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察右后旗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井 80 眼,灌溉面积 12412亩。 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源工程建设仍有很大潜力。 察右后旗牧区水资源总量 6211 万 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2431 万 m3, 20xx 年实际开采利用水量为 350 万 m3,占可开采资 源量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 有很大 潜力。 牧 区 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察右后旗 牧区 水利工程主要是机电井灌溉工程,目前基本上有三种管理形式,一是以户为单位管理,自建自管, 这类工程均为机电井,个人投资打井, 政府给予机泵配套补助,产权归 己 ,这种管理形式占 40%; 二是联户所有,以股份制方式 共同投资,共同 经营管理 ,这种管理形式占 30%;三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用水户参与 管理 ,这种管理形式占 30%。 牧区 水利工程投入及成效 据统计 20xx— 20xx年全 旗 牧区 水利工程 建设,在 旗 委、政府的领导下 ,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察右后 旗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与管理同步,把 牧区 水利 工程 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3 扎实、有效、稳定向前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 年 — 20xx 年,全 旗 完成 牧区 水利建设项目 40 处,完成投资 960 万元 ,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万 亩。 牧区 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情况 察右后旗 水利局现有技术力量:高级工程 2名、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 10 名。 有能力承担全 旗 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近几年这些技术人员负责了全 旗 节水灌溉工程和人饮工程的设计施工,其质量均达到要求,运行 效果良好,受到农民群众的好评。 现在水工队、水管站已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完全可以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 1)牧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草原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国家实施或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建设,目前牧区水利建设跟不上国家和自治区草原生态建设战略的要求,因此,要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牧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把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作为牧区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 ( 2)纯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表水仅为可利用量的 18%,地下水仅为可 开采量的 47%。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4 ( 3)牧区水利建设投资严重不足 ( 4)牧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差,技术设备落后,饲草料地灌溉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 %,远不能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 ( 5)牧区水利建设前期工作滞后,科研试验、监测等工作薄弱。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量 水资源特点 察右后旗 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大气降水少而集中,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潜水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是受气候、岩性、地貌、地质构造及古地理沉积环境等诸因素的综 合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其中潜水的形成与分布则主要受气候与地貌因素的影响,而深层承压水的形成则主要受岩性与古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的综合制约。 地表水主要是汛期产生的洪水。 水资源量 察右后旗地表水资源量为 m3/a,现状地表水可利用量为 m3/a。 全旗地下水资源为 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m3/a,占地下水总补给量 m3/a 的 79%。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5 全旗水资源总量为 ,可利用量为 万 m3/a。 察右后旗水资源分布情况 表 表 11 分区名称 面积 ( km2) 占全旗 面积 % 水资源可利用量 (万 m3) 占水资源 可利用量的 % 全旗合计 100 100 吉棍塔拉 — 当郎忽洞盆地 白音察干盆地 贲红 — 大六号盆地 五德沟、白石崖沟山丘、台地区 察右后旗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含水 层岩性基本为第四系砂、砂砾石及第三系上新统砂岩,透水性好,含水层厚度较大。 项目区没有进行过有针对性 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缺乏。 考虑到本项目用水量小,开采范围不大,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以侧向补给和降水入渗为主。 现以水源地范围作为分析单元进行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本交工作以开采井影响范围适当扩大面积作为本次 评价计算范围。 当郎忽洞苏木察汗不浪嘎查和黄羊城嘎查项目区水源地含水层岩性以第四系砂、砂砾石及第三系上新统砂岩为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6 主,含水层岩性抽水影响半径取经验值 600 米, 察汗不浪嘎查和黄羊城嘎查 项目区评价面积为 60km2。 本次评价 以项目区补给总量评价地下水资源量。 计算结果为降水入渗补给量 万 m3/a,地下水侧向补给量 m3/a,地下水资源量 m3/a。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采用可开采系数法进行计算, 可开采系数参考《牧区水利规划报告》取 , 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为 m3/a。 水资源分布 从 察右后旗 水资源的分布 来看地表水、地下水流向基本一致。 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集中在南部大六号贲红 盆地 、 中部的白音察干盆地 和 北部的当郎忽洞盆地。 南部大六号贲红盆地 km2, 占全 旗 面积的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1729万 m3,占全旗水资源可利用量的 %; 中部的白音察干盆地 km2,占全旗面积的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1507万 m3,占全旗水资源可利用量的 %;北部的当郎忽洞盆地 ,占全旗面积的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2467万 m3,占全旗水资源可利用量的 %; 以上数据表明水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但 当郎忽洞苏木察汗不浪嘎查和黄羊城嘎查项目区是 水资源丰富区 ,利于发展集中连片的井灌区,也利于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 现代化的 饲草料 灌溉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7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开发潜力分析 截止 20xx年统计 项目区 机电井 23 眼, 饲草料地灌溉 面积 2290 亩, 灌溉 用水量 34 万立米,生活用水 万立米 ,其它用水 万立米 , 总用水量 万立米,占 地下水 可开采 量的 %。 