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问题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重组的收益和企业盈利的损失,都包括在盈余管理的现行规定中。 孙喜平 ( 2020) 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 32 号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认为按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标准反映了一定的时间的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扩展。 然而,各种表现 的公允价值,以及确定何时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的主体是会计业务的公允价值很难做到的。 而且 1998 年准则对债务问题的这一问题的折扣按照其公允价值的定义来说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王跃堂 ( 2020) 的研究中对自愿执行与未自愿执行三大减值政策的两类公司进行分组,并将其各自的特征进行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希望得到这两类公司的特征值是否存在偏差。 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因素进行检测,证明了上市公司的上市年限越久,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就越差,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 能性 就越大。 岳彦芳 ( 2020) 指出 :在 企业执行 1998 年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由于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上存在某些缺陷,导致了某些上市公司可以利用此法律上的便利,虚增利润,给国家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工作方面造成了障碍。 颜敏、王平心 ( 2020) 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发生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利用 1999 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了盈余管理。 特征变量差异检验结果证明,与控制样本公司相比,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大多具有经营业绩差、上市年限长、资产负债率高的特征,其一次性利得均高于控制样本公司。 这些公司大多数于当年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以避免被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 相关性检验证明 :债务重组与净利润的相关性低于营业利润与净利润的相关性,说明债务重组损益对于提升利润的影响是有限的。 ( 2) 2020 准则的相关理论 研究 2020 年,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回避了公允价值的使用, 将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增加净资本。 这个规定在某种程度 上防止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这种一刀切的规定不符合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难以协调。 这一时期的研究如下: 程海燕 ( 2020) 通过研究发现 :一些被退市的上市公司例如 PT 渝汰 白在修订版的会计准则下无法利用债 务重组扭亏为盈时,采用新的对策即利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由于公司法的规定较为含糊 :其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在此之前, 1996 年 PT 北旅为了使公司扭亏为盈摆脱两年连续亏损的命运,用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去弥补亏损。 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利用这种含糊不够明确的规定来躲避新债务重组准则。 张翠波 ( 2020) 以美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 :2020 年的修订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4 页 版准则对管理层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有效地遏制,这归因于准则中将债务重组收益由原来的确认为“当期 损益”调整为“资本公积”。 朱宝宪、唐淑晖 ( 2020) 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财务困难状况的分析,针对其债务成因与特点,结合国外在债务重组方面的成功经验,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财务困难提出三种因地制宜的适合国内债务重组方式的建议。 黄震 ( 2020) 认为,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被确认为资本公积,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但是风险依然存在,因为我国会计制度对资本公积补亏缺少明确限制。 冼国明、刘晓鹏 ( 2020) 的研究中,以企业债务重组各方之间的关系与信息结构角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企业与债权人 之在完全信息下的债务重组博弈,得出信息不对称是债务重组产生无效率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弈过程,指出“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与国家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是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最大障碍。 李秉祥 ( 2020) 指出我国 ST 公司现有债务重组方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报表重组多、关联交易多、实质性重组少、盈余管理多等缺陷与不足。 指 出了 ST 公司可以 实行包括公司的产业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治理结构调整和债务重组在内的全面重组,只有面向市场实施战略重组,才能使 ST公司的债务重组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 3) 关 于 2020 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研究 许文静 ( 2020) 在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变革的基础上,以沪市 52 家 ST 公司 2020 年 ( 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第一年 ) 年报资料为依据,对新债务准则的实施效果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认为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确实存在,需要加强对其监管和惩罚的力度并由政府统一规范年报中有关债务重组经济事项的披露。 吴宝兰 ( 2020) 认为新准则的实施不仅使投资者知悉质量更高的会计信息和上市公司更真实的经营状况更使上市公司本身的债务重组行为受到良好的规范,但在新的准则中仍然 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公允价值及现值的可操作性问题,谨慎原则的应用问题,债务重组的所得税问题等。 李心福 ( 2020) 认为债务重组可以产生财务效应,即通过债务重组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加利润摆脱困境的目的。 