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造成焊渣、药皮或木屑、小木片、锯沫等物留存模内,污染钢筋和模板。 如若不慎造成污 染,应使用 吸尘 器将杂物吸出, 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或人工清理。 ( 6) 禁止在模板上乱钻孔洞,但为清理、排除模内杂物应在最低处的底模上或堵头模板底部或墩顶竹胶板处留设排污口,待排净后再封堵。 ( 7) 对齿板位置模板应加固牢靠,支撑不得松动、变形。 ( 8) 腹板下端坡脚模板:腹板与底板交界处的坡 脚处为施工的薄弱环节,在坡脚处经常出现砼不饱满,或者由于砼坍落度较大在浇注过程中砼从坡脚模板内翻出来。 鉴于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适当将坡脚处的模板延横向方向加长,浇注过程中用小锤敲打倒角处模板,使坡脚处砼密实。 、 端模 端模采用 木模 ,要求其刚度大,拆装方便,周转次数多。 加工及安装时注意端模位置角度要准确,保证与钢绞线垂直。 端头模板,支立前将张拉端锚垫板锚固在端模上,端模应垂直于底模。 1混凝土 施工 箱梁砼应按设计、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等的要求施工。 、原材料 ( 1) 箱梁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 料: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 试验 21 室 取样 进行常规项目的检验, 质量必须合格,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否则不得使用。 ( 2) 集料已经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了碱活性试验,在含碱环境的混凝土中,不得使用活性集料。 ( 3) 外加剂经检验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20)的规定。 ( 4) 所有材料均采用保持洁净的措施覆盖。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以质量比计,并经试配、调整选定。 试配时采用施工实际使用的材料。 检测 28 天强度能够满足设计标号所要求的试配强度。 ( 1) 混凝土的最大 水灰比、最大、最小水泥用量、砂率等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其凝结时间能够满足实际施工时的最大时间间隔要求。 ( 2) 配制的混凝土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塌落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在使用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将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 ( 1)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搅拌、供应,拌合机 全部 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进行配料,确保数量准确。 其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批复的调整后的施工配合比执行。 由试验室专人负责混凝土的拌合质量、掺入外加剂、运输、坍落度检测等工作。 ( 2) 料场及其进出场道路采 用道渣和不低于 10cm 厚的混凝土处理,并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22 ( 3) 拌制前,据天气情况随时检测骨料的含水量,并据此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的搅拌应确保其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不小于 分钟,但也不宜过长(以 — 2 分钟为宜),该搅拌时间为从搅拌加水算起。 以使搅拌出来的混凝土均匀、颜色一致、不离析、不泌水为宜。 ( 4) 拌出的混凝土应在搅拌和浇筑地点分别进行检测。 其塌落度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并制备足够的混凝土试件以备检验。 ( 5) 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过程中应不停地搅拌,混凝土从拌合到入模的最大时间间隔应小 于规范要求的最大时间。 、混凝土的浇筑 ( 1) 浇筑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浇筑。 夏季等气温较高时,宜选择在无雨、气温低、无光照或弱光的时间段浇筑。 春、秋季节气温较适宜,基本上可全天浇筑,但应注意风吹影响。 冬期气温较低,应选择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的时段浇筑,并注意保暖养生。 ( 2)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支架各支撑、连接部位、模板、钢绞线(规格、数量、尺寸、位置)、波纹管、钢筋预埋件及各部位尺寸(如顶底板宽度、护栏预埋筋宽度、内模厚度、顶底板厚度、顶腹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按图纸要求再次检查,仔细 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钢筋是否贴模板或保护层不满足要求(尤其是腹板腋窝、腹板外侧和翼缘板边缘等部位应逐根检查),波纹管是否仍有砂眼、孔洞等容易漏浆的地方,若有应进行封堵。 