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B 穷举法与问题解决 (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1A 解析法与问题解决 ( 2)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1C 查找、排序与问题解决 ( 2)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数据查找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 3)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1D 递归法与问题解决 ( 1)了解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编写递归函数、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第五章 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 本章在算法的学习基础上,并学习了 VB的基本语句及掌握了 VB的编程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并选择适当的算法加以实现。 本章通过各个 “ 实践体验 ” 实例的程序实现,让学生将各种算法进行灵活的应用,通过 VB语言,在计算机中得到体验,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本章的 “ 实践体验 ” 活动是本章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每个课时中占1/2时间以上。 节 号 节 名 内 容 课时 5. 1 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 枚举算法思想、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 1 5. 2 解析算法 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 1 5. 3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1 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1 5. 4 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1 顺序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1 5. 5 递归算法实例及程序实现 递归算法的概念。 1 算法的综合应用与程序实现 各种算法的应用举例。 5 合 计 12 教学目标和建议 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学目标 : 基本要求 1.了解枚举算法思想。 2.初步掌握枚举算法的实现。 说 明 例 2“包装问题 ” 的程序实现及“ 变形金刚装箱方案 ” 的实践体验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换成较为简单的例子。 教学目标和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 ,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 , 让学生学习 、 掌握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 , 对基础较好的同学 , 需要强调程序优化措施 , 提高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酸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等。 这些物质无毒,在正常流水清洗过程中,存留下未冲净的洗涤剂只有微量,基本可不计。 即使残留物进入人体后也不进入人的代谢环节,因此不存在体内残留的问题。 洁厕净的洁厕原理是将有机酸与尿碱结合成可溶性盐,用助溶剂及络合剂将不溶性钙盐和其他无机盐迅速溶解,并将重金属络合后随水冲走。 洁厕净一般为浅蓝色透明溶液,主要成分为氨基磺酸、烷基苯磺酸、壬基酚氧乙烯醚
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 认识区域差异 , 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 、 地理实验 、地理调查;掌握阅读 、 分析 、 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黄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认为天下 土地不能为君主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2)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黄提出 “ 工商皆民生之本 ” , 3)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4)学术上 ,都强调经世致用,都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所用。 ( 3)
天,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等,差值为 0。 由于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 ( 3)太阳直射点位于 C点这一天,即冬至日,北极圈为极夜,昼长为 0,赤道昼长为 12小时,所以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短12小时。 太阳直射点从 C点移至 D点期间,北半球为冬季,热带季风风向为东北风,北印度洋海区北部沿岸海水向西流动
扩展 阅读 推荐 阅读 例 : 三国 演义 • 写作时间要确保 • “ 基本阅读 ” 可详讲, “ 扩展阅读 ” 多训练, “ 推荐阅读 ” 要自主 二、教研重点:写作。 1)把写作的过程延长; 2)在 “ 活动 ” 中完成写作; 3)写作要达到 “ 交流 ” 、达到 “ 表达 ” 的作用; “活动型写作”
2020 江苏高考 ) 标准状况下, 1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NA ( ) ( 10) ( 2020 江苏高考 )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m 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 ( ) X X X X √ 1. (2020 广东高考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3 g Na 与足量 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 NA个 H2分子 B. 1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