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主任蔡明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孩子選邊站,老師自力救濟看著辦。 一有管教不當,便成為被家長控告的高危險群,而且目前多數的案例對老師都是不利的。 • 非理性家長及怪獸家長增多 ,孩子有錯不先教導、查證,卻跑到學校責罵老師,甚至打老師。 臺灣教育的困境 —家庭層面 家庭失功能,工作壓光了父母的時間、精力,管教外包 時代,直到孩子出事,父母才發現孩子變了。 • 家長有權無責,少子化下,家長沒時間管教孩子,孩子犯錯,不必負任何責任,也不一定教導孩子明辨是非,反倒心疼孩子受委屈。 設法幫孩子出一口氣。 無形中也教導了孩子,犯錯沒關係,只要有人撐腰就可以。 於是有愈來愈多的孩子有 被寵溺兒童症候群。 臺灣教育的困境 —家庭層面 • 知識及資訊的普及,教師專業性大受質疑。 全國家長團體力推教師評鑑制度,將他們心中的不適任教師趕出校園。 但不讓家長孩子滿意的老師一定是壞老師嗎。 不適任教師如何定義。 • 健全學校教育少不得家庭教育,但 28倍的貧富差距,使得 家庭出現 M形化危機,弱勢家庭無能為力。 臺灣教育的困境 —教材層面 –課程一綱多本,學生教材表面多元, 其實在「望子成龍」的教養觀下,家長私下花費的金錢更多。 –該教的東西愈來愈多 (政策命令下的融入或外加課程 ), 但課程數卻不一定足夠。 一直加量的結果,孩子能不能吸收也有城鄉大不同的差異。 教學的困難度也增加。 臺灣教育的困境 —政策層面 • 效法國外的做法,但人力編制及經費卻沒有跟著提昇, 該有的資源、人力卻沒到位。 臺灣教育的困境 —政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