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命 ,这部分商誉不应摊销 , 只能 对其进行价值减损评价。 如果对所有的商誉都进行摊销 , 会降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商 誉的有效寿命和它被耗费的方式都是难以预计的 , 而其摊销又依赖于这些预计。 因而 , 任一期间摊销的商誉都只是对该期间商誉价值下降的估计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商誉摊销的局限性可通过对 商誉价值进行减损评价来弥补 , 即对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进行商誉价值减损评价。 新 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2020 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一企业合并》中规定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 应确认为商誉 , 应在购买日 ,将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 初始确认后的商誉 , 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商誉形成以后 , 不再进行摊销 , 但是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负商誉 )在复核后 , 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变化 ,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 ( 1) 是商誉不再列入无形资产准则中 , 而是列入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中。 这一做法改变了旧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 , 但同时规定 ,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产 , 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新准则中无形资产的范围仅局限于可辨认无形资产部分 , 而商誉这种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归于企业合并准则中与其会计确认的前提趋于一致。 ( 2) 是扩大了商誉的会计确认范围。 传统的商誉确认条件是企业发生购并时 , 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与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而合并价差是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 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权 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时所产生的差额 , 同时内部债券投资产生的差额也作为合并价差。 合并价差主要是为了调整报表之间的平衡关系 , 按原《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合并价差不需要进行摊销。 新会计准则规定 , 原“合并价差 中 , 相对应的资产评估增减值部分 (摊销、结转后的剩余部分 )计入相关合并资产负债中 , 对应的商誉部分 (不包括负商誉 )则单列为“商誉”。 这样 , 商誉的核算范围扩大了 , 不但包括了传统的购并过程中由于购买企业支付购买成本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所导致的商誉 , 也包括了合并报表过 程中所导致的调整项目“合并价差”中的一部分。 这种会计处理方法 , 也导致了另一结果 , 即“合并价差”失去其存在基础 , “合并价差”这一概念在新会计准则中不复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存在。 我国把合并价差单独列示的处理方法虽简便且避免了复杂的合并价差摊销问题 , 但不够准确 , 一是合并价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放在“长期投资净额”项目下单独列示 , 报表使用者无从了解合并价差数额中 , 有多少属于商誉 , 多少属于其他来源 , 不能体现会计的明晰性原则和充分揭示原则 ; 二是不符合国际惯例。 合并价差中的资产升值或减值部分 , 不宜永久保留在账面上 , 而应随原资产摊销 , 以符合应 计制概念和配比原则。 我国不宜使用“合并差价”项目 , 而应结合我国国情 , 采用国际通行做法 , 不单独列示“合并价差” , 而把合并商誉的处理严格限定为资本化的可摊销资产 , 按各项目分配额直接冲减母公司的“长期投资”科目 , 同时增加各项目的账面价值 , 差额部分确认为合并商誉 , 也就是说 , 应该确认合并商誉并逐期摊销。 至于摊销期限 , 可参考以上提到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 这样处理不仅符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素质及利用信息的能力 , 更重要的是这样处理符合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发展趋势 , 也更符合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传统惯例。 ( 3) 是商誉形成以后不再进行摊销。 使商誉成为一项资产 , 且其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推移因进行的摊销而使价值减少。 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 : 一是企业商誉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的价值将长期存在 , 代表企业形成长期的超额收益能力 , 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 更加符合商誉的理论本质 , 商誉的价值纳入评估体系之中 , 其价值高低应更易受到其本身公允价值的影响。 二是商誉不再摊销 , 减少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 ,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人为调整 , 出现合并价差金额大小差异的动机 ,也杜绝了企业再利用摊销年限的选择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三是不再确认负商誉 , 购买成本小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 值的差额 , 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 这一会计处理 方法尽管增加了收购企业的当期的账面税前利润额 ,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当期的税收负担 , 但是这种方法简化了后期的处理程序 , 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 ( 三 ) 合并商誉的减值 FAS B、 I AS B 取消摊销要求进行减值测试的原因 ,一直以来 , 持摊销观点的人认为 , 摊销是一种将商誉成本在使用期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 符合传统的会计处理模式对资产的处理 ,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商誉被逐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渐耗用 , 摊销可以确保所获得的商誉的冲销。 然而从资产的定义来看 , 资产是企业在过去 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 其本质是能够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商誉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 , 符合资产的定义 , 但是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 对其进行定期评估确认其价值是增值还是减值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 , 在考虑稳健性原则而不确认资产增值的情况下 , 定期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体现了合并商誉作为一项资产的性质 ,反映了它给企业创造未来超额收益的能力 , 与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的处理方法保持了一致。 从理论上来讲 , 商誉也不应该摊销 , 商誉毕竟不同于其他的资产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其创造超额收益 的能力可能不但不会减少还可能会增加 , 比如 : 一些老字号的品牌越老越值钱。 同时 , 即使商誉会消耗 , 其寿命也很难以满意的可靠度确定。 实际上 , 企业并购后的资产往往具有协同效应 , 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会增加 ,主观的系统摊销并不能反映其价值的损耗 , 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企业形态的转变 , 使得商誉在企业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 致使投资者评估报表的方式从以往的净利润改变为现金盈余 , 这样可忽略商誉摊销对盈余所造成的歪曲。 