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位经济时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靠產品銷售量以拓展服務網的範圍,並增加服務的經驗。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3 表 11 網路對個人價值與對群體價值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4 網路外部性 (Direct Inter Externality):係指消費者購買產品享受其產品的品質,隨著更多消費者的加入,能使產品價值更加增加或減少的情形。 (Indirect Inter Externality):隨著互補品或耐久品之售後服務的增加,消費者享受的價值愈增加的情形。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5 正反饋循環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6 報酬遞增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7 需求面的規模經濟  需求面規模經濟是資訊市場的常態。  當需求面經濟啟動時,會產生消費者預期心理,意即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會成功,會形成一窩蜂使用的情況,造成更多的人使用此產品。  反之,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不會被廣泛使用,則會展開惡性循環,因此,在消費者預期心裡中,會造成受歡迎的產品愈受歡迎,被摒棄的商品會被淘汰。  微軟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它引發了消費的預期心理,建立了在需求面的規模經濟,也就是說,消費者選擇微軟的產品 並不是因為這個作業系統是最好的作業 ,而是大家預期這個作業系統會被廣泛使用 ,因此造成一窩蜂使用的情形,最後形成了產業的標準。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8 明顯獨占  因為網路效應所產生的正反饋現象與需求面的規模經濟效應,企業為了搶奪短暫的市場控制權, 一家獨大 與 標準戰爭 成為網路常態。  報酬遞增及網路外部性因素形成明顯的壟斷。  如果透過競爭取得控制權,可能被控壟斷。 但是,由於資訊製造與網路效應、正反饋現象、需求面規模經濟等相關,當市場規模較小而維持最低效率的生產規模較大時,有時由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可能是比較經濟的。  由於報酬遞增率,會產生自然專賣者。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29 外顯供給增加  現實生活中,每個消費者所能觸及的「市場」都是有限的。  但網路的出現可以大幅增加消費者的選擇,而且現在又有一些比價搜尋網站 (priceparison engine),可以幫助消費者在數以百計的網路商店中,找出最便宜的選擇。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30 客製化定價  在經濟學上,資訊品有兩種製造成本:高昂的製造成本與低廉的變動成本。  資訊產品的製造成本很高,但再製成本很低,當再製成本趨近於零時,應該以消者的價值為定價基礎。  但是,一項產品對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不同的,所以,差別定價便成為更適當的策略。  因此,依據不同的市場區隔設計不同的產品版本與售價是必須的。  於是產品與價格差異化成為定價方式,大量量身訂作、內容個別化、產品分版等都是資訊業常用的策略。 網際網路行銷 — Web 劉文良整理 31 動態交易  隨著網路的成熟,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應,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