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外用膏剂第一节概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根据溶解性质: 溶解在水、油中, :炸取、提取 溶于油者,可用热油炸取 或用适宜溶剂提取,浓缩成稠膏备用; 水浸膏制油膏先用羊毛脂混匀; 干浸膏加少量溶媒软化或研成糊状。 : 软膏过硬 , 加液体石蜡调节。 软膏过软,加石蜡,蜂蜡调节 (三)、软膏剂的制备 根据基质选择方法 油脂性基质 研和法、熔和法 水溶性基质 研和法、熔和法 乳剂型基质 研和法、乳化法 研和法 基质为半固体状态。 常温 下将药物与基质等量递加 研合均匀。 设备: 小量:软膏板 , 乳钵。 大量:电动研钵。 熔和法(普遍使用) 制法: 基质加热熔化 加入研细药粉  混匀  搅拌至冷凝。 适用:熔点不同的油脂性基质、中药热油提取。 水溶性基质大量制备。 设备: 搅拌机 乳化法( 乳剂型基质 ) 油相 水相 (加热至 80℃ ) ( 加热至 80℃ ) 混合 搅拌至冷 凝 混合方法: 1两相 同时加入 :有输送泵的连续大生产 2内相加到外相 中:内相小的乳膏 3外相加入内相中 : 多数乳剂 的制备 ,制备中乳剂转型 , 可得更细小粒子 设备 :乳匀机 .胶体磨 . 适用:乳剂型软膏的制备 四、外用凝胶剂 (一)概述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水溶性凝胶及与油溶性凝胶 以水溶性凝胶常用, 特点类似于水溶性软膏基质。 常用品种 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等 •纤维素的合成衍生物。 •水溶液浓度较高时为凝胶, •呈中性,性质稳定, •不易腐败, 一般不需加防腐剂。 •易失水干燥,需加保湿剂 卡波姆( carbomer) 淀粉甘油 甘油明胶 •白色疏松粉末,引湿性强, •水溶液粘度低,呈酸性,加碱中和( pH6~11)后呈稠厚凝胶。 •无毒,无刺激性。 耐热, •对眼粘膜有刺激。 淀粉 10克 ,甘油 70亳升 ,水 20毫升 ,苯甲酸 . 盐酸克林霉素凝胶(水溶性基质) 盐酸克林霉素 10g 卡波普 940 10g 三乙醇胺 10g 甘油 50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蒸馏水加至 1000g 主药 基质成分 pH调节剂 保湿剂 防腐剂 举例 五、眼膏剂 定义: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供眼用的膏状制剂。 性状、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等 基本与软膏剂一致。 但必须在 净化 条件下进行。 注意: 基质与药物:纯净,无菌,必要时可加抑菌剂; 对眼部无刺激 ,必须 经灭菌处理 .基质常为油性。 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 =8: 1: 1 不 溶性固体药物 过 九号筛 , 180200目。 制备时容器 、 设备须严格灭菌消毒 . 生产制备在 无菌条件 下进行 . 眼膏剂应做粘膜刺激性试验 . 六、软膏剂质量检查与评定 ( 一 ) 质量检查 1. 外观:色泽均匀 , 质地细腻 , 稠度适宜易涂展不融化。 2. 基质的质量检查: 〈 1〉 熔点:油脂性基质以接近凡士林熔点 ( 3860℃ ) 为宜。 测定方法 , 2020版药典附录 3〉 粘度与稠度: 牛顿流体 ( 液体石蜡 , 硅油 ) 测粘度 ,粘度计测。 非牛顿流体 ( 凡士林 ) 测稠度 , 方法P309, 插度计测定。 1单位 凡士林插入度 0℃ 时 100; 37℃ 时间 . 4水值:指规定温度下基质 100g能容纳有水量 . 表示基质吸水能力 ,防止贮藏期气温变化产生渗水现象 .配制时加入水量按水值少加 1020%水 5酸碱度 PH检查 :防止产生刺激性 , PH以接近皮肤 PH为好 . W/O型 . O/W. 3.粒度( 2020版药典要求项目) 除另有规定外,取药材细粉的软膏剂适量供试品,置于载玻片上 ,涂成薄层,覆以盖玻片,共涂 3片,照粒度测定法 (附录 Ⅺ B第一法,即显微镜法 )测定,均不得检出大于 180μm的粒子。  