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色柯镇至年龙乡川青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节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设备、人员、材料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设备、人员、材料动员周期 第一批进场人员和设备为项目经理部所有人员和部分前期修建临时设施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在中标后 7天内进 驻现场,首批机械设备主要有部分自卸汽车、推土机、挖掘机及测试仪器等。 进场后修建临时工程、修筑施 工便道、场地清理和平整、架设临时电力线和通讯线、解决施工用水,做到三通一平,为开工创造条件,做到早准备、早进场、早开工,于 20xx 年 3月 20 日前全部进场。 第二批进场的设备和人员主要是路基施工(路基开挖回填。 路基支挡、边坡排水)、拌合站的施工人员和设备,于 20xx 年 2 月 25日前全部进场,尽快形成规模的施工生产局面。 第三批进场的设备和人员是桥涵的施工设备和人员,于 20xx 年 4月 1日前全部进场 ,尽早将桥梁施工完成。 第四批进场的设备和人员是交通及绿化等其他工程施工的设备和人员,于 20xx 年 8月 1日前全部到位。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主要施工机械由我公司在四川省内的工地直接从公路开入,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由平板拖车运入。 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则由汽车直接运入现场。 人员通过公路长途客运和本单位汽车进入现场。 先期临时设施所用材料通过租赁当地车辆解决;工程用建筑材料由自配车辆运输和供货方解决。 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图纸: ①仔细查阅总体平面,构造物的两端结构位置及 线路纵断面图,对照施工地段内具体地形地貌、地质、工程设置情况,为后期施工总体安排作参考。 ②仔细阅读结构设计图,熟悉结构类型,确定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③查看图纸,对施工中需预留、预埋件,引起重视。 组织技术交底、交桩和精测: 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并办理交接手续;当接过桩橛和测量成果资料后,及时组织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公路用地表”、“控制点成果表”、“逐桩坐标表”用全站仪进行全线贯通、平面定位等精心复测,测量中采用换仪器、换人复核。 复测无误后,做 好线路、各构筑物及主要工程的控制桩橛的测设定位,确保线路中线、建筑红线、水平的测量贯通精度,做到准确无误。 建立导线控制网及大桥等重要结构控制网、配齐各专业人员、施工资料、有关仪器;根据设计要求备齐所需定型图、参考图及各种相关资料。 导线控制网建立:对设计单位交的导线控制网,严格按照 I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复测,计算时全线统一平差,并放出护桩。 当进行下一站放线时,必须对前一站所放中桩点进行至少两个点位复测,在移动测站之前,必须进行仪器归零校核,归零误差应在限差之内,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增设控 制桩,并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 水准基点复测 :对设计单位交的水准控制桩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复测,确保准确无误。 根据工程的需要增设施工水准点,其水准点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埋设牢固,并加以保护,使之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建立导线控制网及大桥等重要结构控制网、配齐各专业人员、施工资料、有关仪器;根据设计要求备齐所需定型图、参考图及各种相关资料。 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为了能很好地控制工程质量,项目部在现场建立一个完整的工地综合中心试验室。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领导,试验室按公路工程常规试验标准建设,配齐一套所需完整的试 验设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其试验、测量仪器设备均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质量技术检测单位进行鉴定,所用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均符合质量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 中心试验室负责所有工程的材料检验与工程质量的控制试验,各工程队试验室负责取样和送检工作。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依据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安排, 在收到施工图纸后,认真审核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与设计标准,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重、难点工程和个别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后,报请监理工程师 审核批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内的构筑物进行认真量测,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再报设计单位进行最终审核实施。 以确保工程在结构上、经济上、使用功能上更趋于合理性。 物质、设备准备 临时设施的修建:根据现场实际,本着合理布置、经济适用、少占地,工程结束后便于恢复等原则进行现场布置。 “四通一平”工程: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四通一平(水、电、路及通讯畅通、场地平整)现场布置工作。 修建符合招标文件及施工要求的临时施工便道,直达各施工地点,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临时施工便道在使用 期间派专人进行维修养护,确保道路畅通。 我公司中标进场后将进行实地踏勘,进行专门的便道勘测设计。 施工运输便道尽量利用既有公路、乡村道路及机耕道。 临时供水:沿线江河、溪沟较多,工程用水就近取用。 工程用水主要包括拌和站施工用水,生产区施工用水、以及砼养护用水。 办公及生活用水采用沿线的泉水或利用当地居民用水。 临时供电:临时用电利用当地乡镇所在地的电力线解决工程内的用电问题,但桥梁、拌和站等重点工程备 150KW~300KW 的发电机,以发电为主,保证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临时通讯:施工通讯考虑采用移动 通迅和程控电话、无线电的方式或就近在当地邮电局临时接通讯线到各工点,保证施工现场与公司总部和相关单位的联络。 医疗卫生与消防 项目部配置专职医务人员,为全体员工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并按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生活供水、食堂、环境卫生、垃圾及污水处理等进行严格控制。 在工程施工期间,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由专职安全负责人管理, 同时与色达县消防大队加强联系。 各种施工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各种施工设备、测量仪器、试验设备进场后,立即进行安装与调试,并将调试安装情况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其符合性。 项目部和 施工队驻地采用租用民房和板房相结合,进行规范化建设。 工程材料的准备:项目部物资供应部编制工程用料计划,调查合格供应商,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与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大生产厂家联系采购,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及时组织符合工程设计标准与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场,并计划一定的储备周转量,防止停工待料,影响工期。 场地清理:认真调查现场建筑界限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管线,并做出明显标记,队伍进场后对影响施工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树木、植物进行清理干净。 施工场地布置 本合同段全长 ,本着合理使用场地 ,兼顾环保,方便施工组织、体现文明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将本合同段临时用地选择在所属施工任务的附近,包括办公、生活、生产、便道等。 ① 办公、生活区布置 项目经理部办公区设在 K48+500 线路右侧,包括工地中心试验室。 5个施工队办公、生活区分别选择: 路基一队建在 K42+600 右侧 50m,路基二队建在 K56+000右侧 50m,桥涵 一队建在 K52+150右侧 40m, 桥涵 二 队建在 K58+200右侧 40m, 桥涵 三 队建在 K45+700右侧 50m。 其中设办公区设办公室、会议室、员工住宿区、食堂、澡堂、卫生间 、医务室、绿化、停车场等。 办公与生活区隔开。 ② 生产区 第一 冷拌场设在 K42+100右侧 50m, 第二 冷拌场设在 K47+000 右侧 50m, 第三 冷拌场设在 K31+000 右侧 50m, 第四 冷拌场设在 K54+200 右侧 40m。 包括砼拌和站、预制场、机料库房与储料场等。 施工场地与预制场布设在同一位置,用于堆料及施工机械停放,并设置工棚、材料机具房等。 ③ 路面材料拌和场。 沥青混凝土路面热拌场布设在 K50+000右侧 50m。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我单位有幸中标后将针对本合同工程单项工程工程量大的特点,按照流水作业 的原则组建各个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由具备一级建造师且具有多年类似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设总工程师 1名、项目副经理2名;项目部下设五部两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环境保护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下设 4 个桥涵队、 2个隧道队、3个路基队、 1 个预制场、 3 座拌和站。 组织机构的设置见 “五、项目 管理机构 ”。 施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范围 :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合同段的全面工作,加强本工程项目的组织指挥与对外业务往来。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主管安全、文明施工、生 产调度、资源配置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和内外协调,分管计划财务部、机械物资部、环境保护部和综合办公室的工作。 总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质量检查、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施工技术方案选择 ,负责与监理、业主单位的协调等。 施工技术部:负责施工调度、工程技术管理、测量定位、工程试验、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交、竣工资料的编制等工作。 质量安全部:协助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及落实施工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工作。 