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自顶向下的设计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 简洁性原则 • 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 • 协调性原则 • 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战略性原则 (一)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 • 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与信任程度较低 • 缺乏对用户服务的明确定义 • 信息系统效率低 • 库存控制策略过于简单 • 配套企业订单完成缺乏协调 • 运输渠道分析不够 • 库存成本评价不正确 • 组织间的障碍 • 产品 /流程设计不完整 • 没有度量供应链的绩效的标准 • 供应链不完整 (二)供应链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 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划分顾客,使供应链适应市场面需求,按市场面进行物流网络的顾客化改造,以满足不同顾客群的需求及确保赢利。 • 根据市场动态使整个供应链需求计划成为一体,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 • 产品差异化尽量靠近用户,并通过供应链实现快速响应。 • 对供应资源实施战略管理,减少物流与服务的成本。 • 实施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技术开发战略,以支持多层决策,清楚掌握供应链的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 • 采取供应链绩效测量方法,度量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效率与效益。 (三)供应链系统的目标冲突 • 采购 1. 采购数量稳定 2. 灵活的运输时间 3. 品种简单 4. 大批量采购 • 制造 1. 产品寿命周期长 2. 高质量 3. 高生产率 4. 低生产成本 • 仓储 1. 低库存 2. 减少运输成本 3. 快速补货的能力 • 用户 1. 非常短的订货周期 2. 有很多库存 3. 有很多品种 4. 低价格 (四)客户响应时间与物流网络中设施决策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是竞争因素之一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供应链中节点设置的数量有关 • 在设施数量和成本中求得最佳 期望的 响应时间 设施数量 图 13 客户响应时间与设施布置的关系 • 成本关系分析 设施数量 库存成本 设施数量 运输成本 设施数量 设施成本 设施数量 总成本 响应时间 图 14 成本关系分析图 (五)供应链体系结构设计的总体模型 新产品 缺乏绩效 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市场结构变化 客户评价 可能的目标市场 企业强项和弱项 企业目标和战略 营销目标和战略 目标市场评估 目标市场选择 构造供应链目标和战略 确定供应链结构方案与评价 选择供应链结构 构造物流战略方案 产品 价格 促销 渠道 评价标准 产生供应链成员方案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绩效的测量与评价 满足。 绩效可改进。 改变供应链结构。 供应链能改变。 规划其它部分 选择标准 绩效报告 图15 供应链体系结构设计 的总体模型 三、产品类型和供应链设计策略 (一)产品类型 需 求 特 征 功 能 性 产 品 革 新 性 产 品 产品寿命周期 超过两年 一年到三年 边际贡献 5%20% 20%60% 产品多样性 低(每一目录 10到 20个) 高(每一目录上千) 预测的平均边际错误率 10% 40%100% 平均缺货率 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