检查(由现场技术员、分部经理(日常检查),质检员、项目领导、监理、业主(抽检)等进行)与落实(由现场分部经理、技术员、施工队长、班组长、工人等落实)应多次、反复进行,直至把问题解决。 23 清理干净模板内油污、杂物,如绑扎铁丝、钉子、电焊条头、木块、纸屑、钢筋头、烟头等应先捡拾出来,集中运至指定场所。 翼板上先用吹风机(森林灭火器)往模外吹,底板上 用吸尘器清理,最后用高压水枪全部冲洗干净(最低部位的模板事先留有开口,冲洗后的杂物从此处排出,完全清理干净后封堵开口),使之不得有滞水、锯末、施工碎屑和其它附着物。 检查钢筋是否露筋,并加垫砼垫块。 最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布设好泵车,安排好人员和前后场待浇。 最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 3) 浇筑前现场有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精干且配置充足,领导高度重视。 施工机具、设备有保障。 水、电供应必须正常。 发电机、搅拌设备、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车等必须满足混凝土供应且有备用设备。 小型机具如振捣棒配备齐全,并有富余 的放在现场以备更换。 水泥、砂子、碎石、外加剂、水(水池容积、储水量大于一次浇筑使用量)等原材料的储量必须满足一次浇筑量的要求且有富余,质量满足要求。 技术人员应根据该孔箱梁混凝土设计数量扣除钢筋、波纹管、锚具等体积数量准确计算混凝土实际使用量,并在浇筑最后的约 15 方混凝土时予以 实时 控制补方数量,严禁造成混凝土的剩余、浪费。 ( 4) 人员组织,操作人员至少 50 人(其中振捣工 10 人、辅助工 10 人、布料机操作 2 人、布料 4 人、整平抹面 5 人、木工 4 人、钢筋 4 人、养生 2人、电工 1 人、零杂值班 8 人)。 ( 5) 箱梁采用“纵向 分段、水平分层、斜向推进法”一次浇筑完成。 浇筑方向宜选择由低处向高处进行,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采用 49m 24 布料半径的 2 台汽车泵 配合两台布料机 进行浇筑。 混凝土由运输车运至桥位处的泵车前,由泵车 (布料机)输送 至浇筑部位。 直线桥浇筑时应掌握对称、平衡,避免偏载。 ( 6) 为防止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悬臂底模和腹板外模造成污染,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泵管口在转移布料位置时应用帆布口袋及时兜住。 钢筋开口是解决污染模板和钢筋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必须打开腹板箍筋圈和横梁左右两侧的钢筋开口,以利混凝土下放、入模。 腹板钢 筋圈每 2m 打开一个下料口(横向距内模 20— 30cm 的腹板箍筋圈上,开口在浇筑完底、腹板以后及时派人绑扎、调整恢复到原位)、横梁左右两侧、两端各开 1 个开口。 泵管深入进开口的钢筋内部,下料时弯向内模方向,从而尽可能少的污染腹板外模(及时往腹板外侧模上喷雾以尽可能避免干灰出现,防止混凝土干硬后造成白斑)和堆积在箍筋圈上。 另浇筑底、腹板时对布料口两侧的顶翼板钢筋多铺竹胶板跟随布料泵管适时进行覆盖,或浇筑前全部覆盖好。 并派专人及时清理、擦洗干净撒落的混凝土,大大防止前期污染和干料现象。 ( 7) 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拌出的 混凝土应在搅拌和浇筑地点分别检测其塌落度(泵送 18cm)、扩展度、温度等指标,并对其和易性、流动性、离析和泌水情况进行检查、控制,不合格混凝土绝不入模。 制备足够的混凝土试件以备检验,前期制作应现场 5 组与箱梁同期、同条件养护,标养室 8 组,箱梁施工正常后可适当减少。 ( 8) 输送采用汽车泵 及布料机 泵送入模。 在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泵送一部分水、水泥砂浆,以润滑泵车管道,然后泵送混凝土。 最先泵出的混合物不得入模(泵车展开泵管时应远离箱梁模板,防止泵管内残留物污染模板), 25 且不得造成 现场污染。 直到排出质量一致、和易性好的 混凝土后方可将泵管口伸展至箱梁顶部浇筑部位的钢筋圈开口内入模。 ( 9) 浇筑应连续、快速、紧凑,浇筑底板、腹板时在保证腹板不翻浆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快浇筑速度,以有效防止施工分层线和冷缝的出现。 混凝土的泵送作业,应使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输出,且不产生气泡。 泵送时泵车动力充足,收料斗内混凝土应一直保持满槽,以保证泵料完全充满泵管。 泵送作业后,应将管内残留物及时排出,并将设备进行彻底清洗。 混凝土的塌落度应能满足泵送要求,否则应及时调整。 泵送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非停机不可,停机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30 分钟,炎热气候不得超过 10 分钟。 且停机期间应每隔一定时间泵动几次,以防止混凝土凝结堵塞管道。 ( 10) 浇筑程序:先从腹板下料和从内模顶部下料来浇筑腹板底部下倒角、底板下部和腹板根部,不翻砼后浇筑腹板中部、上部和底板顶部,最后浇筑顶板(先浇横向中间部位、后浇两侧翼缘板),顶板竖向分两层进行。 纵向先浇跨中,后向两端推进。 底板混凝土在停止翻砼前不得浇满槽,应略有欠缺,以备翻灰涌起;若不翻灰最后再补齐缺料。 