4.装量( 2020版药典要求项目) 照最低装量检查法 (附录 Ⅻ C)检查,应符合规定。 重量法 适用于标示装量以重量计者。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 5个( 50g以上者 3个 ),除去外盖和标签,容器外壁用适宜的方法清洁并干燥,分别称定重量,除去内容物。 容器用适宜的溶剂洗净并干燥,再分别称定空容器的重量,求出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按表中的规定,均应符合规定。 如有 1个容器装量不符合规定,则另取 5个( 50g以上者 3个 )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固体、半固体、液体的最低装量限度 标示装量 平均装量 每个容器装量 20g(ml)及 20g(ml)以下 不少于标示装量 不少于标示量的 93% 20g(ml)以上至 50g( ml) 不少于标示装量 不少于标示量的 95% 50g(ml)以上至500g( ml) 不少于标示装量 不少于标示量的 97% :P309 1皮肤测定法 :家兔法 .观察有无红肿水疱 ,发疹等刺激过敏反应 . 2粘膜测定法 :家兔眼粘膜法。 :软膏剂在贮藏期温差对质量的影响 . 1加速试验法 耐热耐寒试验 : 加速试验法: 于 39℃ .25℃ .0℃ 中至少 1月后 检查各项质量指标 . 乳剂型软膏 :55℃6 h. 15℃24h 无液化粗化分层现象 . 一般 O/W不耐寒; W/O不耐热。 2离心试验 :乳剂型软膏 10ml离心管2500r/min共转 30min,有无分层 . : ( 1).无菌( 2020版药典要求项目)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软膏剂,照无菌检查法 (附录 ⅩⅢ B)检查,应符合规定。 ( 2).微生物限度( 2020版药典要求项目) 除另有规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 附录ⅩⅢ C)检查,应符合规定。 不得检出致病菌 :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 )药物释放 ,穿透 ,吸收的测定方法 : : 1凝胶扩散法 : 用含有指示剂 使软膏中药物显色 的琼脂凝胶为扩散介质 .放入长约 10厘米的试管中 ,在上端10厘米处的空隙装入软膏 ,使与凝胶面密切接触 ,每种软膏各装 2只 装量一致 隔一定时间测定呈色区的长度 . 以呈色区长度的平方的纵坐标 .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拟合一直线 ,求直线的斜率即为扩散系数K,K值越大 ,释药起效快 .借此可比较各种软膏基质的释药能力。 此法为一般外用软膏的药物释放实验 . 2离体皮肤法 : 在扩散池中将人体或动物的皮肤固定 ,测定由不同时间从供给池穿透皮肤到接受池中药物的量 ,求出药物对皮肤的渗透率 P. 此法为研究 TTS的体外释药方法。 扩散池有重直式 ,水平式两种 .皮肤 ,选用无毛小鼠,新鲜尸皮肤。 扩散池示意图 A. 直立式扩散池 B. 卧式扩散池 2. 体内实验法: 1体液与组织器官中药物含量的分析 : 将软膏涂于人体或动物的皮肤上 ,经一定时间测定血 ,尿粪中药物含量 , 作为评定软膏中药物透皮吸收的指标。 2生理反应值 : 根据药理作用测定软膏中药物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时间和程度 ,如血管的收缩与扩张 .血压的变化产生惊厥 ,死亡等为实验测定的指标 . 3组织检查法:组织切片法测定局部皮肤变化。 七、包装与贮藏 包装: 软膏管 (锡管、铝管或塑料管) 密封性好,使用方便,不易污染 软膏在贮藏中的变化 : :油水分层 乳膏因贮藏温度过高 .或不溶性药物沉积。 2. 变色 :氯化或金属包装物接触 .。 油脂类易产生酸败;水溶性基质软膏或乳膏易霉变 ,失水。 :脂肪 水解 脂肪酸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