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等 10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05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12020 贷:银行存款 112020 42 二、股份支付的处理 (三)可行权日及之后 1.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全部或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行权而失效或作废的,应在行权有效期截止日在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不冲减成本费用。 2.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可行权日之后、负债结算日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3 例 1:附服务年限条件的 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续) 沿用例 1资料, 20 6年 12月 31日(第五年末),155名管理人员全部行权, A公司股票面值为每股 1元,管理人员以每股 4元购买。 会计处理: 20 6年 12月 31日 借:银行存款 6202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232500 贷:股本 15500 资本公积 —— 资本溢价 279000 44 例 2:附服务年限条件的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续) 沿用例 2资料 , 20 5年 12月 31日 ( 第四年末 ) , 有 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20 6年 12月 31日 ( 第五年末 ) , 剩余 35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 1) 20 5年 12月 31日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20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 2) 20 6年 12月 31日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4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87500 贷:银行存款 87500 45 三、 企业 回购股票进行职工期权 激励 的处理 《 公司法 》 143条允许公司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职工,收购资金从公司的税后利润支付。 (一)按照公司法规定预留未分配利润 预留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应当通过备查簿入账。 (二)回购股份 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借记 ‚ 库存股 ‛科目,贷记 ‚ 银行存款 ‛ 科目。 46 三、 企业 回购股票进行职工期权 激励 的处理 (三)确认成本费用 按照本准则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规定,每期借记成本费用,贷记 ‚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科目。 (四)职工行权 按照企业收到的股票价款,借记 ‚ 银行存款 ‛ 等科目,同时转销等待期内在资本公积中累计确认的金额,借记 ‚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科目,按回购的库存股成本,贷记 ‚ 库存股 ‛ 科目,按照上述借贷方差额贷记 ‚ 资本公积 —— 资本溢价 ‛ 科目。 47 四、主要规定小结 ,新准则填补了空白,适应了相关法规和上市公司实务的要求 ,体现了与职工薪酬内在一致的确认原则,即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股份支付计入成本费用;不同的是计量基础(依据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以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8 企业会计准则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与现行规定的主要区别 49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一)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 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50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二)认定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 )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 低于 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  高于 25%(含 25%),适用 《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 ——收入 》 等相关准则。 51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两种计量基础:  公允价值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账面价值 (换出资产 ) 上述两个条件均不符合 52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 1)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 2)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 3)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 4)风险、时间和金额均不同 示例 1:位于市区与郊区的两幢大楼 ,建造时间及成本均相同,两者进行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吗。 53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一 )商业实质的判断 ,且其差额与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两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风险和金额基本相同或类似,但从资产对企业的作用或价值角度,两者的 ‚ 企业特定价值 ‛ 不同 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反映税后现金流量,折现率的选择要考虑企业自身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 实务中,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着重应当关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 54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以对资产差别调整后的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55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二 )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不大;或者  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 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参照 《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等相关准则规定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56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 ) +相关税费  支付补价方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相关税费  收到补价方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补价) +相关税费 57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 换 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 《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 —— 收入 》 按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58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二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59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示例 2: 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取 B公司一辆小型中巴, A公司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 19万元,公允价值为 16万元, B公司小型中巴账面价值为 25万元,公允价值为 20万元, A公司支付了 4万元现金,不考虑相关税费(经分析,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A公司 借:固定资产 —— 小型中巴 20( 16+4) 营业外支出 3 贷:固定资产 —— 小汽车 19 现金 4 B公司 借:固定资产 —— 小汽车 16( 204) 现金 4 营业外支出 5 贷:固定资产 —— 小型中巴 25 60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