特别是单打一农作物连续耕作制度造成的。 对耕地重用轻养,带病掠夺式耕作,休耕和轮耕被边缘化甚至废止,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懒农习惯,重化学农药轻病虫害的生物和物理性防治 等,均使我国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剧。 为此,必须改变耕作制度,变重用轻养为用养并重,变作物品种单打一种植为多品种轮作,变连续种植为休耕、轮耕,变使用化肥为主为增加使用农家肥,变使用化学农药为使用生物制剂和物理方法。 这是根本耕作制度的改变,而非一朝一夕的权宜之计,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逐步形成农、林、牧、三业合一的大农业体系 中国的三农问题,源于不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组织,把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割裂得支离破碎。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的发展理念,必须从体制上加以改革。 要遵循科学规 律,应用系统学理论,突破农业各行业之间的壁垒,综合农村土地、生物、环境、人力、市场等资源,寻求打造新型大农业发展体系。 通过对农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发展,使环境优化、产业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优化。 ◎充分考虑农民效益 7 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效益。 耕地重金属污染,无疑是一个生态灾难,对祖祖辈辈以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更是一场民生灾害。 如果因为重金属污染迫使农民弃耕,就将农民置于了无地无法立身、立命、立业的困境。 绝不能因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使农民返贫。 因此,在选择治理方法时,要坚持治理、保护、利用 、发展同步,在这里,发展依然是硬道理。 具体言之,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改造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即使是被污染了的土地,也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变废为宝,在这些带病的土地上形成新的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保证国土安全的需要 广袤的国土,特别是 18 亿亩耕地,是中国人民活命之地。 国土的安危,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存和发展大计。 近几十年的农业的失误已经在国土上埋下了恶果,到了我们这一代,是进行改造、修复、保护的时候了,这是我们每一 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是保证粮食(含饲料)安全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 7 月说过,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绝不能让人在粮食的问题上卡住脖子。 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取得经验,推广到全国,将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是保证人民食品安全的需要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惊动了中央领导,也吓着了全国人民。 湖南镉大米事件更是让国人手捧饭碗胆颤心 惊。 中国人的食品安全只能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刻不容缓。 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利用受重金属污染的耕 8 地和饲料桑种质资源,生产出无公害畜牧食品,可以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是发展绿色无公害畜牧业的需要 发展中国畜牧业的瓶颈是优质高蛋白饲料短缺。 经权威检测中心测试,饲料桑新鲜的枝叶含有 %的优质蛋白质;在黄河以南集约经营的饲料桑林,一亩地饲料桑可生产优质蛋白质 128280kg,20kg 生物钙, 10kg 功能性生命健康物质。 发展饲料桑产业可生产优质 木本饲料,减少牲畜用粮,缓解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增加社会就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抓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继而大力发展桑产业,对株洲县实施可持续农业,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功能型畜牧水产产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桑产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链系统,涵盖农、林、畜牧、水产、食品、保健、制药、营销等行业。 实 施 “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带动加工、经销、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就业渠道,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9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建设地点或范围 株洲市株洲县渌口镇花园村、快山村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项目建设条件 株洲县渌口镇口镇处县城所在地,面积 6. 4 平方公里,辖 19个行政村, 8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 7209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 2020 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收入 1152 万元,是全省经济百强镇。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古为湘东门户,中原通往广东 沿海之咽喉,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渌口距江南工业重镇、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仅 14 公里,社会、 经济 、技术均与长、株、潭城市群有着十分 密切的联系,广泛接受其市场、 技术 、 资金 、人才的辐射和影响。 随着特区造势空间的内移,渌口已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渌口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区内实 行最大的经济自由,最小的行政干预。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京广大动脉纵贯南北,人货均可直达中国各地;距渌口 50 公里的黄花国际机场可起降各类飞机 ;镇内村村通公路;境内株洲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在即,溯 湘江 而上可至衡阳、零陵,顺流而下直达长沙、岳阳入长江,出 东海 ;邮电通讯设施齐全,万门程控电话、无线寻呼、 移动 通讯全面开通;输变电设施完备,电力供应充裕;城区供水能力及管纲配套,可确保工业和生活用水;河防坚固,能抵御百年 遇的洪灾侵袭。 渌口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水、电、路、邮四通,区内道路骨架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 以来,渌口人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造了渌口发展史上新的辉煌。 镇域内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稳定,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一批名、特、优产品走向市场,前景广阔。 该镇已形成机电加工、建材、化工等骨 10 干行业。 农业生产已见规模效益,初步建成优质 稻 、 蔬菜 、特种养殖等种养基地。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采取以环境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等灵活方式,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合作,进镇经营的外来投资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渌口 镇位于省级文明县城 —— 湖南省株洲市 株洲县 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镇域面积 平方公里,个行政村, 8 个居委会,总人口中 万人。 镇政府驻南江北路 36号。 渌口镇位于 湘江 、渌江交汇处的东北岸,故名渌口。 元时属湘潭州。 明清时属醴陵县。 1949 年置镇,时为醴陵县直属镇。 