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天小区桩基与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J13072020)及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提供地基土设计计算指标见表 5。 地基土设计计算指标 16 地基土设计计算指标 表 5 土 层 名 称 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天然 重度 r (kN/m3) 直 接快剪 压缩模量 承载力深宽 原位 测试 室内试验 地区 经验值 建 议 值 C φ Es12 (MPa) Es24 (MPa) kPa 度 η b η d ①杂填土 6090 60 ②粉质粘土 160 170 150200 160 ③卵石 350 300400 350 ③ 1 砾砂 170 150200 170 ④粉质粘土 160 170 150200 160 ⑤含角砾 粉质粘土 220 240 200250 220 ⑥粉质粘土 210 230 180240 210 ⑦泥质卵石 350 300400 350 ⑧含角砾 粉质粘土 70 100 60100 70 0 ⑨强风化 辉绿岩 500 400500 450 ⑩中风化 辉绿岩 3500 30004000 3500 ⑾ 1破碎灰岩 10001500 1000 ⑾中风化 灰岩 3000 25003500 3000 注: 当土层未被扰动时,基承载力持征值可按上述表中取值,该值未考虑地基变形及相对软弱下卧层影响。 破碎灰岩中溶洞不计侧阻。 高层建筑当采用天然地基及复合地基时,建议进行荷载试验来确定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基础埋深大于 时,在有侧限条件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规范进行深宽修正后取值,而无侧限条件下建议不要修正取值(即承载力设计值应考虑纯地 下室及地下水位分布对深度修正的影响)。 17 桩底沉渣:端承型桩不大于 50mm,摩擦型桩不大于 100mm。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地下水的埋藏及性质 场地上部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 ③卵石及③ 1砾砂层孔隙中,其透水性及富水性较好,为孔隙潜水;⑦泥质卵石其透水性及富水性中等,为承压水;其余地层④粉质黏土、⑤含角砾粉质黏土、⑥粉质粘土及⑧含角砾粉质粘土为弱透水层,孔隙潜水富水性差。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 地下潜水位面以上采用干钻,直至出现地下水位后观测初见水位, 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 ,稳定水位埋深 ,埋深标高。 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⑾ 1破碎灰岩及⑾ 2中风化灰岩的岩溶裂隙中,具承压性,透水强,强富水,受岩溶通道控制。 根据本次钻探在孔内测得的岩溶地下水埋深标高介于 之间,受大气降水、上部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水及同层含水层的侧向相互补给。 岩溶裂隙水水位位于二层地下室地段基坑底面标高( )附近,结合基底覆盖层厚度,基坑开挖期间形成岩溶水基坑突涌可能性较少。 根据龙岩盆地水文地质情况,第四系地下水水位 35 年年变化幅度在 左右,根据邻近的钻探资料及本次测得的水位埋 深,本场地的抗浮水位建议取 黄海标高。 该场地及周围未受环境污染且现无化学污染源,根据本场地的 ZK1 ZK82 及ZK135 水质分析( PH 值及各离子含量详见附表 81~ 2)资料,地下水类型为 Ca2+ HCO3,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详见表 6。 若存在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地层的地段应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无法满足时,应降低取值。 桩基设计参数参考《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J13072020);应进行试桩以校核表中的设计参数;预应力管桩、 CFG 桩桩端无法嵌入⑾ 1破碎灰岩、 中风化灰岩及⑩中风化辉绿岩,因此⑩⑾ 1⑾ 2 层 qp 值供初步设计使用,建议进行载荷试验确定参数。 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 M30,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应通过试验检验。 18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表 表 6 场地环境类型为湿润区Ⅱ类,地层渗透性为 A型。 