事实上对许多企业来说 , 商誉的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价值并未随时间而减少 , 并且许多企业经常支出庞大的金额以维护或提升 商誉 , 在此项支 出已经无法予以资本化的情况下 , 加上商誉必须摊销的规定 , 无疑是一种双重惩罚。 而且商誉中包含消耗性要素和非消耗性要素 , 若因消耗性要素的存在而将商誉摊销 , 这种方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大大减弱。 因此 ,FAS B、 I AS B 认为商誉摊销与 FAS B 第二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真实性不符 , 也不能够反映并购业务的经济实质 , 所以它采取一个更为恰当的商誉观 , 认为被合并方是合并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将商誉作为一项非耗竭资本 , 取消摊销代之以减值测试。 对商誉的核算由摊销改为减值具有以下 几大优点 : 其一 , 对商誉进行减值可以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 可节约跨国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成本 , 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跨国发展 , 也有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我国投资。 其二 , 对商誉进行减值。 可以更好的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由于使用减值方法 , 因此将会对有大量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的企业的当期利润产生积极或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 资产优良的企业 , 商誉减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值将较小 , 如果小于以前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 , 当期利润将增加 , 资产运作差的企业 , 商誉减值将较大 ,如果超过以前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 , 当期利润将减少。 其三 , 对商誉进行减值可以缩小权益结合法和购买 法的不同会计后果问的差异。 我们知道 , 采用权益结合法时合并方以账面价值入账 , 并且在合并当年将被合并方的利润全部纳入合并方利润表中。 改为减值后 ,采用购买法的企业合并后资产价值会由于商誉减值测试而降低 , 因而不同合并方法对其利润等指标产生的影响会减小 , 使两种方法的不同会计后果差异缩小。 其四 , 商誉的超额收益能力是商誉的本质属性 , 商誉本身具有不同于一般无形资产的特点又决定了商誉不应按一般的无形资产那样要按期摊销。 ( 1) 正面影响 对商誉取消摊销进行减值测试是将商誉作为一项非 损耗性资产 , 它的价值会随着企业经营的变化而变化 , 从而实现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 , 也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 在这个问题上 FAS B 将商誉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 , 考虑到商誉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公司收益的数量和时间的选择 , 取消摊销代之以减值测试将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提供给投资者更为透明的信息 , 从而进一步促使公司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财务报表 , 能够对投资者的决策做出支持。 ② , 取消摊销代之以减值测试以可靠的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为前提 , 只确认减值不确认增值 ,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 2) 负面影响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这一改变虽然表面上有益于公司 , 但是过 渡期过后公司商誉发生重大减值 , 减值损失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净收益。 比如我国海尔电器持续的亏损主要来自于巨额的商誉减值准备。 ②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仅会影响收益 , 在成本与收益问题上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首先 , 新准则要求将商誉划分至现金单元进行减值测试 ; 其次 , 要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 就需要获取诸如公允价值、未来超额利润之类的信息。 这就赋予了管理者、注册会计师、政府机构以及投资者一项新的重任即评估商誉的公允价值。 ③虽然新准则规定要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 , 但是考虑到资产组划分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我国资本市 场发展的客观状况 , 很难对资产组做出准确的估价 , 从而影响到合并商誉计量的准确性。 ④由于商誉减值计提非常有弹性 , 可提可不提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购买方在分配合并成本时 , 可以将商誉抬高 , 虚减资产或虚增负债 , 因此会形成秘密准备 , 等到以后期间释放。 可见 ,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 , 从而给市场带来新的风险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 进而会导致管理者、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4. 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 , 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 的 , 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 计算可收回金额 ,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 , 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 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 )与其可收回金额 , 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 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然后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 , 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 账面价值。 如果因企业合并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所形成的商誉是母公司根据其在子公司所拥有的权益而确认的商誉 , 在这种情况下 , 子公司中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并没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因此 , 在对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 (或者资产组组合下同 )进行减值测试时 , 由于其可收回金额的预计包括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价值部分 , 因此为了使减值测试建立在一致的基础上 , 企业应当调整资产组的账面价值 , 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包括在内 , 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 , 以确定资产组 (包括商誉 )是否发生了减值。 上述资产组如发生减值 的 , 企业应当首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 , 由于根据上述方法计算的商誉减值损失包括了应由少数股东权益承担的部分 , 而少数股东权益享有的商誉价值及其减值损失都没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 , 合并财务报表只反映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 , 因此应当将商誉减值损失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 , 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 , 并将其反映于合并财务报表中。 ( 四 )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案例 2020年 5月 , 招商银行宣布以 193 亿港元的现金作价向香港永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 隆银行大股东伍氏家族收购其所持有的 %股份 ,2020 年 10 月 6 日招行向永隆银行剩余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招商银行 2020年 1 月 16日发布公告 ,称该行已经完成对香港永隆银行的收购 ,永隆银行成为招商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