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素考虑,基本坝坝型定位透水堆石坝。 坝高 5米(清基深度为 3米),坝长 50米,坝顶宽为 5米,坝底宽为15 米;上下游坝坡比为 1:。 场区排水 为了防洪,确保垃圾填埋安全,同时为了减少入场的径流量,降低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设 1 道环库截洪沟,将地表径流截住后排往垃圾库区外。 排洪涵管和排洪井 填埋区采用由坝向岸的填埋方式,填埋区洪水主要由填埋场地排洪涵管排除。 设计排洪涵管管径为 1000 毫米, 长 200 米,沿填埋场地敷设,穿过调节池,汇入下游排洪渠内。 排洪涵管每个 洪井,用于排除垃圾尚未填至该处的洪水,待垃圾填至时排洪井封顶。 22 第八章 总体布置 及辅助设施 一、 总体布置 ****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拟建填埋场征地 105亩。 征地用于填埋库区、截洪沟、生活管理区和渗沥液处理区等。 填埋场区的总体布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填埋库区 总库容 100万 m3,垃圾坝 3 座,每座长 50米,高 5米。 渗沥液处理站 紧靠主坝设有一座渗沥液调节池,渗沥液处理站在渗沥液 调节池旁。 生产管理区 布置有 办公室 、维修间等建筑物。 另外还包括焚烧区垃圾处理工程(购置中型垃圾焚烧炉一台)、 中和 镇垃圾中转站 3 个(每个面积1 亩,建房 9 间,设备三套)、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垃圾收集处理站、每个 屯 设立一个垃圾收集点。 二、 交通运输 场内主要道路设计标准应满足交通量、车载负荷及使用年限的要求,由于垃圾运输车车种单一,专用车道应保证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安全通行。 道路工程分场外道路、场内道路和库区临时作业道路三部分。 场 23 外道路执行《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 87) ; 场内道路执行 Ⅲ类企业厂内主干道。 场外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 ,两侧路肩各宽 米,双向 %的横坡,以利道路雨水的排出。 作业道路采用二级露天矿山道路,道路宽 米,横断面结构采用 15cm泥结碎石路面,基层采用建筑垃圾压实,在圆曲线处按照规范设置超高和加宽。 修建硬化公路。 三、 绿化 垃圾填埋场是居民固体废物集中堆置的场所,重视并搞好填埋场的绿化尤为重要。 设计根据填埋场各场地不同的使用功能采取了不同的绿化和美化措施。 在渗沥液处理站及填埋库区周围设有 5 米宽卫生防护隔离带,种植 抗污染较强的树种,以改善景观,减少废气、臭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保护好填埋场四周已有植被的同时,在填埋场形成的最终平台及边坡上及时植草和种植灌木,防止垃圾和覆盖土的裸露,并结合道路的修建,在道路侧边合理地种植乔木。 为了给全场职工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工作和休息场所,管理中心的绿化美化是重点。 结合当地的植被选择经济型绿化品种。 四、 地磅房 为记录运入填埋场的垃圾量,设计在车辆入场处设置了地磅房。 地磅房配有电子地衡一台,并设有与全场计算机管理网络相接的端口。 24 五、 洗车台 为防止出 入填埋场的垃圾运输车可能对外部道路及外部环境的污染影响,设计在出填埋库区道路边设一座洗车台。 六、 机修间 为满足这些工程机械与汽车的日常维护及修理,设计设置了一综合维修间。 七、 加油设施 加油利用社会力量,主要是为推土机、压实机等场内填埋机械提供用油保障,填埋场区内不设加油站。 八、 通讯和自动化仪表 考虑对外联络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填埋场设市话,并配备必须的内部通讯与联络设施。 根据填埋场的工艺方案及控制要求,设计对渗沥液处理站的相关参数设置了自动检测。 九、 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 设施 填埋场的生产管理机构集中于管理中心的 办公室, 总建筑面积为600 平方米。 十、 供水 用水量 本垃圾卫生填埋场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及生活用水,经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为 42立方米(详见表)。 用水量表 25 用水名称 用水量( m3/d) 生产用水、洗车 10 冲洒道路、绿化 10 渗滤液处理 5 未预见水量 ( 20%) 5 小计 30 生活用水、办公室(包括环境监测站) 8 未预见水量 ( 20%) 4 小计 12 总计 42 水源及给水系统 由于填埋场距离 中和 镇 ,故自备水井提供用水。 为保证能向填埋场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设计地下蓄水池一座,有效容积 150m3。 