结构 类型 成分 微腐蚀性标准 试验值( 取水孔) 腐蚀 等级 mg/L(mm/L) mg/L ZK18 ZK82 ZK135 对钢筋混 凝土结构 中的钢筋 Cl( mg/L) < 100(干湿交替) 微 < 10000(长期浸水) 对 混 凝 土 结 构 PH值 微 侵蚀性 CO2( mg/L) 微 Mg2+( mg/L) 2020 微 SO42( mg/L) 300 微 总矿化度( mg/L) 20200 微 本工程在拟建场地设二层地下室、局部地段( 6楼)设 1 层地下室(范围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基坑开挖实际深度 (基坑底标高:二层 、一层 ),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③卵石、③ 1砾砂、④ 粉质粘土、⑤ 含角砾粉质粘土、 ⑥粉质粘土、 ⑦泥质卵石。 ③卵石层为其主要含水层,由于岩溶水受岩溶通道控制无法测得理想的渗透系数, 故本次抽水试验仅对卵石③层采用钻孔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 本次勘察对钻孔( ZK53 及 ZK121)扩孔成井进行抽水试验,目的是测定场地③卵石层的渗透系数,抽水井为完整井,水位降深稳定时间均大于 8 小时,试验时用水表计算水量,水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保试验数据精确可靠。 本次抽水孔采用原钻探孔,在含水层下一定深度内用粘土回填挤实,对含水层进行多次洗井和试抽,确保含水层与钻孔水力相通后,停抽 12 天,并待钻孔水位稳定后进入正式抽水试验,抽水设备采用深井潜水泵。 试验数据详见抽水试验成果图表(附图 3),根据抽水试验结果 按公式: R= 2S HK K= g(R/ r)/ (2HS)S K――渗透系数(m/d) r――井的半径 19 Q――流量(m 3/d) H――含水层厚度(m) R――影响半径(m) S1, S2, S3――降深(m) 所获得的地下水渗透系数计算结果如下: ZK53: K1=, K2=, K3=,平均值 K=; ZK121: K1=, K2=, K3=,平均值 K=。 本世纪场地③卵石层渗透系数 K=。 五、施工准备 人力准备 、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建立以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班子,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和公司质量原则,强化管理,做到岗位明确,职责分明,建立健全的技术、质检、安全、生产、财务等管理体系,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诸要素进行全面组织管理和把关。 、施工班组组织安排: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配备了一班技术熟练的施工班组,并对所有进场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 上岗,施工前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准备 、组织人员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施工所需的各项原始资料(包括场地的地质情况,水泥与地材资源情况,水电供应、交通运输条件等)。 、自审图纸,参加甲方组织的图纸会审,编制与审定施工方案,提交甲方审核。 、由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接收工程坐标、水准点等书面材料并进行复核。 场地准备 、场地平整:场地需按 “ 三通一平 ” 的要求,平整夯实,高低差不大于 20cm, 20 最外排桩作业面需。 、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按照施工方案的规定及时搭设临 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本工程要求封闭施工,因此场地南侧和西侧的小区道路应进行封闭,施工期间严禁外来车辆及行人进入。 、标高引测:根据甲方及规划局提供的标高基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周围的四角上,并加以保护,误差不大于 2mm。 、桩位测量:根据桩位平面图,选某一轴线相交点为基准进行放样,测出桩位 ,埋设标志桩,埋设完毕后,用红油漆编上与施工编号图纸相应的桩号,并会同监理、甲方现场核样。 六、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采用全站仪, 全站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 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一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其误差不大于 2cm。