计划财务部:负责编制施工计划、工程预决算、合同管理、验工计价及 工程统计等工作;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进行财务核算和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 物资设备部:负责工程材料的供应计划编制,物资采购及供应;机械设备的使用、调配、保养及电力保障等工作。 中心试验室:主管本合同段工程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选定各种砼、砂浆等配合比,以及各种土工试验等工作。 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本合同段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施工环保综合防治方案, 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综合办公室:负责配合业主做好征地拆迁、内外联络、文件资料及项目部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工期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工期 的保证体系 工期保证体系见“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 工期保证措施 ( 1)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⑴早进场、早准备、早开工 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后,立即开展本项目所需人员、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始全面施工。 ⑵加大设备、人员的投入,确保计划工期的实现 ⑶严格控制各分阶段施工任务中的重点工程 ⑷搞好内部经济责任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⑸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科学安排施工计划,采取目标管理、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使施工组织更加全面和严谨。 ⑹做好机械设备的选型及配件供应工作 ⑺抓好材料供应工作 ⑻做好雨季施工 安排 ( 2)确保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⑴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⑵做好施工场地布置,做好便道和施工场地的硬化 ,尽量减少雨季进料的影响。 ⑶搞好整体工程的施工顺序和现场管理工作,使整个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出现混乱现象。 ⑷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⑸充分考虑冬雨季施工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力争实现工程 提前完成。 第 2 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第 1 节 路基工程 特殊路基施工 及不良地质处治 本标段特殊路基主要高填深挖路基、低填浅挖路基、桥头路基处理、陡坡路基或填挖交界处理、软弱地基处理、挖淤泥排水等。 高填深挖路基采用框架锚杆进行加固处理;低填浅挖路基采用换填碎砾石土、砂砾石、片碎石等透水性材料;桥头路基处理采用回填片碎石土、砂卵石、碎石屑等透水性材料,压实度不得小于 96%;陡坡路基或填挖交界处理采用回填碎石或砂砾,并铺设土工格栅。 软弱地基处理采用换填砂砾石。 挖淤泥排水处理采用清淤泥,并回填片碎石或石屑。 冻土路基处理处理 本标段冻土路基主要是季节性冻土路段,路基存在的问 题是冻胀与翻浆,处治措施主要是:⑴路基设计尽可能以填方形式通过,路基填筑高度也尽可能控制在 米以上;⑵加强地表截排水;⑶降低地下水位;⑷采用粗颗粒材料填筑;⑸采取隔水保温措施等。 ①对路堤填筑高度小于 米的季节性冻土路段,视为零填路段,其路床范围采用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换填,并在路床底部增设防渗土工布以防止路堤范围水分进入换填范围。 同时还应视地形情况酌情加深排水沟或于排水沟下增设纵向渗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根据地形情况,纵向渗沟每隔 50100 米设置一道横向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之外。 ②对路堤填筑高度 大于 米同时小于 米的季节性冻土路段,路床底以下换填 米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依据具体冻深,换填深度可在 米之间取值;对路堤填筑高度大于 米的季节性冻土路段需加强地表截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③对处于挖方的季节性冻土路段,若挖深小于 米时,视为浅挖路段,同浅挖路基处理。 ④对处于挖方的季节性冻土路段,若挖深大于 ,视具体地质情况酌情处理, 若挖至路面标高处基岩出露,则无需换填;若出露块碎石土等材质较好路段,也无论是需换填;若揭示土层喜笑颜开较厚或粒径 d≤ 的细颗粒 含量应大于 10%路段,应换填 米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 路基土石方开挖 路基土方 开挖以机械为主,靠近基床顶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 路基石方开挖以爆破为主,对于强度低的岩层可直接用挖掘机开挖。 工艺流程见“ 路基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 路基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 路基土方开挖 在平缓横坡上,采用横向台阶开挖方式,深挖土质边。色达色柯镇至年龙乡川青界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