1959 年划归株洲 县,为县城所在地。 1992 年并入均坝乡成现制。 2020 年完成财政总收入 2076 万元,完成两税收入 1516 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 4497 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入 9055 元。 有工业企业 42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个。 镇内有公路里程 80公里,集贸市场 10 个。 2020 年被列为全省第二轮重点镇。 渌口镇因位于湘江、渌江交汇处的东北岸,故名渌口。 元时属湘潭州。 明清时属醴陵县。 1949 年置镇,时为醴陵县直属镇。 1959 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城所在地。 1992 年并入均坝乡成现制。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此地自古为湘东门 户,是原通往广东沿海之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 渌口距江南工业重镇、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市区仅 14 公里,属株洲市卫星城,湘江和渌江交汇于此,京广铁路和 S211 省道穿城而过,距国际黄花机场 50公里,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社会、经济等均与长、株、潭城市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泛接受其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辐射和影响。 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步伐的加快,渌口镇已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南大门,成为湘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渌口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建成的渌口 经济 开发区为省级 开发区 ,区内实行最大的经济自由,最小的行政干预,道路宽 敞,环境 11 清幽,各项基础设施健全。 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安家落户,以汽车配件、设备制造为主,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镇内建安产 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国家二级以上建安企业二家。 基础设施 日臻完善。 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乡镇,镇委、镇政府对乡镇进行提质扩容,先后投入建设资金 2 亿多元,对渌口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改造,新铺花岗岩人行道 4 万 ㎡ ,改造沥青路面 3 万 ㎡ ,硬化道路 4 万 ㎡ ,打造了伏波、向阳、 火车站 、金穗四个精品休闲广场,城镇品位不断提升。 已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达 万人,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商业贸易等日趋发展和完善。 株洲县渌口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现有耕地面积 1350 公顷,其中水田面积 1152 公顷, 柑桔 363 公顷, 黄花梨 110 公顷,该镇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1 处,科技示范户 508 户,农民人平纯收入 3040 元。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镇的工作思路,增加科技投入,投资 20 万元建成了全省一流乡镇科技培训中心,投资 20 多万元创办南方早熟梨示范基地,投资 1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的连栋钢架大棚农业科技示范园。 2020 年该镇在科技兴农上又有新的举措,来势较好,如通过湾塘连片青玉甜瓜和 莲藕 ,松岗和西塘村 杂交水稻 制种,蛇头花卉苗木、排上优质稻、思梅南方早熟梨、 杨梅 气生型双孢 蘑菇 、 葡萄 避雨栽培、科技兴村等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 3040 元,为实现科技兴镇、富民强镇的宏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述条件符合本项目实施要求。 12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集饲料桑种植、种苗推广和饲料桑加工、饲料桑畜牧业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成立之初,公司就致力于饲料桑产业发展,其定位目标是打 造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饲料桑生产基地,为提供生态、安全、营养的畜牧产品而不懈追求。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蛋白桑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层、不离淅、不漏浆。 砼运到灌筑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 当温度较高或遇到 风雨时运输工具要遮盖。 局部采用手推车运输时,装料应低于平口 5~ 10cm。 ③ 砼的浇筑 砼浇筑前,应对模板的安装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作自检记录、工序交接记录,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④
3。 36 一、建设投资估算依据 36 二、总投资 37 三、资金筹措 39 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与财务分析 39 一、产品成品估算依据 39 二、产品成本估算 40 三、投产初期的生产计划建议 40 四、销售收入及税金 41 五、利润估算 41 六、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41 七、不确定性分析 41 八、结论 42 1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 项目 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新建商业门店 106 个 8500 平方米,新建彩钢大棚 2 个1548 ㎡,道路硬化 800 ㎡,新建排水管道 2400 米, 共需资 8 金 380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 380 万元,其中:企业自 筹解决 80 万元,申请国家财政补 助 300 万元。 第六章 效益评估 该项目建成后,提供摊位数共 270 个,新增从业人员 420人,解决 800
,拥有较为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区内河流均属长江和珠江支流,河网密度大,分布均匀,全区共有河长 10 公里或集水面积 2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193 条,主要河流有六冲河、三岔河、白布河、野济河、偏岩河、乌江干流、赤水河、洛泽河等。 全区平均水资源量 134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 1023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已建成水利工程 2459 处,年供水量为 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保障体系之外。 有人研究发现,只有很小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中社会 保险 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 10%以下,其余 75。 2%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 [1]。 还有人分析指出,农民工完全处在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尤其在失业救助、医疗看病等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障待遇和保障机制 [2]。 :农民工尽管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
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许多农民工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 :2020 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 %,比 2020 年的 %下降了 个百分点。 尽管外出农民工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例只占 %,但工资拖欠主要还是发生在这一领域,其次是制造业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