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治疗策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isease,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noninfarct artery may be necessary to maximize myocardial perfusion I IIa IIb III B STEMI合并 MVD非 IRA 血运重建的阶段性 PCI策略 指南对急性期非 IRA处理原则已有界定 ( Ⅲ类适应证), 依据只是大多数专家的共识 ,证据级别为 C或 B,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前 STEMI合并 MVD非 IRA 血运重建策略仍存在争议 回顾 2020以前关于“ STEMI合并 MVD非 IRA PCI血运重建”的 17篇主要文献: 三种重建策略 保守策略:急性期仅处理 IRA 指南支持 激进策略:急性期同时处理 IRA和非 IRA 存在争议,仅适合特殊病情 折中策略:急性期仅处理 IRA,围术期阶 段性处理 非 IRA 结果良好,有望达成共识 完全血管化 多处大于 90%的狭窄 不稳定斑块 未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完全血管化增加院内死亡率和MACE事件发生率 • J Am Coll Cardiol 2020。 54:2205– 41 •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20。 3:22–31. • Am J Cardiol 2020。 104:507–13. • Eur Heart J 2020。 32:396–403. •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20。 4:627–33 左主干急性闭塞并心源性休克 PCI策略 LM病变 PCI前应做好心脏辅助装置的植入或预备好 IABP是解决 AMI LM病变急性期泵衰竭的强力支持 左主干急性闭塞并心源性休克 PCI策略 左主干急性闭塞并心源性休克 PCI 男性, 56岁,“突发胸痛伴大汗 4小时”, ECG: V1~ V5导联ST段压低约 急诊行 CAG: 多支血管病变, LM闭塞 植入 IABP,抽吸血栓,植入支架, LAD、 LCX血流恢复 患者病情稳定, 10d后出院 心肺血流动力学支持发展史 IABP TandemHeart Impella Hemopump ECMO (体外膜肺 ) CPS ( 经皮心肺循环支持 ) 90’s 80’s 70’s 00’s IABP和左室辅助装置比较 导管 鞘管 穿刺点 抗凝 穿间隔 肢体缺血 预充容量 LV无负荷工作 需要稳定节律 血流动力学改善功效 IABP和左室辅助装置比较的荟萃分析: 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 IABP和左室辅助装置比较的荟萃分析 30天死亡率无差异 IABP的客观评价 IABP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时目前最常用的辅助循环装置,它能有效逆转组织低灌注,但需联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以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再灌注,以降低死亡率。 IABP最大局限是于对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依赖于左心室功能状态,对血流动力学改善常常是暂时性的,常出现“气囊依赖性”,对血流动力学完全崩溃的患者,仅能提供很小的循环支持。 充气时机:在心脏舒张期 充气益处 •升高舒张压力 ,增加冠脉血流 •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增加体循环灌注 放气时机:在等。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治疗策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孔;在后牙,急性牙髓炎时炎症局限于冠髓,应急处理时去除炎性冠髓并封失活剂。 急性牙髓炎合并根尖周炎时,炎症已波及根髓,应急治疗时前后牙均采取牙髓摘除术, ZOE封药。 推荐急性牙髓炎急性处理最低标准 一般不应开放髓腔 前牙应完整拔髓,后牙选择性拔髓 FC较砷剂封髓更为安全 急性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基本原则 建立引流 抗菌止痛 以往应急治疗方法 开放髓腔并扩挫根管全长,用
面积 PE或临床预后不良的次大面积急性 PE患者推荐积极去除血栓。 常用溶栓治疗为 100 mg阿替普酶静滴 2小时 • 对于中危 PE患者溶栓获益与出血风险相当 优点: ,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迅速改善; ,减少复发; ; ,减少不良体液反应对肺 血管和气道的作用 适应证: 大面积 PTE及次大面积 PTE;无肺动脉高压的小块 肺栓塞,溶栓风险大于获益 溶栓适应症: •
层、主动脉窦瘤破裂或急性肺栓塞。 严重的胸痛伴恶心、呕吐也常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胸痛伴咯血提示可能是肺栓塞、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 胸痛伴随发热可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当胸痛同时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时往往提示病变严重累及心肺功能,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等多种情况。 伴有吞咽困难的胸痛则提示食管疾病的存在
流( 2处) 封堵器固定良好,无移位 术后 2周病情稳定出院,随访 7月,病人病情平稳。 病例 3 男 81 岁,因“间断胸闷 2 年,持续不缓解 5 h” 入院 血压 110/ 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干鸣音,胸骨左缘可触及震颤, HR 105次 / min ,心音低,胸骨左缘可及 5/ 6 级杂音 心电图示 V1~4导联 ST段抬高 2~ 6 mm
极的 抗血小板 、 抗凝 、 抗缺血 (阿司匹林、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抑制剂、 低分子肝素、 β 受体阻断剂、 硝酸酯类等)治疗23 d。 对改善病人预后十分重要,可防止不稳定斑块的极度活化。 ⒊ 在 “ 预治疗 ” 23d后 仍有反复缺血发作 才推荐 CAG和血运重建 ㈡ UCAD治疗原则 ⒈ 一旦拟诊或诊断 UCAD 立即收入 CCU观察 4872h
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 55mmHg) 严重和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 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 急性全身性疾病或发热 马凡氏综合征 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 180mmHg; 舒张压 100mmHg) 体位性低血压(收缩压下降 ≥ 20mmHg伴眩晕或头晕症状)主动、 脉夹层 近期栓塞 血栓性静脉炎 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中度至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