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比。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 1,意味着价格每上升或下降 l%,该商品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变动幅度大于 1%,这种需求称之为富有弹性的需求。 如果弹性小于 1,说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是相对无弹性的:比率刚好等于 1 的需求叫做单位弹性需求,意味着需 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正好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此类研究相对而言较少,有罗忠州,郑仁福( 2020)协整模型说明 1971 年— 1995 年之间日本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外币价格)与日本实际出口额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短期内这种关系则不明显。 讨论进口与出口价格弹性之和(马歇尔— 勒纳条件)的研究较多,例如 Artus amp。 Knight(1984)的研究证明,尽管在短期内受到 J 曲线效应的制约,但各主要国家在长期内的进出口价格弹性基本都超过了 1;厉以宁( 1991)发现 19701983 年中国进出口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严重不足;戴祖祥( 1997)通过对中国 19811995 年的数据 考察,发现考察期内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为 ,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我国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关系实证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分歧.主要集中在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是否不足、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是否显著等问题上。 认为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 1 的学者有:厉以宁等 (1991)、陈华 (1998)、张明 (2020)、谢建国和陈漓高 [2] (2020) 、强永昌 [3] (2020) 等,范金、王艳、袁小慧根据社会核算矩阵技术计算得到我国的长期出口弹性为 0. 8597,绝对值小于 1。 根据弹性数值的特性,人 民币升值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出口商品数量减少的幅度,从而使出口总额增加;认为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 l 的学者有:陈彪如 (1992)、戴祖祥 (1997)、谢智勇等 (1999)、朱真丽和宁妮 (2020) [4]、范金等 [5] (2020)、任缙 [6] (2020)等。 上述研究结果出现种种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研究选择样本区间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模型设定不同、变量选取不同、数据来源与处理不同、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所差异等。 (3) 直接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额的影响方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此类研究,即直接研究汇率变动 对出口额的影响方面,各学者研究结果各部相同。 如 Chou amp。 Chao(2020)利用亚洲国家 1968—— 1998 年的年度数据发现货币贬值对这些国家净出口仅有微弱的促进作用;王春平等( 2020)利用 1981202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说明,考察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作用显著,人民币有效汇率每升值 1 个百分点,制成品出口减少 个百多点;宿玉海、黄鑫( 2020)使用 19992020 年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方程说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反而导致中国向欧盟出口额的增加( 2020)利用20202020 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经过 PPI 调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江西货物出口作用并不明显;王春平、刘传哲( 2020)考察了 19782020 年山东省的相关数据,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山东出口贸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山东出口反而增长 个百分点; Tilak amp。 Tan( 1998)对新加坡货物贸易的研究表明,由于本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和国内生产力的进步,升值并没有造成新加坡贸易收支的减少;裴平( 1997)、魏巍贤( 1997)、刘若鸿( 2020)等的研究表明 汇率贬值对我国出口的正面影响较为明显,此外一些学者并不从汇率水平本身,而是从汇率变动的波动幅度角度来考察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例如任兆璋、宁忠忠( 2020)、欧元明、王少平 [7]( 2020)的研究则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及出口影响不显著;任永菊通过对进口和出口关系的检验,指出我国近 82%的进口经过加工后复出口,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也有利于复出口,而且大部分原材料进口价格的下降可以抵消因出口贸易减少带来的部分损失;韩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进行了分析,指出虽 然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减弱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下降,但冲击函数的效用图却表明人民币升值并没有使出口减少,反而受商品结构的及时调整形成正向的冲击,等等。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基于出口方面来研究,主要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我国现行的汇率政策及收支状况;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的一些经济现状;第三部分讲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了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1我国汇率政策与贸易收支状况 7 1 我国汇率政策及贸易收支状况 我国汇率政策的变动及发展 汇率政策的历史变动 从历史上人民币变动的趋势来看,存在两个拐点。 1994 年和 2020 年的汇率改革制度的实施。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固定汇率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8— 1994 年,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1994 年 1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元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界性流通货 币,因此人民币单一地钉住美元。 汇改的实施使人民币大幅贬值。 直到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一直很稳定。 危机爆发后,亚洲多数国家的货币出现贬值,为了不使亚洲经济遭受重创和避免周边国家的货币出现竞争性贬值的现象,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从而使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4— 2020 年,中国经历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其中 1998 年到 2020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 8. 27,虽然贸易额依然是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每年增长比 率还是不同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启动并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轨道,升值压力逐渐显现,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 这些压力主要包括:外国政府要求人民升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外汇储备、外汇市场上的市场升值压力等等。 2020 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 2020 年 7 月 25 日,我国正式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及机制改革,此次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改革汇率生成机制。 自 2020 年7 月 21 日起,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是适当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即对人民币币值作小幅的升值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2. 1%。 三是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 0. 