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项目蔬菜、食用菌实施总体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各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测。 及时汇总、科学分析各项目区的实施情况,总结成效、分析问题及解决办法,做好项目终期总结。 6. 开展绩效评价。 根据检查督导、档案资料审查、项目执行、测产验收等情况,对各项目区执行情况进行总体绩效评价。 7. 组织媒体进行宣传。 为提高项 目执行透明度,加快关键技术在全省的推广普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媒体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二)项目实施单位 1. 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技术措施,确保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2. 落实具体实施区域。 将项目区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 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集中培训。 培训 2 期以上,每期 60 人以上。 利用广 18 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 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 20xx 份以上。 4. 搞好物化服务。 组织指导乡镇农技推 广单位,帮助农户落实优良种子、肥料、农膜等。 5. 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 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 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 6. 测产验收。 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葱姜蒜产量进行自测。 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五、资金用途 项目 资金 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 〔 20xx〕 41 号 )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资金 20 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 具体如下: 1. 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 项目部署费 3 万元。 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2.技术培训和 巡回 指导费 6 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3. 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万元。 组织全省各市(县)技术推 广人员, 对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项目区进行观摩和 19 交流。 4.检查督导费 4 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5.总结验收和绩效评价费 万元。 主要用于项目结束后,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对各项目区实施总体情况进行 绩效评价。 (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 枣庄市山亭区、诸城市、龙口市、沂水县、莱芜市莱城区项目资金为 30 万元;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市、昌乐县、金乡县、乳山市、莒县、苍山县、德州市德城区、聊城市东昌府区、成武县项目资金为 20 万元。 主要用途如下 : 1.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费 5~ 8 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 2.技术指导费 ~ 7 万元。 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 3.生产资料、项目档案及小型仪器购置费 ~ 6 万元。 用于购置试验示范用 小型仪器、农膜、肥料、档案、种子等。 4.示范基地补助费 4~ 6 万元。 主要用于劳务费、示范地租赁等物化补助。 5. 宣传推介费 1~ 万元。 主要用于拍摄项目专题片、撰写宣传资料、跟踪报道等。 6.测产验收和总结费 1~ 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 20 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本地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1. 20xx 年 10 月: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进行项目动员部署,审查确定各项目区具体实施方案。 2. 20xx 年 10 月- 11 月:落实 具体 实施区域;分解示范推广任务; 落实 相关试验。 3. 20xx 年 11 月- 20xx 年 5 月: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 4. 20xx 年 11 月- 20xx 年 10 月:开展 相关 技术指导;安排试验示范; 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搞好 检查、调度、督导。 5. 20xx 年 1 月- 6 月:开展典型调查,搞好宣传报道,组织有关专家对大蒜进行测产。 6. 20xx 年 3 月- 10 月: 开展 技术指导 ; 组织有关专家对大葱、生姜进行测产。 7. 20xx 年 4 月- 10 月:做好整个项目的验收总结 和 绩效评价工作。 七、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任组长,厅财务 处、科技处、种植业管理处、省农技推广总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21 成立有关蔬菜专家、各市及项目县(市、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总结等工作。 (二)健全实施档案 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项目实施全程的工作、技术档案。 (三)加强资金管理 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和项目资金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提升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素,提高项目区蔬菜安全生产水平。 (五)搞好检查督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项目所在市的市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检查和指导,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 做好总结验收 项目结束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 22 根据绩效评价办法,对各项目县(市、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各项目县(市、区)要根据葱姜蒜生长情况,选择适期对葱姜蒜分别进行初步测产,及时上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根据测产情况,厅里将组织有关专家统一进行项目验收。 项目结束后,召开专题总结交流会议,各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要求,写出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及时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3 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珍 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 20xx 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 20xx〕 137 号)要求,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一、目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用菌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周年供应。 传统的栽培方式一年只生产一季,不仅设施利用率低,而且 不能 满足市场需求。 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能够充分 利用常规食用菌栽培设施, 在 不同温型优良品种尤其是珍稀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的基础上,通过 选用高产配方、加强科学发菌、出菇管理、综合防 控病虫害等一系列 配套 措施,一年栽培 2~ 3 季和一年栽培 2~ 3个品种,达到常规栽培设施周年利用,实现食用菌产品的周年供应, 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显著提高 菇农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技术内容 ( 一 ) 主推技术内容 1. 选择适宜栽培设施。 包括简易冬暖式大棚 、 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无控温设备砖混式结构菇房、土坯结构菇 24 房 、 防空洞、人造土洞等。 2.合理搭配不同 温型食用菌 品种。 在同一栽培设施内,通过 高温 型 品种与 中低温型 品种 的合理搭配实现 周年 栽培。 如 高温平菇 (或 草菇 ) +杏鲍菇、高温平菇 (或 草菇 )+白灵菇、双孢菇 +杏鲍菇 +草菇、 金针菇 +灵芝、 土洞内鸡腿菇 +杏鲍菇以及 不同温型 的香菇、平菇品种合理 搭配 模式。 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适销对路及价值较高适宜周年栽培的品种,并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3.采用 高产配方。 栽培原 料 要求 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 有害 物质, 保持 适宜的颗粒 度 和一定的吸水能力。 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如白灵菇 配方 :棉籽壳 60,玉米芯 40,麦麸 15,棉籽饼粉 4,玉米粉 5,过磷酸钙 ,尿素 ,石膏粉 1,石灰粉 ,水 135~ 165。 高温平菇 配方 :玉米芯 60,棉籽壳 40,麦麸 15,棉籽饼粉 6,玉米粉 5,过磷酸钙 ,尿素 ,石膏粉 1,石灰粉 ,水 145~ 170。 杏鲍菇 配方 :棉籽壳 40,玉米秸 60,麸皮 15,饼肥 7,过磷酸钙 1,石膏1,尿素 ,水 4.推广科学 发菌 技术。 根据不同品种温型特点,进行科学的发菌管理。 如: 白灵菇发菌温度 24℃~ 26℃,菌丝长满后在 18℃~ 25℃进行 30~ 50 天 后熟培养,菌袋生理成熟后低温温差刺激出菇;杏鲍菇发菌温度 20℃~ 22℃,菌袋发 25 满后低温刺激出菇;高温平菇发菌温度 25℃~ 30℃,发满后直接出菇。 在不同品种搭 配衔接过程中,对需要提前发菌的品种,控制好发菌的温度和时间。 5.加强 出菇 期 管理。 根据推广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子,进行科学出菇管理。 如: 白灵菇 菇蕾 发育成小幼菇后,应逐渐增加菇棚通气量,温度 在 12℃ ~ 16℃ ;空气相对湿度在 85%~ 90%,光照 强 度150~ 300 勒克斯 较为适宜。 杏鲍菇温度在 16℃ ~ 20℃ ,空气相对湿度在 85%~ 90%,光照强度 以 300~ 800 勒克斯 为宜;高温 平菇菌墙内部菌料温度在 26℃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 95%,菇棚中 CO2浓度一般应控制在 %以下。 6.综合防控病虫害。 坚持 以环境控制、栽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 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使用已在食用菌上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以喷洒走道或菌畦覆土为主 ,且要无菇、避菇使用。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两季栽培的衔接环节做好环境消毒。 (二)集成技术内容 1.引。20xx年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项目蔬菜、食用菌实施总体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