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市场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范、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1997 年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CECS114: 2020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GB500112020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行业类生态工业基地标准》 HJ/T2732020 7 《综合类生态工业基地标准》 HJ/T2742020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基地标准》 HJ/T2752020 编制原则 ( 1)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安全节能、技术先进、造福民众”的 基本方针。 ( 2)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企业运营、市场机制、科学管理、社会服务”的原则,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体系。 ( 3)坚持“工艺流程简便、技术先进适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集约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筹协调”的设计理念,搞好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 4)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现行法规、标准和规定。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项目提出的背景 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然而,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已经趋于枯竭。 同时,由于现代工业 的高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废物(简称固体废物)大量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以你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环境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宣言,人类开始重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解决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正规和发展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产业,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8 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根据 1993 年国家科委编写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第二十一 章“再生资源领域”对再生资源的定义为: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通过不同的加工手段,可以恢复其使用性能的物料的总称。 并将再生资源分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纸、废塑料、废化纤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再生资源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以上的范畴,尤其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门类齐全的废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军用装备、家用电器等等大量涌现。 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弥补资源不足和解决环境 污染的重要途径。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与开采利用原生矿产资源相比,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优势。 例如,每利用一顿废铜,相当于少开采 100200 吨矿石,少产生 100 多吨工业废渣,少产生 2 吨二氧化硫,节约能源 3 吨多标准煤,资源效益、环境效益、节能效益极为显著。 再生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朝阳产业”。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环境也不容乐观,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规范和发展进口再生资源产业,向社会提供持续稳定的资 源,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意义。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9 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为此,国家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国家从“九五”开始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突出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推进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将此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 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安顺是西南地区再生资源重要的集散地,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个体经营户遍及城乡、从业人员数千人、经营总量逐年增加、经营收入不断攀升,虽然安顺再生资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资 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度高,健康影响度高,安全事故率高,设备简陋落后,劳动条件恶劣,土地占用量大,经营粗放违规,税收流失严重等。 2020 年 2 月 5 日,商办流通函【 2020】 51 号“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确定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中,安顺被正式列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中,安顺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10 四川娇子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 通过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集成化、网络化、资源化模式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连接城乡、覆盖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 业基地,进一步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21 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时代。 世界各国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废弃物,它要求以废旧物资 “减量化、无害化、资 源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我国的经济发展大部还停留在“资源大进,终端产品大出”的开放式发展模式上,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耗,与此同时许多原生资源对进口依赖度不断增强。 在全球范围内资源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的背景下,资源性产品正在或即将成为卖方市场,而我们的工业性制品成为买方市场,且处于产业链下游,处于资源性卖方市场的控制之下。 如 2020 年度以来暴涨的矿产、原材料、石油价格极大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 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 11 议价空间。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探索制造业新型的产业链模式。 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代“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 2)发展再生材料产业的必要 除了推进“预防型”的清洁生产外,发展再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另一个核心内容,而再生资源的末端利用产业化是形成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关键。 因此,进行资源再生加工,发展再生材料产业就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突破口。 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再生材料,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废弃材料 带来的污染,另一方面,再生材料能有效缓解工业发展中材料紧缺带来的压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因此,我国急需发展可再生材料,建设材料循环通道。 可用作生产再生材料的废弃物众多,但我国再生材料产业还处于相当低的发展水平,大量的再生材料没有得到回收和很好地利用而白白浪费掉。 粗略估计,我国可回收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再生材料总价值在 350~ 550 亿元的规模。 其中废钢铁大概有 300 万吨、废有色金属20 万吨、废纸 200 万吨、废塑料 80 万吨、废家用电器、废电脑 2020多万台。 而在本国再生材料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 却开始大量使用进口的废弃材料。 中国造纸业使用的废纸有 40%来自进口,全球有70%的电子垃圾进入中国,进口电子垃圾在我国登陆的地域已经全面 12 覆盖了广东、浙江、上海、天津、福建、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 在进出口废物质量监管不严和环保管制不到位的情况下,“洋垃圾”利用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利用本地再生资源产生再生材料,规范再生材料产业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企业回收拆解由粗放加工逐步迈向深加工、多领域。 再生资源回收以后,利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对可用材料拆解加工成产品,既节省原生材料,又降低成本,一举多 得。 近几年来,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再生资源行业不断在深加工上做文章。 一是,对废塑料进行清洗后粉碎、加工成塑料颗粒状原材料;废有色金属经过提炼加工压延成原材料等等。 随着城市中废家用电器、废电脑、废电池的日益增多,再生资源企业也随之向废家用电器回收处理领域进军,以解决由于各种有害物质和难以降解物质增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二是,对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挑选,对边角余料等可用材料进行加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材料加工成各种小型产品,大大提高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三是,对不可再利用的废料进行拆解、打包 、压块,供给生产企业,提高了废钢铁乃至其他废物入炉质量,深受炼钢企业的欢迎。 ( 3)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五”时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重点及主要对策和措施。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发展规划》提出: 发展重点:加强再生资源加工设施建设,提高加工质量,加快产 13 业化进程。 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研究开发一批急需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 建设若干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 的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基地和规范化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规模经营和一体化进程,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 4)安顺市再生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安顺市境内的可再生的废旧物资行业,目前仍停留在废旧物资收购和简单分类的原始发展阶段,未进行任何深加工处理,存在“二次污染”的状况。 产业的无序竞争和低附加值经营现状,严重制约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在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急需对再生材料产业进行整合和提升,使其符合安顺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利用安顺市再生资源丰富的有力条件,积极发展再生资源 的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再生材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再生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载能性、循环性、战略性的资源;是一种低碳性、节能性、减排性的资源;是一种流程短、能耗少、成本低的资源。 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1)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理论实践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方式从理念到模式、从规划到实践的 14 重大创新,是一项开创性、挑战性很强的事业,需 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具体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具体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谋发展的战略方针。 ( 2)有利于树立再生资源产业一体化建设示范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正处于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和加快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害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安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安顺存在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巨大需求。 因此,项目建设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整合网点规范前端为抓手,以集散市场为接点,以分拣加工处理中心为核心,打造安顺再 生资源产业增长链,形成区域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立足贵州,辐射全国,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全面提升安顺再生资源产业一体化水平,对安顺及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吸引辐射效应,为振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作出贡献。 ( 3)有利于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 项目建设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制订回收从业准入、市场准入规则,修订再生资源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在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下,发挥集贸易流通、回收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共享等优势,进行集约化生产,取得规模效益。 实现管理体 制、运行机制和工艺技术创新,科学引导再生资源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15 ( 4)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项目达产后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 98 万吨,其中废塑料 18 万吨,废钢铁 45 万吨,废纸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