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镇小学张献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圆形纸片、教科书 PPT 演示 PPT 形象、直观演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高认知效果。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画平面图形。 3 拿出直尺和笔,看在一分钟内能画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1. 在一分钟内能画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画圆。 2. 师: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 尺画一个圆。 PPT演示 二、学生第一次提出问题 1学生第一次提出 生提出的问题问题 6 :今天我们学习圆。 通过上面的尝试和观察,你有什么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 ( 1) …… ( 2) …… ( 3) …… …… 教师预想的问题) ( 1)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区别。 ( 2)圆有什么特征。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0 :现在来解决这些问题。 请拿出一张小圆形纸片(课前准备)。 将圆对折几次,再观察折痕,你有什么发现。 1. 对折几次,再观察折痕,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操作、学生命名、自主学习,主动进行学习构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 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一点。 ) 谁能给这一点命个名。 理由是什么。 2. 学生多种命名法 2. 自主学习半径和直径的意义 :什么叫半径。 什么叫直径。 3. 看书 86页自学弄明白。 4. 完成 87页上面的 “ 做一做 ”。 四、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第二次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第二次提。新源镇小学张献顺(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