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施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月仍为 AF,则应用同步电复律转复 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 采用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177。 标准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单因素分析采用 t检验或 X2检验。 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 P示有统计学意义。 x 围手术期结果 1 2 3 4 术后早期死亡11例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 需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134例,术后一周内逐渐停用 无安装永久起搏器 射频时间 12+ min, CPB时间177。 min, ACC时间177。 min。 辅助呼吸时间177。 ; ICU时间 177。 住院天数平均177。 存活者中,二次开胸止血 2例,余未出现围术期心肌梗塞、脑栓塞、脑出血等。 无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 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 % 随访时间 1个月 1例术后 10个月死于心力衰竭, 2例分别于术后 6个月和术后 1年因脑出血死亡 余者,心功能 ( NYHA) Ⅰ 级 213例( %),Ⅱ 级 12例( %) 随访结果 1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152例( %) 交界性心律 6例( %) 心房扑动 6例( %) AF61例( %) 3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155例( %) 交界性心律 3例( %) 心房扑动 5例( %) AF40例( %) 6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65例( %) 心房扑动 5例( %) AF27例( %) 1年: 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41例( %) 心房扑动 2例( %) AF18例( %) 2年以上: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12例( %) AF16例( %) 术后不同阶段心律随访结果 去自主神经化结果 去自主神经化 82例中,随访 1年以上 28例, sSR25例( %), AF3例( %)。 82例中有 64例术后 1年中维持稳定的 sSR。 随访结果 出院时为 sSR患者中,复发 5例: 2例在术后 3个月(经延长胺碘酮口服时间,均于术后6个月转复为 sSR) 2例在术后 6个月(其中 1例经同步电复律转复为 sSR,1例至今为 AF) 1例在术后 8个月,经电复律后转复。 出院时未转复的患者 随访中如口服胺碘酮效果不满意,行电复律治疗 13例,成功 8例,失败 5例。 随访结果 左心房内径 术前为 177。 术后 6个月为 177。 术后 1年以上为 177。 术后 6月和 1年以上左心房内径与术前比较有明显 统计学意义( P) sSR者均出现明显左房 A峰波 危险因素分析 因素 AF组 (n=16) NSR组( n=112) t值或 X。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施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心排血量下降,死亡率增加。 • CRT可恢复心室内或心室间不同步。 7 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 : CRT 心房 心室失协调 LA : LV 房室协调 心室间失协调 : RV:LV 电学上的再协调 心室内失协调 :LVS:LVL 机械运动再协调 CRT 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 4000多例心衰伴心室不同步的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CRT或 CRTD,结果表明均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鲁迅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她不是 “ 苟活到现在的我 ” 的学生,是为了 中国 而死的 中国 的青年。 《 记念刘和珍君 》 关于鲁迅的感情发展脉络( 极其矛盾 力避径情直遂) “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没有。 ” “没有” “先生还是写一点罢。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 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层层嵌套。
22 高血壓 – 目的: – 成人:早期發現和治療本態性高血壓(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保護標的器官( target ans)。 – 兒童:早期發現和治療續發性高血壓 , 發現本態性高血壓的高危險群以早期改變生活形態。 23 美國國家高血壓防治委員會定義 :分類 收縮壓 m m Hg 舒張壓 m m Hg正常 130 85正常偏高 130 139 8589高血壓
有过 ACS者、 主动脉瓣狭窄者的 AF急性复律。 心房选择性多通道阻滞剂 —— AZD7009 • 阻断心房肌的 IKr、 INa和 IKUr,延长心房复极时间 • 有 QT间期延长,但未见诱发 TdP • 动物模型示可有效终止所有诱发的持续性房颤和房扑,并且可预防 95%的房颤复发 • 关于临床上静脉应用 AZD7009转复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有一项 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药物推荐级别变化的原因 所有改变都是出于节律控制时安全性考虑 ● 氟卡胺,普罗帕酮口服转复级别下降:主要是安全性顾虑,尤其是在院外使用,强调必需经过仔细选择,事先在院内使用 ● 伊布利特级别下降:扭转性室速 ● 胺碘酮级别提高:转复成功率并不十分高,但安全性较好。 若未转复也可控制心室率 静脉胺碘酮在房颤中的使用方法 ● 无论是转复还是控制室率,用法都是一样 ——负荷量: 5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