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力、机械压力和代谢产物被称为病原物的 致病因素 (pathogenicity factor) 一、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 • 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的生活物质。 • 寄主体内或体表的寄生物越多,消耗的养分也越多,从而造成寄主植物的营养不良、黄化、矮化,甚至枯死等症状。 • 半寄生类对寄主的依赖主要是水分,因此对寄主的影响一般较少,危害较轻; • 全寄生植物对寄主的损害极大,很快就使寄主黄化致死。 二、机械压力 • 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压力而侵入: 病原真菌、寄生性植物和线虫 • 软化并穿透而侵入: 真菌菌丝 (芽管 )和高等寄生植物的胚根 接触、附着 形成附着胞 产生侵入钉 施加机械压力 分泌酶类 • 线虫则口针反复穿刺,穿透植物表皮细胞壁,头部或整个虫体进入植物细胞中。 • 一些病原真菌在植物表皮下组织中形成了实体时,亦施加相当大的机械压力,致使细胞壁角质层扩张、突起和破裂,子实体外露。 三、酶 病原物产生的主要酶类包括: 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 等。 角质酶是一种脂酶,能催化寄主表皮的角质多聚物水解。 细胞壁主要成份包括: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糖蛋白等。 细胞壁分为中胶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幼嫩组织的初生壁是由半纤维素、果胶质和糖蛋白组成,容易受微生物多糖降解酶分解。 老组织中由于木质素沉积在细胞壁中,保护了次生壁的纤维素不受多糖降解酶的分解,因此,抗性相对较强。 细胞壁降解酶。 果胶酶主要分为水解酶和裂解酶两大类。 果胶水解酶的作用是断裂 1,4糖苷键。 裂解酶的作用除使糖苷键断裂外,还能消除第五个碳原子上的氢,最终释放不饱和的二聚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