他在分析了中国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的相关数据之后,得出结论 :债务重组能够显著改善企业业绩,要加强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等相关建议。 张亚丽 ( 2020) 指出,《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及其指南对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界定不明确,只是表明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而对资金周转困难和经营陷入困难都无明确界定,具 体指标是多少也没有给出,这都是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缺陷和对上市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夏裕、 彭 压等 ( 2020) 以上市 ST 公司为例,证明了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所带来的“虚假繁荣”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扭亏为盈具有重要影响。 在对新旧会计准则的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5 页 基础上,分析债权债务人损益的变化,以及债务重组对企业盈余管理和利润调节的影响。 王亚男 ( 2020) 通过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差异比较,认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计量模式、损益确认等方式和旧准则有很大变化,分析了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纳税行为及利润产生的影响,提出完善会计准则 和企业改革方面的措施。 黄媛媛 ( 2020) 指出盈余管理是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因企业管理者为获取私人利益,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 研究中通过分析新准则的具体规定,讨论了新准则在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空间管理的作用。 2020 年我国对债务重组准则再次进行修订。 准则重新使用公允价值,再次将重组收益计入了当期收益,与 1998 年相同。 其目的就是力图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导重组交易行为, 规范上市环境且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准则。 国内外 研究现状评析 总体看来,国外学者在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对债务准则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 基本的理论体系。 相对于西方,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债务准则 的研究都起步较晚, 但依据国外的研究结果,我国的会计准则日趋完善,对债务准则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2020 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体现了国际趋同的时代潮流,但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最值得关注,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文章将债务重组准则的研究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相结合, 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 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本文 以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时间为线索,分别从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背景、 2020 年准则变化的动因、 2020 年准则变化的意义三方面来讲述我国债务准则制定的历程,并从五个方面(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计量属性比较、债务重组损益、信息披露比较)对 2020 与 1998 年、 2020 年与 2020 年的准则进行了比较,发现新准则除了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进步。 通过前面的对比,文中核心分析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该部分并非简单的说明,而是三次准则修 订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概况。 接下来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承接 之前对比的几个方面即债务重组方式、重组损益会计处理、盈余管理、对 ST 公司的影响、财务状况的影响来举例说明或宏观分析。 谈到 盈余管理,本文采取了实证举例的方式。 对靖远煤电债重组前后季度的财务指标分析得出重组可以起到一时的虚增利润的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财务状况。 通过以上分析,肯定新准则的作用,但不否认存在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引入有高估资产的可能 ,财务困难的界定不明确等问题,从而提出新债务重组准则下加 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应对措施即进一步减少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不确定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6 页 性,加强会计人才培训和教育 , 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等建议。 研究方法 ( 1) 比较分析 ,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债务准则 2020年与 1998年, 2020年与 2020年从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计量属性、债务重组损益、债务重组信息披露这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差异。 ( 2) 规范研究和实证举例的方式,研究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包括债务重组的方式、重组损益会计处理、盈余管理、财务状况、 ST 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 研究内容和框架 研究内容 本文分了六 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讲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国内外研究综述。 其次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进行了描述。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首先是国外准则的历程,接着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从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背景, 2020 年准则变化的动因。 2020 年准则变化的意义三方面来讲述我国债务准则制定的历程。 第三部分为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 这一部分基本从五个方面来比较: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计量属性比较、债务重组损益、信息披 露比较。 