还 有 很大 的开发潜力,但开发难度较已开发利用的大,以深井居多( 100m 左右)。 考虑到近几年持续干旱地下水下降的现实,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饲草料地 灌溉必须全面实行节水灌溉。 在继续开发的基础上,对没有实行节水灌溉的水浇地进行节水改造,挖潜扩灌。 水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灌溉需水量 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 喷 灌 工程 技术规范,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P 采用85%。 灌溉制度 根据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在该旗同类地区进行的研究及察右后旗近四十年的降雨资料,并参照其他的试验资料,确定示范项目区控制性作物为青贮玉米,喷灌计划湿润层深度为 50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8 65%~ 95%,土壤 干 容重 ,田间持水量为 23%。 设计灌 水 定额 m = H(β 1— β 2) P/η 式中: m — 设计灌水定额, mm; γ — 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 g/cm3; h —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cm; β 1 — 适宜含水量上限,取田 间 持 水量 的 90%; β 2 — 适宜含水量下限,取 田间持水量的 70%; η — 喷洒 水利用系数,取 P( %) — 设计土壤湿润比取 100 经计算, m==。 设计灌水周期 T=Eam 式中: T — 灌水周期; m — 净灌水定额; Ea — 设计耗水强度( mm/d)取 经计算, T= 灌溉制度 根据计算并参照有关资料,确定项目区喷灌的灌溉制度见表 21: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19 表 21 灌溉制度表 作物名称 灌水定额 ( m3/亩) 灌水次数 (次) 灌溉定额 ( m3/亩年) 灌溉速度 (亩 /h) 备 注 青贮 玉米 30 5 150 本项目新 增 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用水量为75 万立米,加上现 有饲草料地灌溉用水 34万立米 , 共需水109 万立米。 灌溉工程可供水量 项目区 可供灌溉水量为 34 万 m3,加上本次 规划 新开发水源可供灌溉水量为 109 万 m3。 灌溉水 供需 平衡 分析 本次 牧区饲草料地 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新增灌 溉用水量 75万 m3。 项目实施后, 项目 机电井数达到 45 眼 , 灌溉 供水能力为 109 万立米,加上 项目区 内其它各业用水,用水量达 ,占可利用量 49%。 从水资源保障看,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灌溉用水要求。 草畜平衡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20 项目区现状每年可产干草 万公斤,适宜载畜量13590 个羊单位。 项目区现有牲畜 23760 头只,折合 25000个羊单位,每 个羊单位每日食干草 2kg,需草 1825 万公斤,缺草 万公斤,超载牲畜 11410 羊单位,超载情况严重。 由此可见,项目区草畜不平衡,应新建灌溉饲草料地以补不足。 从而减轻自然草场的载畜压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21 2 工程 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需要 草畜是牧民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安居乐业的基础,发展饲草料地节水灌溉,是增加饲草料的有效供给,解决畜草矛盾的根本措施。 事关国家边防巩固,促进 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牧区草原生态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是牧区草原生态建设的需要 由于受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牧区畜牧业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干旱缺水、风、虫、鼠、人口增长和长期的超载放牧,使脆弱的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畜矛盾十分突出。 生态建设如果不解决水的问题,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没有灌溉措施,旱作牧草产量很难提高,难以满足休牧、轮牧、圈养等措施所需的补饲要求。 因此,以水源工程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饲草料地,人工牧草灌溉,增加饲草料的有效供 给,对于实施牧区种草休牧,恢复草地植被和舍饲、半舍饲养畜,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22 境最重要的基础工程。 是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需要 长期以来,尽管牲畜数量持续增长,但由于饲草短缺,致使牲畜个体重量品质呈下降趋势,饲养周期加大,牧民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生态环境恶化,长此下去必将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进程。 是牧区水利建设及水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的需要 长期以来,牧区水利建 设相对滞后,受投资规模水土资源条件、传统的水利灌溉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限制,牧区水利工程不但数量少,而且水平低,效益不突出,实践证明,没有水利就没有生态畜牧业,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 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使牧区水利工程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能。 是牧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发展高产饲草料地节水灌溉,是增加优质饲草料的有效供给,缓解畜草矛盾,改善草原环境,走生态畜牧业道路的有效途径,高产饲草料地是以水、草畜平衡发展为基础的牧区水利建设新模式,具有小型、分散、节水、 高效等特点,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要求,以牧房为单元,适应牧区居住分散及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方式,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 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23 项目建设 的 可行性 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源工程建设仍有很大潜力。 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源工程建设仍有很大潜力。 察右后旗牧区水资源总量 6211 万 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2431 万 m3, 20xx 年实际开采利用水量为 350 万 m3,占可开采资源量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很大潜力。 因此,根据不同区域水源条件及特点建设水源工程,以水源工程为中心,以牧户 为基本单元,发展高产节水饲草料地,是牧区水利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全区牧区节水示范工程已初见成效,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察右后旗水资源相对贫乏,地表水系不发育,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