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会计学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无论是国外知名企业的进驻,还是我国国内优秀企业的走出国门,都需要在资金往来和会计信息上与国际产生交流。 因此,知道会计信息生成的会计准则必然要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2020 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跨级准则,这次准则修订的目的之一,据说建立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可概括如下:高质量的会 计准则应该运用财务会计框架中的、并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的概念,同时配合那些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具有透明度、提高决策有用性的表外信心披露未补充; 并且,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当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而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充分披露。 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相比起之前的准则,更加接近高质量会计准则。 01年准则为了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这一做法牺牲了会计准则的质量,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公允性。 而且,很多事例却说明, 01 年《债务重组》准则的目的并 未完全达到,上市公司依然可以绕过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 二 )新准则的实施环境更加成熟 一般说来,一项准则如果被用作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上市公司高管的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职,证券市场监管失灵。 然而,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环境已经更加地成熟。 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将改变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的难题,激励中小股东积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而且小股东也可以通过更加民主的内部程序来对公司的决策产生作用。 包括股东 表决权排除制度和股东表决权的其他限制,都保障了再面对关联交易时,中小股东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也逐渐完善,独立董事如果发现公司业务对公司整体利益有损,有报告的义务。 ,监督力度加强 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的加大,首先体现在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变化。 新的《注册会计师法》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逐渐转变为特殊合伙制,其中的普通合伙人应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而且,由于监察制度的完善和监察力度的加大,注册会计师故意舞弊被查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减少了其帮助上市公 司规避新准则的可能性。 对于上市公司违规操作,《证券法》中做了很多严格的惩罚措施,严重情况下可以暂停或中止其上市。 这对于规范企业合理执行跨级准则有很好的保障作用。 三、数据及案例分析 (一)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情况变化统计 财政部于 06 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给了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来增加利润的机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债务重组来免除摘牌风险是似乎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 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分析了 2020 年到 2020 年四年间沪深 A 股市场上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对他们进行重组的 一些数据进行了分析 ,从中试图找出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企业债务重组的影响。 : 年度 年底时上市公司数量 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企业 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企业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2020 % 1329 102 % 97 2020 1326 101 % 112 % 2020 1348 241 % 120 % 2020 1350 213 % 95 % 表 31 债务重组 企业年度分布表 上表显示 , 07 年进行债务重组取得收益的企业数量和在所有上市企业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 08 年进行债务重组取得收益的企业数量虽小于 07 年,但仍大大超过新准则施行前的 05 和 06 年。 而由于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的企业数量和比重则大致保持不变。 出现这种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会是上市公司从经营不善到陷入财务困境,最终不得不进行债务重组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 但考虑到考察年份内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保持稳定、比较年份间的变化过于显著,因此,出现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由于新准则的修改,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获得大笔 营业外收入,从而迅速得获得收益,甚至扭亏为盈,避免因为连续亏损造成了退市风险。 : 年度 公司数量 债务重组收益 数额平均值(万元) 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2020 102 29,066, % 2020 101 32,720, % 2020 241 49,241, % 2020 213 41,832, % 表 32 债务重组企业债务重组利得统计表 注 释: 0 06 年债务重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债务重组收益 /(利润总额 +债务重组收益); 0 08 年债务重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债务重组收益 / 利润总额。 年度 公司数量 债务重组收益 数额平均值(万元) 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2020 97 1,202, % 2020 112 1,769, % 2020 120 3,977, % 2020 95 1,494, % 表 33 债务重组企业债务重 组利得统计表 上表的数据显示,从 05 年到 07 年,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从债务重组业务中获得的收益占其利润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 08 年该比重虽低于 07 年,但仍远远高于新准则施行前的 05 和 06 年。 而反观发生债务重组而遭受损失的企业,其损失数额和对利润是影响远远小于通过债务重组获利的企业。 该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新准则下企业的债务重组收益对其利润总额的影响更大,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加。 : 方式 2020 2020 2020 2020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资产清偿 28 16% 29 16% 38 % 35 % 转为资本 3 2% 5 3% 10 % 1 % 修改债务条件 16 9% 30 16% 82 % 80 % 组合方式 5 3% 6 3% 14 % 8 % 未披露 119 70% 116 62% 158 % 131 % 合计 171 100% 186 100% 302 100% 255 100% 表 34 债务重组企业债务重组利得统计表 上表显示,在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之后,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方式的选择上,修改债务条件方式明显增加,而这其中又以债务减免为主。 其他债务重组方式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未披露债务重组方式的上市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新准则对债务重组披露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上市公司选择以修改债务条件来进行债务重组,可以一次性获得大笔收益,减少资产清偿或转增股本时所面临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麻烦,实现快速地减少债务,获得收益。 (二) 华龙个案分析 虽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一次性获得大笔 收益,甚至扭亏为盈,上市企业可以借此缓解被摘牌的危险。 然而,企业的收益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单纯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并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企业的经营风险依然存在。 本文将通过广东华龙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务重组案例,对该观点进行论证。 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ST 华龙)于 2020 年 12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该公司获得广泛的关注,并不是由于其良好的经营业绩或企业自身高速的发展,而是自其上市以来便不断的债务重组、抵押拍卖等非经营性业务。 公司上市多年来没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利 润分配或配股,每股亏损最高值达到了 元,从 05 年起就开始资不抵债。 然而公司在经过 07 年和 08 年两次重组之后, 08 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 元,在所有的复牌 ST 股票中备受瞩目。 ST华龙在 2020 年第一个交易日成功“复出”,其背后的神奇变化与我国 06 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关系密切。 由于 2020 年和 2020 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ST 华龙股票于 2020 年 5 月 8 日停牌一天,自 2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