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25,砼柱 C30。 钢筋级别 I级(fy=210N/mm2),Ⅱ级 (fy=310N/mm2),填充墙及内间隔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桨 MU5。 宿舍楼采用砖混结构,结构材料为钢筋 C25砼。 钢筋级别 I级(fy=210N/mm2),Ⅱ级 (fy=310N/mm2),墙体材料采用机制砖 MU10。 (四) 装修方案 建筑装修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明显标识;内部装饰面应符合卫生、环保、亲切、温馨的要求。 外墙装饰面选材应符合安全、节能、防渗漏的要求;供服务人群通行的地面应使 用便于清洁、防滑、低噪声、符合卫生学要求和消防要求的柔性材料,避免使用大理石、花岗石等硬质材料。 墙面、顶棚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 建筑走廊、楼梯均留有足够的宽度,以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并应做防尘、易清洁的地面。 建筑装饰设计的标准可因使用人员的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屋面、内外墙饰面、门窗、地平、天棚、侧卫的具体做法和材质要求,应在“初步设计”中明确,以便掌握。 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三 、 公用工程 (一)给、排水 执行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97修订本)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6)( 97修订本) 给水 项目给水水源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日供水量按 100升 /人,总用水量为 333 立方米 /天,基地 内供水干管直径为 100mm,支管直径为 80mm,生活给水管道采用给水聚丙烯( PPR)管,单体工程的供水方式为上行下给制。 排水 ( 1)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建立独立的污水和雨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 2)排水量 污水排水量按城市综合用水量的 80%计,为 200 m3/d。 雨水 量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榕江公式: 2223( 1+) q= (L/) (t+) 设计重现期 P采用 2年 ,平均径流系数采用 ,设计降雨历时 10分钟。 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 3)排水系统布置 根据城市用地分区布局与地形条件,排水系统采用分散布置,污水管渠和雨水管渠沿道路布置,污水排水主干管,将污水输送至市政污水干管。 ( 4)排水管网 布置污水和雨水两套管渠系统,雨水尽量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根据分散、直接的原则,排至附近河道。 采用 DN500混泥土排污管道,接入新城区的市政污水管,每 50米设检查井一口。 污水经收集后,进入排污管。 (二) 供配电 设计依据 (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 2020; ( 2)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 2020; ( 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20; ( 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2— 95; ( 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 6) 《建筑设计防雷设计规范》 GB20207— 94, 2020版。 设计范围 ( 1) 低压供配电系统和线路设计; ( 2) 室内照明设计; ( 3) 建筑物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 ( 4) 网络、电视、电话线路设计,满足使用人员的需要。 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强电设计 ( 1) 电源 由基地外引来一路 10KV电源。 采用 10KV交联聚乙烯铠电缆直埋引到培训基地中心变电所。 电压登记 380V/220V。 ( 2) 负荷设计 用电负荷按 50W/平方计,总用电符合为 95KW。 (3) 照明设计 各房间照明采用 300L*,灯具采用三基色 T T5直管荧光灯。 走廊、楼梯间采用高效节能灯,照度采用 80L*。 ( 4) 导线及安装方式 室外引入线采用 B*F导线架空进户,主干线用 BV型导线穿阻燃电线管暗敷,室内灯具采用 BV线( 2 )导线穿阻燃电线管暗敷,插座用 BV线( 3 )穿阻燃电线管暗敷。 弱电设计 ( 1)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系统规模按用户终端数量实际使用量设计,光纤电缆直接由现有电视网络接入。 线型采用特性阻抗为 75欧的同轴电缆。 室内布置采用穿管暗敷方式。 架空电缆引入时,在入户出加装避雷器,并将电缆金属外层及自承钢索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网络上。 同轴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入户端应将电缆进入外层与接地网连接。 ( 2)计算机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室及仿真实训 教室、互联网接入。 内网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设置相应的服务器,外网直接接入公共通信网络。 ( 3)通信网络系统 在建筑内设置用户终端,通过数字程控电话交换设备与各公用通信网互通,实现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需求。 当内部网络数据有高度安全性要求时,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隔离内、外部网络。 四 、防雷及接地设计 建筑按三类防雷设计。 屋面用φ 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网,用柱内两根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间距在 25m以内,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 配电箱等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作保护接地。 在电源进线处作总等电位连接。 屋面的金属物、金属旗杆等 与屋面避雷带连接,非金属构件作避雷针与屋面避雷带连接。 五 、消防方案 建筑高度均在 24米以下,属多层建筑,消防规范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多层建筑外围道路宽度均大于 ,消防车道均能环通,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物内疏散楼梯间的间距小于 70m;袋型走廊小于 22m。 各单体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均严格控制在消防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防火规范及防火 ( 1)项目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 2)建筑物前消防车道净宽不小于 7米。 ( 3)各层建筑设施内消防系统。 ( 4)防火区域均设乙级防火门。 ( 5)走道的宽度外门净宽根据使用功能按相关规范确定。 消防措施 ( 1)建筑物各楼梯间设置手提式灭火器。 ( 2)消防水量:室内消防喷淋系统为 25L/S,室外为 15L/S。 ( 3)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采用区内供水管网:一路 DN150进水在区域内以管径 DN150呈环状官网布置,环网上按间距不大于 120m布置地上消火栓,消火栓系统按火灾延续时间 2小时设计。 ( 4)项目建筑应布置组合式消防柜,内配单出口消火栓、消防卷盘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箱间距保证同层任何部位 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头按 10m设计。 ( 5)灭火器的配置 按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将火灾种类归于 A类火灾,及固体物质灭火。 根据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将火灾危险等级归类于中危险级,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设置。 灭火器设置在走道或楼梯间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不影响灭火器的摆放稳固,其铭牌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灭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大于 ,底部离地面不小于。 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灭火器箱不上锁。 六 、环保及卫生防疫 项目区 自 然环境好,空气清新。 附近 没有产生对空气、水源造成污染的单位。 生活用水和雨水采用分流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沿主要道路敷设的污水干管,依靠重力排放,集中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雨水通过雨水干管顺地势布置,集中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项目区内设 垃圾收集站,每天由环卫工人定时清运。 七 、绿化 绿化区域由外围绿化、中心绿化、内部区域绿化三个层面构成,绿地率达到 %,以生态绿化带为主的外围及周边绿化对城市的干扰因素渗透过滤,保证 中心 内部环境的相对独立与安静,中心绿化以 叠漫水景观及中心 绿化带 为主构成绿化体系的核心部分,起到人“肺”的作用,为 培训中心 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优良的视觉景 观,内部区域绿化则以建筑之间庭院绿化、广场绿化等将整个绿化系统 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