蓄水池储水通过加压泵房送至各用水点。 加压泵房设有 IS5032200型生活给水泵两台( Q=8~ 16 m3/d,H=55~ 45m, N=), IS8050200型消防泵一台( Q=31~ 64 m3/d,H=55~ 45m, N=15KW)。 十一、 排水 填埋场截洪沟截流的雨水排往小溪,经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和管理生活区 分别经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等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等均经专用管道排往小溪下游。 十二、 消防 根据填埋场生产的特殊性,为保障场区安全,设置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填埋库区消防流量 20L/S,在不同高度平台设置 DN100地上式消 26 火栓。 生活管理区和辅助生产区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的规定设置了室外消火栓,消防流量 15L/S。 同时在管理区等处配置必要的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 为了防止垃圾填埋场因火灾事故而波及附近森林发生火灾,设计除利用运输道路作防火隔离带外,还另增设了防火 隔离带。 十三、 供电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垃圾填埋场内变电所、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和管理设施等电力、照明及防雷设计。 外部 10KV 线路不含在设计范围内。 负荷等级 填埋场内工艺设备用电属于三级负荷。 负荷容量 本工程用电负荷主要是,垃圾填埋场生产及生活电用,经计算,设备总安装容量为 152KW,工作容量 145KW。 10KV侧计算负荷为: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全场 年总耗电量 350kkwh。 电源 本垃圾填埋场 10KV 电源由变电站引来。 27 变电所 在场区设一 10KV 杆上变电所,并设低压配电室向填埋场区的各用电设施配电。 变电所 10KV 侧采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变压器选用一台 S9160/10 160KVA D, Yn11 10/ 油浸节能电力变压器。 低压侧选用 GCS型低压配电柜。 在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容器进行集中无功补偿,补偿后 10KV 侧功率因数达。 电能计量 变电所低压侧都装设总有功电能计量表。 若业主需要,各主要 车间出线回路可装设用电计量表。 电力传动及照明 渗滤液处理站内采用一次放射配电。 各用电设备就地控制,渗滤液处理站用电设备在配电室显示设备运行状况。 垃圾填埋库区采用探照灯照明,车间内采用工厂节能灯照明,化验、监测和办公及生活等设施以荧光照明为主,场区道路采用路灯照明。 过电保护及防雷 在 10KV 架空线进户处装设避雷器。 填埋场建构筑物三类防雷构物设置防雷设施。 节能措施 变电器选用 S9 型油浸节能电力变压器;荧光灯选用节能型;道路路灯采用定时感光控制。 电气安全 28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采用 TNCS 系统;一切产生火花的电力设备均尽量远离填埋场区布置。 第九章 防渗方案 一、 填埋场址防渗方案的确定 垃圾填埋后水分和有机分解液体形成的污染液经填埋场侧面和底部渗出去,为有效防止垃圾渗沥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必须采取有效防渗措施,渗沥液不向邻近地区渗透扩散,使垃圾填埋场成为一个封闭的独立单元。 填埋场的人工防渗措施一般有垂直防渗、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相结合等三大类,具体采用何种防渗措施,则 主要取决于填埋场场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垂直防渗是在场区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的前提下而采用的一种防止渗沥液污染地下水的方案。 它通常是在场区的地下水迳流通道出口处设置垂直的防渗工程(如防渗墙、防渗板和注浆帷幕等)来阻拦渗沥液向下游的渗漏,从而达到防止污染下游地下水的目的。 一般地,垂直防渗工程的设计漏失量必须小于有关技术标准或规范所允许的漏失量,即场区防渗层渗透系数为 107cm/s时的渗沥液漏失量。 水平防渗是通过在填埋场场底及其四周建设人工防渗层,以阻止垃圾渗沥液的下 渗,从而达到保护区域地下水的目的的一种防渗 29 措施。 ( 1) 天然粘土防渗层 如果在填埋场附近有足够数量的低渗透性粘土,可以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粘土形成防渗层。 ( 2) 钠基膨润土软衬防渗层 这是一种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经进一步深加工而制成的防水板衬。 将其铺设于库底,可形成一种防渗性能好的连续的柔性防渗层,起到阻止渗沥液外渗的作用。 膨润土在自然界经历数千万年,稳定性极强,一经铺设,长期有效。 膨润土遇水后立即膨胀,最后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胶状物。 它还可以自动封闭填补缝隙,防渗效果较为理想。 目前国内生产的规格为 4000g/m26000g/m2,渗透系数能达到109cm/s。 ( 3) 高密度聚乙烯( HDPE)土工膜防渗层 这是一种高性能防渗材料,能随一定的拉力伸长变形,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具有较好的抗微生物侵蚀和抗化学腐蚀性能。 对外界环境中温度、湿度及紫外线的影响适应性强,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左右甚至更长。 目前,在国外许多垃圾填埋场中都采用这种土工膜作防渗层,在我国也有生产厂家,其产品规格主要有两种:一膜型和一毡一膜型。 厚度 ,渗透系数均小于 1013cm/s。 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 相结合的防渗方案即为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 二、 防渗标准 30 防渗工程的目的,就是采用天然的或人工的防渗层,切断库区内渗沥液向库外泄漏的通道,彻底杜绝渗沥液的外渗,同时防止地下水向填埋库区的渗入,确保垃圾填埋场安全可靠的运作,减少渗沥液产生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防渗层的防渗标准: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20)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20)中的规定,防渗层的渗透系数 K≤ 107cm/s。 三、 防渗选择 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及投 资成本的基础上,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113- 2020) , 本场址防渗可采用钠基膨润土软衬防渗层,有条件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HDPE)土工膜防渗层。 第十章 渗滤液处理 一、 渗滤液水质 垃圾渗滤是一种组成复杂的高浓度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外观呈深深褐色,色度高且严重恶臭,如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生物等多方面的污染,其中高浓度的 COD和 BOD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 N、 P 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还可能严 重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造成严重地 31 水资源浪费; 众 多的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由于本项目未进行垃圾渗滤液水质试验,其水质的确定参考国内外资料,其主要数据参考国内自然条件相近的已投入使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实测资料,预计渗滤液经调节池(调节池一方面起了均衡水质和水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因停留时间较长,起了水解酸化的作用,可大大降低有机物浓度)调节后,渗滤液处理站进水水质如下: BOD5=2500毫克 /升 CODcr=4000毫克 /升 SS=300 毫克 /升 PH=6~ 8 NH3N=200毫克 /升 二、 排放水质控制 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去向为 填埋场 下游 的 小溪,小溪的水质是按地表水 IV 类水体控制,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渗滤液排放水质执行二级指标值,即 PH: 6~ 8 CODcr≤ 300mg/L BOD5≤ 150mg/L NH3N=25mg/L 大肠菌值: 102~ 102 三、 渗滤液处理规模的确定 渗滤液产量 32 渗滤液产量主要由降雨量和垃圾覆盖层的渗透系数决定的。 实际工 程设计中不可能对填埋场使用期内的渗滤液产量做出精确的预测,一般取近 20a的降雨量统计数据。 当前比较通用的计算渗滤产量的计算公式为: Q=ICA== 式中 Q—— 渗滤液产量, m3/d C—— 渗透系数,取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