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 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 1%~ 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自 2020 年 7 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实现小幅度升值。 自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 1: 8的心理关口后, 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波动幅度加大。 到 2020 年,美国出现了次代危机,受其影响首先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危机席卷全球,无一国家幸免于难。 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主要国家的货币出现大幅度地贬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值,迫使人民币被动地升值。 如 2020 年 12 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月均为 6. 8424 元,比上年同期升值 0. 53 元,同比升值 7. 13%。 现今,国内的研究人员认为人民币还存在升值的空间。 此外,国外许多学者认为目前人民币仍然是低估的,中国应继续坚持人民币升值。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汇率政策 “ 我国目前实行 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单一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8]。 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有以下三个特点: 1)人民币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货币市场供求为导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改变了盯住单一美元的政策,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国际货币市场供求关系来上下浮动。 这所谓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选取若干主要货种,赋予相应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货币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币种来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来对 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以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篮子中的币种构成,要统筹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 (FDI)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 把一篮子货币作为参考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率相对稳定。 在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为汇率市场化奠定基础。 2)汇率中间价的确定和汇率口浮动区间的确定。 这一过程如下,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 )在每个工作日闭市之后公布当日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币 种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这一收盘价将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央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问价上下百分之零点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百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3)起始汇率的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如下:如在2020 年 1 月 13 日 19 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 $A6. 6128 调整为 6. 5997,大约升值百分之万方数据一点三,以此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 户的挂牌汇价。 此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能力的适应性。 我国对外贸易状况 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到“十一五”末,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至世界第二位。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货物的进出口有所冲击,中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然持续扩大。 截至 2020 年.中国实现货物进出 121 总额高达 29728. 3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 2020 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占1我国汇率政策与贸易收支状况 9 世界的比重从 2020 年 的 6. 74%增争 8. 82%。 其中,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三位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国际市场份额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7. 31%增至 2020 年的9. 64%;货物进口额由全球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从 2020年的 6. 13%增至. 2020 年的 7. 94%。 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总额增至世界第四位,虽然在 2020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贸易增速有所下降,但服务贸易总额仍高达 2868. 3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加 83%。 跃居世界的第四位。 外商直 接投资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大 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 (FDI)分别跃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五位。 截至2020 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至 1057 亿美元。 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从 2020年的第四位提高到第二位,占国际市场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7. 32%增至 9. 43%,显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国之一。 2020 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 590. 4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加 3. 84 倍,在全球的位次从2020 年的第十八位大幅上升到 2020 年的第五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1. 43%提 高到 2020 年的 5. 1l%。 我国出口地狱过于集中,出口企业材料和成本不断上升 1)我国出口贸易地域集中,不能很好地分散汇率风险。 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一个企业或国家出口贸易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依赖程度。 目前,我国对外出口地区单一,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增大了对少数国家市场的依赖性。 比如,出口美国的贸易会因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直接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相对下降,如果出口国别地域比较单一,势必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 2)我国出口企业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从生产要素国际分工上来看,作为发展中 国家,我国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们的优势,多数企业在资本、技术、知识要素供给方面不具有优势,而且由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 人民币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应提高,势必会挤压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出口的利润空间萎缩,直接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压力。 同 时,近些年中国的发展还直接导致劳动者工资上升、城市地价上升,相应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发展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资源价格上升,资源价格上升是导致出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