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强本固基。 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材料一 : “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的地分配工作,工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间变成能为工农产品支付几十亿美元的实际买主。 … ..大量失业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的嘴的负担,它是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精神威胁。 ” 材料二: 威廉 福斯特说: “ 若是没有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更为进步的行动。 ” 材料三: 罗斯福说: ”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 … .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斯福提高工人工资的出发点是什么。 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发点 :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巩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影 响 :防止了美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 2)根据材料,你认为罗斯福与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说明理由。 不存在。 因为罗斯福新政 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行局部调整。 ( 3)他们的分歧时什么。 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和调整经济危机的方式上,这是资产阶级不同政党在主张上的差异,在实质上无根本冲突。 【 学考点睛 】 1. 从高考角度看,福利国家、 国家干预经济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知识成为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2. 从知识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对福利国家的评价应是关注的重点。 3. 从考查趋势看,各国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中的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并同世界史中的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相组合、相联系是命题的主要方式。 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含义: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资产阶级国家 同 私人垄断资本 相结合( 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 “ 总资本家 ” )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具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的 特征 …… ② 判断 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 依据是 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 ,而不是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有经济) ③ 其 表现 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 疑难突破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演变 ( 1)产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出现 ,但很微弱,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不起重要作用。 ( 2)大规模运用: 在 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 家把它视为一种应付战争或危机的 “ 临时 ” 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代表是美国。 ( 3)巩固和发展: 二战期间; ( 4)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 特别是 50年代后,西方国家普遍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全面、持续的发展阶段。 疑难突破 原因 ( 1) 是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发展 的必然结果。 垄断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 3) 经济大危机 的惨痛教训和 罗斯福新政 的成功实践提供的经验。 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无法畅通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 “ 救世主 ”。 ( 2) “ 二战 ” 的特殊 作用 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 4)二战后出现的 第三次科技革命 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根本动力。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 进步性 : 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 ①将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 再生产过程社会 化 ,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它的推动下,50~ 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 “ 黄金时期 ”。 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 ,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局限性 :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 不能解决 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 ,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减弱。 一、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45—至今) (一)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生产关系新调整) 原因、表现、特点、影响( P132133) (二)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新变化) (三) “ 新经济 ” 的出现 (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 时间: 克林顿执政期间 ( 20世纪 90年代) 表现: P136137 原因: (措施) ① 把平衡预算 …… ,通过缩减 …… P136 ② 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 …… P136 ③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 P137 4、新特点: P137 ① “新 ” 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 新 ” 字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 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 “ 新 ” 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 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5、本质(局限性): P137 ① 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 …… ,垄断资本在 …… ② 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 …… 并存的两极社会 ③美国 “ 新经济 ” 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 规律, 2020年又进入新的一轮经济衰退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不仅有机会走向一个富裕和强大的社会,而且有机会走向一个伟大的社会。 材料二 今天我们正站在新边疆的边缘, …… 在边疆的那一边, 是未探索的科学和空间领域, …… 未解答的贫困和过剩问题。 回答: ( 1)结合书本知识材料一、二的主张是什么。 分别由谁提出。 约翰逊; 肯尼迪。 ( 2) “ 新边疆 ” 和 “ 伟大的社会 ” 施政纲领的经济政策有何特征。 有何局限性。 特 征: 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 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局限性:这些做法虽然有效,却造成了巨大的财政 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 1) 凯恩斯主义 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 2) 货币学派 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因此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 3) 供给学派 的经济主张是“供给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 ⑴ 发展阶段: 黄金时期 滞胀 复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