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 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 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5 结一致的重要保证。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 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 密相联、相辅相成的。 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 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 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 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 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6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发展教育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没有整体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更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此应当将普及教育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要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为支撑,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翼齐飞,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大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和谐社会需要硬件,要壮大硬件,就要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要培养勇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人才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能够不断地攀升到较高的职位,实现自己理想的社 会。 同时,这种社会,又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赢、人与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即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型社会。 这种社会不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社会,而是一个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实实在在不断创造,然后又能够公平享受到社会财富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合法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一份利益,从而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这就需要基础教育发挥应有功能,把每一个社会成员培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成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要 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够不断学习 、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成员 , 需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 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由于受到现实的升学压力,尽管我们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大量存在,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矛盾的 [4]。 要 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为基础教育创造宽松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7 的教育环境,舒缓基础教育的升学压力。 另一方面,作为基础教育,又要主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培养学生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放到教育目标的首要位置,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教会学生怎样辨别知识,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浩瀚的 知识海洋中,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要教会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怎样应用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转化为管理能力或者转换为生产工艺和技术,创造出社会财富;要教会学生怎样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又能够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知识,以不断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之,基础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创新,使他们能够在和谐社会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持续强劲,举世瞩目,但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化问题不容忽视。 收入差距过大,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社会严重的不和谐。 极贫和极富阶层的同时存在,引起冲突 和社会心理严重失衡。 当前,富人的奢侈消费和穷人的生存困境同时并存,当周正毅在价值 亿的豪宅中被捕的那一天,安徽一个刘氏女孩的母亲因为下岗离异,拿不出 10 块钱交统一安装水表的费用,被断自来水,导致自杀。 当这两条消息同一天出现在众多媒体上时,它对社会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 但要解决社会分化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杀富济贫这个办法。 被动的救灾、救济,即所谓的“输血机制”,这种工作是必要的,但如将其置于不适当的位置,则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后果。 长期的被动扶贫的结果,难以形成贫困地区及个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同时还助长了 救济对象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有鉴于此,解决社会分化问题要着眼于努力使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吸收、自我发展的能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于改变社会弱者及其后代的贫困处境,其作用带有根本性。 基础教育本身要成为和谐社会的因子 目前,基础教育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由于对教育在整体上的投入不足,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不和谐;在对教育的投入中,高等教育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日子变得相对好过一点,而基础教育 则显得力不从心;在基础教育内部,有限的教育资源往往向城市倾斜,农村基础教育则困难重重 ; 在同级同类学校中,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8 由于有示范学校、重点学校、实验学校、一般学校等名目的区分,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往往向所谓的优质学校倾斜。 这样,教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就很不和谐。 其次,在市场经济和一些学者教育产业化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基础教育也开始有功利化追求,出现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 一是私立学校的不和谐行为。 私立学校的产生本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一件好事,但在私立学校的办学中却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办成“贵族”学校,成了有钱人孩子的天堂;要么就 是贫民学校,成为诸如打工者子女的临时“避难所”。 二是在公立基础学校也同样存在不和谐现象:公立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人为划定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使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上就不和谐;在学校内部,按成绩编班,按出钱多少编班甚至编排座位等等,人为形成“校中校、班中班”,使学校生活不和谐。 在学科方面 , 高考科目和非高考科目得到的是全然不同的待遇,全考科目(如语数外)和综合考试科目也有了差别,使学习过程不和谐。 与此相关联的是,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出现了差别,主科老师比“副科”老师更容易受到尊重,主课老师也 比“副科”老师有更多的“晋级、升职、家教”机会,从而导致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教师群体的不和谐。 有的老师往往在课堂上“留一手”,留一些“精华”在家教的时候开小灶,于是,又在学生中造成了能否请得起家教的差别,教师师德的差别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基础教育本身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必须破解基础教育不能和谐发展的瓶颈 首先,基础教育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够享受到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公共产品”,因此,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中,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