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利用水准仪来测定护筒标高其误差不大于 1cm。 成孔工艺 采用冲击正循环,配制泥浆护壁,正循环二次清孔工艺,导管灌注混凝土成桩。 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1: 21 图 1 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次清孔冲击成孔桩机定位测孔底沉渣桩机移位安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底沉渣安放隔水塞浇注混凝土起拔护筒凿去浮浆泥浆处理废浆外运废浆排放桩位定位泥浆循环注入新泥浆埋设护筒配制混凝土制作钢筋笼、压浆管 、锤击成孔 桩孔上部孔段低锤密击,进入护筒下 1m后,粘性土层采用小冲程 1m左右,孔深2m以下,逐渐加大冲程至 12m。 砂层、卵石层采用 23m中冲程,并加大泥浆相对密度。 当冲至土洞、溶洞位置出现漏浆时,采用回灌泥浆进行堵漏,当效果不佳时采取回填粘土和水泥,并采用低锤密击形成人工孔壁进行堵漏。 当孔内岩面较陡出现偏锤时,应采取回填块石和粘土进行小冲程冲击直至孔内岩面修平后方可往下进尺。 、桩孔质量检测 桩孔质量参数包括:孔径、孔深、钻孔垂直度和沉渣厚度。 ( 1)、孔深:冲孔前先用水准仪测量护筒顶标高,并以此作为基点,用测绳测量, 22 孔深偏差保证在177。 30cm以内。 ( 2)、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后测量为准,厚度≤ 3cm。 ( 3)、孔径用孔径仪测量,若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后符合 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 4)护壁与清渣 ①、泥浆性能指标,如下表 泥浆性能指标 项目 粘度 相对密度 含砂量 胶体率 PH值 指标 2025 < 6% 96% ②、冲击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以便携带钻渣,保证孔壁稳定。 ( 5) 清孔方法 ①、第一次清孔:孔桩成孔后,应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时应将冲锤提离孔底,缓慢冲击,同时加大泵量,确保第一次清孔后孔内无泥块,相对密度达。 ②、第二次清孔:钢筋笼、导管下好后,要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注入浆相对密度为 ,漏斗粘度 1825S。 第二次清孔时间不少于 30min,测定孔底沉渣小于 3cm时,方可停止清孔。 测定孔底沉渣,应用测绳测试,测绳读数一定要准确,用 35孔必须校正一次。 清孔结束后,要尽快灌注混凝土,其间隔时间不能大于 30min。 ( 6)泥浆的维护与管理 现场泥浆池体积每个 30m3,废浆池 50m3。 确保每天冲击冲孔的需要。 泥浆池及循环系统,主泥浆循环槽规格为 ,成孔过程中,泥浆循环系统应定期清理 ,确保文明施工。 泥浆池实行专人管理、负责。 对泥浆循环和沉淀池的渣土(砂性土),专门配备人员进行打捞,处理后的渣土经数次翻晒后作干土外运。 23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采用单面焊接,搭接长度大于等于 10d。 加强筋与主筋点焊要牢固,制作钢筋笼时在同一截面(以 35d的区域内)上搭焊接头根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根数的 50%。 在桩顶头各 2M范围内的主筋不得有接头。 、发现弯曲、变形钢筋要作调直处理,钢筋局部弯曲要校直。 制作钢筋笼时应用控制工具标定主筋间距,以便在孔口搭焊时保持钢筋笼垂直 度。 为防止提升导管时带动钢筋笼,严禁弯曲或变形的钢筋笼下入孔内。 、钢筋笼在运输吊放过程中严禁高起高落,以防止弯曲、扭曲变形。 、每节钢筋笼点焊 3组护壁环,每组 3只,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匀。 、钢筋笼吊放采用活吊筋,一端固定在钢筋笼上,另一端用钢管固定于孔口。 、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 下笼过程中如遇阻,不得强行下入,应查明原因处理后继续下笼。 、每节钢筋笼焊接完毕后应补足接头部位的盘筋,自检合格、报请监理验收后方可继续下笼。 、钢筋笼吊筋固定 以使钢筋笼定位,避免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塌落度 180220mm,浇筑采用导管法,导管下至距孔底 ,导管使用 250mm规格。 导管使用前需经过通球和压水试验,确保无漏水、渗水时方能使用,导管接头连接须加密封圈并上紧丝扣。 、导管隔水塞采用钢盖板,盖板直径为大于导管内径 2030mm。 剪球后不准再将导管下放孔底。 、初浇量要保证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 本工程混凝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