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系统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点结合起来,构成所谓叠装式 PLC。 叠装式 PLC 其 CPU、电源、 I/O 接口等也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但它们之间是靠电缆进行联接,并且各模块可以一层层地叠装。 这样,不但系统可以灵活配置,还可做得体积小巧。 2.按功能分类 根据 PLC 所具有的功能不同 ,可将 PLC 分为低档、中档、高档三类。 ( 1)低档 PLC 具有逻辑运算、定 时、计数、移位以及自诊断、监控等基本功能,还可有少量模拟量输入 ∕ 输出、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和比较、通信等功能。 主要用于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或少量模拟量控制的单机控制系统。 ( 2)中档 PLC 除具有低档 PLC 的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模拟量输入 ∕ 输出、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和比较、数制转换、远程 I/O、子程序、通信联网等功能。 有些还可增设中断控制、 PID 控制等功能,适用于复杂控制系统 . ( 3)高档 PLC 除具有中档机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带符号算术运算、矩阵运算、位逻辑运算、平方根运算及其它特殊功能函数的运算、制表及表格传送功能等。 高档 PLC 机具有更强的通信联网功能,可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或 构成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 3.按 I/O 点数分类 根据 PLC 的 I/O 点数的多少,可将 PLC 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 (1).小型 PLC—— I/O 点数 256 点;单 CPU、 8 位或 16 位处理器、 7 用户存储器容量 4K 字以下。 如: GEI 型 美国通用电气( GE)公司 TI100 美国德洲仪器公司 F、 F F2 日本三菱电气公司 C20 C40 日本立石公司(欧姆龙) S7200 德国西门子公司 EX20 EX40 日本东芝公司 SR20/21 中外合资无锡华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2). 中型 PLC——I/O 点数 256~ 2048 点;双 CPU,用户存储器容量 2~ 8K 如: S7300 德国西门子公司 SR400 中外合资无锡华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SU SU6 德国西门子公司 C500 日本立石公司 GEⅢ GE 公司 (3). 大型 PLC—— I/O 点数 2048 点;多 CPU, 16 位、 32 位处理器,用户存储器容量 8~ 16K 如: S7400 德国西门子公司 GEⅣ GE 公司 C2020 立石公司 K3 三菱公司等 可编程控制器国内外状况 世界上 PLC 产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一个流派是美国产品,一个流派是欧洲产品,一个流派是日本产品。 美国和 欧洲的 PLC 技术是在相互隔离情况下独立研究开发的,因此美国和欧洲的 PLC 产品有明显的差异性。 而日本的 PLC技术是由美国引进的,对美国的 PLC 产品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日本的主推产品定位在小型 PLC 上。 美国和欧洲以大中型 PLC 而闻名,而日本则以小型 PLC 著称。 我国 PLC 产品我国有许多厂家、科研院所从事 PLC 的研制与开发,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 PLC0088,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的 GK40,上海机床电器厂的 CKY40,上海起重电器厂的 CF40MR/ER,苏州电子计算机厂的YZPC001A, 原机电 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 MPC00l/ KB20/40,杭州机床电器厂的 DKK02,天津中环自动化仪表公司的 DJKS84/86/480,上海自立电子设备厂的 KKI 系列,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 ACMYS80、ACMYS256,无锡华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合资)的 SR SR20/21 等。 第 2 述 . PLC 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PLC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PLC 的内部控制结构与计算机、微机相似,但其接口电路不同 ,编程语言也 8 不一致。 因此 PLC 控制系统 与微机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不完全相同,需要根据 PLC本身的特点、性能进行系统的设计。 为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及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 PLC 控制系统的优势。 PLC 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 流程图功能说明 ( 1) 根据生产的工艺分析控制要求:如需要完成的动作(动作顺序、动作条件及必须的保护和联锁)、操作方式(手动、自动;连续、单周期及单步等)。 ( 2) 根据控制要求确定所需要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据此确定 PLC 的 I/O点数。 ( 3)选择 PLC。 ( 4)分配 PLC 的 I/O 接口, 设计 I/O 电气接口接图。 ( 5)进行 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台(柜)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在设计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时,必须在控制线路(接线程序)设计完成后,才能进行控制台(柜)设计和现场施工。 采用 PLC 控制,可以使整个工程的周期缩短。 PLC 程序设计的步骤 ( 1)绘制系统流程图 ( 2)设计梯形图 ( 3)根据梯形图编制程序清单 ( 4)用编程其将程序键入到 PLC 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并检验后键入的程序是否正确 ( 5)调试和修改程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 6)控制台现场施工完成后进行联合调试 9 PLC 系统设计流程图 图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 : ( 1)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a、 被控对象就是受控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联锁等。 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种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 2)确定 I/O 设备 10 根据被控对象对 PLC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用户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等。 ( 3)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 根据已确定的用户 I/O 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包括机型、容量的选择、 I/O 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 4)分配 I/O 点 分配 PLC 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 /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 /输出端子的接线图。 接着 就 可以进行 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 5)设计 应用系统梯形图程序 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 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 ( 6)将程序输入 PLC 当使用简易编程器将程序输入 PLC 时,需要先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助记符,以便输入。 当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辅助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编程时,可通过上下位机的连接电缆将程序下载到 PLC 中去。 ( 7)进行软件测试 程序输入 PLC 后,应先进行测试工作。 因为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难免 会有疏漏的地方。 因此在将 PLC 连接到现场设备上去之前,必需进行软件测试,以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同时也为整体调试打好基础,缩短整体调试的周期。 ( 8) 分配输入 /输出点 一般输入点和输入信号、输出点和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 分配好后,按系统配置的通道与接点号,分配给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即进行编号。 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两个信号用一个输入点的,那样就应在接入输入点前,按逻辑关系接好线(如两个触点先串联或并联),然后再接到输入点。 ( 9) 确定 I/O 通道范围 不同型号的 PLC ,其输 入 /输出通道的范围是 不一样的,应根据所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