箱室内部、尤其是腹板内倒角部位往往会因振捣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局部有气泡、麻面,因此内倒角处模板的振捣孔在浇筑之前就派人打开,防止浇筑开 始后无人安排、无人振捣现象的出现。 ①浇筑腹板下倒角、底板下部和腹板根部混凝土(此时坍落度控在 18cm左右,扩展度应相对较小,流动性应适度。 混凝土体积应初步计算,以检验浇筑量。 为防止倒角处翻砼严重,加设竖向铁丝网,阻挡混凝土从腹板翻、流动至底板上),混凝土先从腹板处下注到底模上,通过振捣腹板内混凝土使 26 其流动到底板一定范围内,然后再下注、振捣,直至腹板根部、底板和下倒角完全被充满且不再翻砼。 ②待底板及下倒角砼充分振实并不再翻浆至底板上时,开始浇筑腹板中部、上部等腹板剩余高度内的混凝土(坍落度可适当放大)。 此 时若底板混凝土不满,应再从内模的开口处下注混凝土直至底板完全充满且振捣密实。 浇筑腹板中、上部时,应一次性布料至腋窝顶部以上 10cm 处,相邻两层砼之间浇筑时间间隔尽可能地缩短,以解决和避免分层线的出现。 ③最后将内模中间顶部的下料口封盖后,浇筑顶板和翼缘板混凝土至施工标高。 浇筑顶板时先浇横向中间部位、后浇两侧翼缘板,顶板在竖向上分两层进行,以缩短顶板与腹板分层的时间间隔。 (11)泵车出料口固定专人指挥和挪动泵管使混凝土准确入模,每层入模厚度小于 30cm,做到薄厚、下料间隔均匀一致,准确判断和控制下料厚度。 两侧底板、腹板下料应对称、平衡,以防模架偏心受压引起倾斜。 (12)混凝土采用Φ 50mm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该层时,棒头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10cm,使上下两层密切结合,减少施工分层线。 下层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时严禁下注上层混凝土,指挥人员或跟班技术人员盯紧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且振捣及时、到位,不乱振。 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由于箱梁腹板高 3m,人员站在顶板钢筋上根本看不到底板和腹板底部混凝土,故应在振捣棒上标记长度以便识别和掌握插入深度。 同时由辅助人员用 辅助杆将振捣棒辅送到位。 不同部位、不同坍落度、不同气温情况应分别按照不同的时间和方法进 27 行振捣,以达到振捣结果的一致。 锚垫板、钢束锚固端、螺旋筋、钢筋网片和齿板端部等钢筋密集处,混凝土下注、振捣都很困难,要随下料随振捣,并使用Φ 30mm 棒振捣(若仍插棒困难,则应在绑扎钢筋时适当调整钢筋间距以便振捣)。 锚垫板、钢束锚固端下料时应集中多下料,不得分多次注满。 钢筋密集处,布料口混凝土堆积较高,应振捣混凝土来拉动使其流动、下落,不得振动钢筋使其流动和下落。 振捣棒严禁触动钢束、锚垫板、保护罩等部位,以防波纹管内进 浆。 (1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浇筑到顶板时,箱室内的底板混凝土已经收浆,应及时进行对底板混凝土顶面和内模板洒水、喷水养生。 混凝土顶面的施工,顶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用砼提浆整平机对砼顶面进行修整、抹平,平整度满足177。 5mm,高程满足177。 10mm,轴心偏位小于 10mm。 收浆前用木泥板至少揉搓、抹压 3 遍,气温高时尤应注意,收浆后再抹一遍,并采用悬架式高速整平机整平。 最后及时用修剪整齐的扫帚对砼顶面进行横向拉毛处理。 但不压光,以防开裂。 浇筑完成的箱梁混凝土顶面严禁被油、浮浆等污染,并防止人员在上行走出现脚印(或搭设竹胶板、木板行走)。 提浆整平后,覆盖湿土工布并再洒水养生(备有高压喷雾机对梁体进行喷雾养生,人工 24 小时值班)达 7 天,防止混凝 土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纹。 由于箱梁混凝土是现场一次浇筑成型,顶面面积较大,所以控制好箱梁顶面混凝土的标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故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应及时测量标高控制点(横向中点和两侧翼缘边缘点,纵向为每道横梁处)的标高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及时调整。 28 (14)砼浇筑施工应始终掌握以下几点 : ①要保持模板、支架的稳定安全,应始终掌握内外侧相对对称、平衡的浇筑原则。 曲线箱梁虽不能对称、平衡浇筑,但也应保持内外侧浇筑的基本、相对同步。 ②施工中要专人观测支架沉降、模板的变形移动或错位、波纹管移位或是否进浆,内 模是否上浮或隆起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混凝土的浇筑均应连续进行、不得随意中断。 快速浇筑是解决混凝土分层线和冷缝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故在解决腹板混凝土翻砼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加快浇筑速度。 、混凝土的 养生 ( 1) 腹板混凝土全面开始浇筑时,应及时检查箱室内部底板混凝土的收浆、凝结和硬化情况,收浆后及时喷雾、洒水养生。 并打开两端人孔通风和在两端人孔处用高速风机吹风降温。 ( 2)收浆前,若遇 下雨等不良气候时,应及时加盖支撑、覆盖防护, 但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表面。 待混凝土收浆后即可覆盖湿土工布、洒 水养生 7 高速 提浆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