该部分从以上五个方面对 2020 年与 1998 年、 2020 年与 2020 年分别进行了比较。 第四部分为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该部分为文章的重点部分。 为了方便比较,首先把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说明。 该部分并非简单的说明,而是三次准则修订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概况。 接下来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从之前对比的几个方面即债务重组方式、重组损益会计处理、盈余管理、对 ST 公司的影响、财务状况的影响来举例说明或宏观分析。 第五部分为新债务准则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第六部分为结论。 研究框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7 页 图 11论文框架图 新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不足 及 措施 缺陷 应对措施 我国历次债务重组准则变化的比较 2020 债务重组准则与1998 准则的比较 2020 债务重组准则与2020 准则的比较 国内外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国外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导论 背景和意义 文献综述 思路和方法 内容和框架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债务重组的发展历程 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影响 . 重 组 损益会计处理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对扭亏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对 ST 公司的影响 结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8 页 2 国内外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程 国外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历 程 美国是世界上 最早制定债务重组准则的国家。 大致经历了五个年份 的转变 : 1972 年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 FASB)发布第 26 号意见书( APB26)《债务的提前清偿》成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最早的一项规则。 在 1976 年 1 月任命了一个工作小组,准备讨论备忘录,并于该年 5 月 11 日发布了讨论备忘录《债务重组时债权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 1977 年 6 月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 15 号《债权债务人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要求在 1977 年 12月 31日起实施。 1993 年 5月,发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4 号《债权人贷款减值的会计 处理》。 1994 年 10月发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 118 号《债权人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 —— 收入确认和披露》,该准则取消了 SFAS114 关于债权人应如何报告减值贷款收益的条款,并修订了关于披露的规定。 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并没有专门规定债务重组的准则,只是将类似债务债权 ( 如应付账款、银行借款及应收账款 ) 的处理列入第 39 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 IAS39) 准则。 2020 年 11 月 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 IASB) 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号 —金融工具》 ( IFRS9) ,截至 2020 年末, IFRS9全面取代 IAS39,并将于 2020 年强制实施,。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纤维织输送带纵撕裂及接头监测系统;防爆电子输送带秤自动计量系统。 这些新型保护系统我国基本处于空白。 而我国现有的打滑、堆煤、溜煤眼满仓保护,防跑偏、超温洒水,烟雾报警装置的可靠性、灵敏性、寿命都较低。 煤矿输送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1) 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 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 8) 陕国土资耕发 [ 2020] 25 号《关于 做好 沟 道土地整治 工作 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 9)榆政国土资发 [ 2020] 26 号 《关于尽快上报沟道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关通知》 土地整治 标准和规范 1)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20)》 2)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250 个餐饮座位以下 男士 —— 3 个小便器, 2 个坐便器,三个洗手盆 女士 —— 2 个坐便器, 2 个洗手盆 残疾人士 —— 1 个男女通用的设施 350 个餐饮座位 男士 —— 3 个小便器, 2 个坐便器, 3 个洗手盆 女士 —— 3 个坐便器, 3 个洗手盆 残疾人士 —— 1 个男女通用的设施 注意 —— 男女通用残疾人士使用的厕所是额外增加的 通常
D 转换送入控制计算机。 再经过数据采集卡的 D/ A 转换以及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加载于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旋臂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摆杆保持倒立平衡姿态。 倒立摆的控制目标:在倒立摆系统中 , 摆杆的位置有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两种平衡状态。 二者的区别是竖直向下的状态 (图 11 中 B 点 )是稳定的平衡点 , 而竖 直向上的状态 (图 11 中 A 点 )是不稳定的平衡点。
间件: ( 1)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windows 平台的 ODBC 和 JAVA 平台的 JDBC) ( 2)远程过程调用 ( 3)面向消息中间件 ( 4)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 5)事务中间件 、数据仓库 与操作性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特点是: ( 1)面向主题 ( 2)集成 ( 3)相对稳定 ( 4)反应历史变化 、 Web Services 技术 Web 服务的典型技术包括: (
为其节省人 工 成本费用, 那么 , 开发 系统的意义就没有了。 大量 的 人力 、财力、物 力投入 是开发任何一个大型信息管理平台 基础。 因此 ,前期的系统经济效益 统计 和分析是极为重要的。 综 于 这两 个 角度考虑 分析总结 , 系统 在 经济这一核心 问题上的考虑 是 可行 的。 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调查法,到金荣 楼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实地考察,请教 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