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立方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18 花样 1 按下键 2显示花样 2 如图 19所示 16 图 19 花样 2 按下键 3显示花样 3 如图 20所示 图 20 花样 3 按下键 4显示花样 4 如图 21所示 图 21 花样 4 17 结果分析 光立方显示模块电路焊接时没怎么对齐,而且在弯 LED 灯引脚时存在一些差距。 导致整体看上去不太整齐。 分别按下各功能按键能实现相应的显示花样,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 不足之处在于花样比较单一,有点简单。 还有灯的亮度太强,导致拍摄的图片不清楚。 设计结论 在焊接过程引脚一定要弯的整齐,焊接需做好焊接模板这样焊接出来的光立方硬件才更加完美。 光立方显示的花样由程序控制,要想显示更为复杂的花样,程序也对应更为困难。 还有 LED 灯的选择不应该用高亮的,应选取雾灯,这样LED灯的亮度就不会很刺眼,视觉效果会更好。 设计体会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努力,光立方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 在光立方显示花样的那刻,心里既兴奋又激动。 感觉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还是有回报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制作光立方课程设计的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查找资料和老师、同学们的 帮助都一一克服了。 在焊接硬件时 LED 灯不好固定,很难焊接。 然后用插针制作了一个固定 LED 灯模板,焊接速度马上提升上去,而且焊接出来的实物更加美观。 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同样遇到很多困难,在按键扫描程序这块顿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是参照老师的键扫描程序才弄出来的。 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及战胜困得决心。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用心,并且付出努力,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从而达成你想要的。 18 结束语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努力光立方课程设计现在总算顺利完成,硬件和软件 的运行都没什么问题,能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 光立方设计利用硬件的立体性,利用软件的变化多样性,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非常绚丽的画面效果,光立方设计功能强大,可以通过改变程序产生很多意料不到的画面效果。 课程设计的圆满结束。 最终看到了绚丽多姿,变化多端的 LED 光立方的图案。 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独立思考及其动手能力。 学会了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途中,遇到的很多困难都一一解决了。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感受到了单片机学科的魅力,坚定了学好单片机的决心。 19 参考文献 [1] 李广第 .朱月秀 .冷祖祁 .单片机基础 [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社 ,~ 37 [2] 李全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C51 编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56~77 [3]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5 [4] 邱光源 .电路 (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3 [5] 郭天祥 .51 单片机 C 语言教程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10 [6] 李元生 .LED 光 柱专用驱动器 [M].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 ,~30 [7] 荣贵 .电子制作 [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8 [8] 马忠梅 .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M].第 4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 ~10 [9] 李光飞 .单片机 C程序设计指导 [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0 [10]李光飞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 [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92 [11]张洪润,兰清华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 106 [12]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M].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78~ 81 20 致 谢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光立方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 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感谢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感谢我的学校湖南工学院,给了我学习的环境,让我有机会接触单片机这门课程。 其次,感谢贾雅琼老师对我的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 贾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导深深的影响了我。 本次课程设计的成功跟贾老师是密不可分的。 在此,我对贾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后是 此次课程设计中帮助过我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一直默默的给予我帮助和支持。 21 附 录 附录 A 原理图 1 12 23 34 4DDCCBBAATitleNumberRevisionSizeA4Date:2015/7/11Sheet ofFile:D:\AD\Examples\光立方.SchDocDrawn By:12J15VG1KR11S5KG6D2LEDGNDVCC电源V+P21P2 EX2P3P4P5POSI6PISO7PCK8RST/VPD9PXD10PXD11PT012PT113P014P115PR16PD17XTAL218XTAL119GND20P21P22P23P24P25P26P27P28PSEN29ALE30EA/Vpp31P32P33P34P35P36P37P38P39VCC40U1AT89S521 2 3 4 5 6 7 8J3ISP81 2 3 4 5 6 7 8J4ISP81 2 3 4 5 6 7 8J7ISP81 2 3 4 5 6 7 8J8ISP8VCCP00P01P02P03P04P05P06P07VCCALEPSENP20P21P22P23P24P25P26P27单片机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30P31P32P33P34P35P36P37排阵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ETP30P31P32P33P34P35P36P37XT2XT1GND12 117421105396839。 39。 39。 39。 d1d1d1d1abcdefgdpLED2SMG4OE1D02D13D24D35D46D57D68D79GND10LE11Q712Q613Q514Q415Q316Q217Q118Q019VCC20U274HC573470R1470R2470R3470R4470R5470R6470R7470R8P00P01P02P03P04P05P06P07VCCVCCGNDGND P24P25P26P271KR9200R10S6C5122μFC1GNDVCCC511 2 3 4 5 6 7 8 9J1110K1 2 3 4 5 6 7 8 9J1210K1 2 3 4 5 6 7 8 9J1310K1 2 3 4 5 6 7 8 9J1410KP00P01P03P04P05P06P07VCCVCCVCCVCC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30P31P32P33P34P35P36P37上拉排阻P02112233445566778899101011XZKP15P16P17RET。光立方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动态响应的测量,从而可以监视动态载荷引起的结构退化和损伤,了解桥梁的交通状况的长期变化。 1998 年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小组在 Waterbury 的一座 67 米的钢构架大桥上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测量数据传输到中心计算机分析并可从互联网获取分析结果。 2020 年 Kunzler Marley 等人为美国波特兰市 I84 高速公路研制了 光纤光栅交通监测系统, 2020
进入各变电站架空光缆,应加强对电力故障情况下地电位升高的防护,防护距离 110kV 站应不小于 200m, 220kV 站应不小于 300m。 其保护的距离确定是该点到变电站地电网的距离。 变电站的墙体、电力电缆沟均属于地电网范围。 保护距离应从墙体和电缆沟向外侧线路计算。 保护方法:墙体钢吊线固定处、角杆终结处,需用隔电子把钢吊线与墙体和电杆隔开。 另外在距离变电站 400m 左右处加一组地线
纤的设计思路是在 1550窗叛工作波长区具有合适的较低色散,可以丌需要色散的补偿来支持长距离的传输 [4]。 5 6 第二章 光纤通信中的线路编码 光纤通信系统中,从输出端输出来的都是双极性码。 然而光源是丌可以发射出负的光脉冲的,所以码型的变换在这种情冴下是非常重要的。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无光脉冲”表示“ 0”码,“有光脉冲”表示“ 1”码,它采用的都是二电平码,这种码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ATL2 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电压来验证是否起振。 图 外部时钟电路 ( 2)复位电路即用来初始化单片机的,通常有两种方法:手动复位与上电复位,只要让 RST 引脚上有一个能维持 2 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即可复位。 XTAL2. XTAL1 C1 C2 晶振 GND 外部时钟 XTAL2 XTAL1 VCC 14 14 ( 3)输入输出口: STC12C5A60S2 的 P0 到 P3
光脉冲进入光敏三极管 DU。 并在接收电路中将光脉冲解调为电脉冲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和同步选通整形,然后用数字积分或 RC 积分方式排除干扰,最后经延时(或不延时)触发驱动器输出光电开关控制信号。 光电开关 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回差特性,因而即使被检测物在小范围内晃动也不会影响驱动器的输出状态,从而可使其保持在稳定工作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 ~ 11 ~ 区。 同时
........................... 11 第 2章 光电传感器 ...................................................................................................... 12 光电传感器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