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笔, 30 万元,更有一些商业银行全年未发生一笔贷款,完全成了其上级银行吸收存款的储蓄机构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 在认识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对广东、辽宁、湖北、云南 4 省所作的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改善融资难的状况是企业最迫切的要求 [4]。 大多数被调查企业都认为资金不足是阻碍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在对经营环境的评价中,资金环境〔融资的难易程度 )的负面评价比重最高。 另外,对于“当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最需要政府的扶持”等问题,回答最多的是“资金不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足”、“缺乏流动资金”、“需要政府在获取 贷款方面给予扶持”等。 中小企业融资难困扰着它的发展,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几年,邮储业务、国有大银行在农村的机构大量地把农村的资金抽走,中小企业信贷不足 ; 国有大银行的融资结构大部分是买国债、金融债和为大企业、大项目的国债项目配套贷款,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资金极为有限。 资本市场建设问题多多,每年可直接进行融资的数量很小,大银行小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难于进入。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有一个调查称,约 77%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 [3],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资金融通越困难。 可见 ,融资困难己经成为 中小企业发展的“软肋”,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只有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才能解决其发展问题。 只有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第 三 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表现形式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渠道方面的限制,以及融资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普遍缺乏和融资外部环境的制约,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 与经营规模庞大、资产信誉度良好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中的“弱势”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里,我们将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做个系统的概括,并详细分析中小 企业融资困境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在我国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 GDP 的 50%,解决了我国城镇就业量的 75%以上。 但是 ,无一例外的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它们在整个社会经济群体中又属于弱势群体 ,其中 ,资金融通困难成为严重约制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我国中小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从近年不同规模资本结构情况看 ,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大型企业高近 10个百分点,而中小企业股本占总资本的比率明显低于大企业。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 ,因此间接融资的困难也就主要表现在 银行贷款难 [2](见表 21) 表 21 企业规模对融资困境的影响 按企业规模分类 申请数量(个 ) 申请次数 (次 ) 拒绝次数(次 ) 拒绝数量的比率 (%) 拒绝的次数 (次 ) 拒绝次数的比例 (%) < 51人 736 1537 478 1213 51~ 100人 360 648 203 375 101~ 500人 159 507 65 224 > 500人 46 152 12 37 合计 (按照规模 ) 1301 2844 758 1849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表 22 按企业规模划分的贷款情况调查 企业的规模 企业的数量 (个 ) 申请比例 申请次数 (次 ) 成功数量(个 ) 成功率(%) 贷款的规模(万元 ) < 51人 235 209 159 51~ 100人 72 274 214 101~ 500人 82 449 391 > 500人 29 227 199 从表 21 可以看出 ,企业规模越小贷款的需求量就越大 ,被拒绝的次数也就越高 ,随着企业规模变大 ,对贷款的需求量不如企业初始阶段大 ,因为企业融资渠道可能会更宽阔些 ,因此在贷款时被拒绝的次数相对减少 .所以可以说企业规模和贷款申请次数和被拒绝次数呈负相关的关系。 从表 22 可以看出 ,在《 IFC 的抽样调查》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大型企业;从贷款的情况来看,中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申请次数也多,相应其成功的概率也高些。 最后从贷款的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要比中型企业大。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表现形式 传统金融机制和中 小企业之间存在不相容,使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困境,例如:中小企业自身的高风险性和金融机构所遵循的“三性”原则矛盾,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成本增加的矛盾等。 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企业上市的门槛太高,一般的中小企业不能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了。 又由于资本市场的筹资讲究低成本和高回报,要想降低筹资成本,企业的规模就必须足够大,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就只能被排斥在外,追求投资高回报,企业就不能进行长期没有回报的投资。 另外,中小企业难以涉足主要为国有大企业、行业排头兵转制服务的资本市场,表现为直接融资难, 适合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的其他直接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创业版市场、场外交易及各种产权交易市场等尚未建立起来或发育不良,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步履维艰。 所有制和规模歧视 在中国,中小企业实际包括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中小企业、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 我们在制订经济、金融政策时,主要根据所有制、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偏向公有制大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姓公、姓私的价值判断,即所有制性质仍根深蒂固。 这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表现为重视公有制身份,而忽略其发展潜力和经济活力,导致“抓大放小”, 与公有制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面临过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间,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银行更是将贷款对象的所有制视为贷款审批的一个考察因素,同为中小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 大部分银行贷款首先给了国有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最少。 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于非国有企业。 银行信贷规模扩大与金融风险提高 银行的经营机制尚没有彻底商业化。 商业银行的资产必须尽量满足三个特征:安全性、流 动性和赢利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过多地强调安全性,却忽视了赢利性的原则,国有企业因存在信用,即使经营效率低下,银行也愿意贷款,而对于没有国家信用做保障,同时又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中小企业 ,银行不是去辨别、审核和控制风险,尽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是为了保证贷款不出问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多数加以拒绝。 在金融机制上,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不对称,商业银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贷审批比较宽松,贷款发放激励机制教强,贷款的重点转向中长期贷款和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但是这 种信贷集中带来了新的问题,孕育了新的风险,使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处置化解困难;另一方面,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格外严格,贷款发放的约束机制较强,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新增贷款,流动资金越来越紧张。 尤其是各地区逃避金融债务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在高风险面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不发放贷款就没有风险,便不承担责任的无所谓的思想,不能正确地处理风险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因而对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开拓不够,没有找到控制风险与发展经济的结合点,应该在保证资金尽量安全的前提下,争取优质客户,经营高赢利性信贷资产,追求信贷规模的扩大,在 支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信用困境 中小企业本身是个“弱势群体”,因此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经济实体的帮助,融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而信用是促成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中小企业置身两种信用体系:一是与银行的纵向信用体系。 以国家信誉为基础的银行一般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并且这种审核一般都以信用等级为标准,来配给贷款额度。 所以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因为他们处于不平等的交易关系中 ,二是企业之间的横向信用关系,这又包括两大类,即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关 系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我国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机构还不是很发达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又有所限制和规模方面的歧视 ,故纵向信用体系也不是很发达。 这就使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信用困境。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0 第 四 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据调查 [2],我国中小企业 GDP70%以上的贡献只用不到 30%的金融资源,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急需大量的资金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 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是不平衡的。 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供应的 %来自银行贷款。 据报载,今年二季度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降至 ,不仅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比一季度下降 点,比大企业第 点,其中,认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占到 %,融资同路的阻塞无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分析: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的分析 中小企业 信用资源不足 , 经营风险高 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许多企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资源浪费严重。 此外,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素质较低,经营中存在无序和违规问题 .这些企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工业品加工领域,受融资能力、经营者素质、技术开发能力等限制,产业升级进展缓慢,其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再加上企业包袱沉重、经营艰难、效益不佳,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部分企业自身信誉较低,资产负债率高,导致银行贷款大面积逾期并欠息,信用环境恶化。 因此,银行在选择中小企业客户时, 都比较谨慎。 信用意识淡薄,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后,不是在改变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利息,这不仅给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是当前信用环境恶化,道德风险上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尽管银行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保全资产,但多数情况下,即使胜诉也保全不了贷款,使银行依法收贷往往陷于“赢了官司赢不了钱”的尴尬境地。 一宗案子执行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 载,但结果是不仅贷款不能追偿,而且连银行垫交的执行费用也有去无回,破产企业的银行贷款就更难以保全。 中小企业外在原因分析 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