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施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月仍为 AF,则应用同步电复律转复 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 采用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177。 标准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单因素分析采用 t检验或 X2检验。 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 P示有统计学意义。 x 围手术期结果 1 2 3 4 术后早期死亡11例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 需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134例,术后一周内逐渐停用 无安装永久起搏器 射频时间 12+ min, CPB时间177。 min, ACC时间177。 min。 辅助呼吸时间177。 ; ICU时间 177。 住院天数平均177。 存活者中,二次开胸止血 2例,余未出现围术期心肌梗塞、脑栓塞、脑出血等。 无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 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 % 随访时间 1个月 1例术后 10个月死于心力衰竭, 2例分别于术后 6个月和术后 1年因脑出血死亡 余者,心功能 ( NYHA) Ⅰ 级 213例( %),Ⅱ 级 12例( %) 随访结果  1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152例( %) 交界性心律 6例( %) 心房扑动 6例( %) AF61例( %) 3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155例( %) 交界性心律 3例( %) 心房扑动 5例( %) AF40例( %) 6个月: 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65例( %) 心房扑动 5例( %) AF27例( %) 1年: 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41例( %) 心房扑动 2例( %) AF18例( %) 2年以上:稳定窦性心律( sSR ) 112例( %) AF16例( %) 术后不同阶段心律随访结果 去自主神经化结果 去自主神经化 82例中,随访 1年以上 28例, sSR25例( %), AF3例( %)。 82例中有 64例术后 1年中维持稳定的 sSR。 随访结果 出院时为 sSR患者中,复发 5例: 2例在术后 3个月(经延长胺碘酮口服时间,均于术后6个月转复为 sSR) 2例在术后 6个月(其中 1例经同步电复律转复为 sSR,1例至今为 AF) 1例在术后 8个月,经电复律后转复。 出院时未转复的患者 随访中如口服胺碘酮效果不满意,行电复律治疗 13例,成功 8例,失败 5例。 随访结果 左心房内径 术前为 177。 术后 6个月为 177。 术后 1年以上为 177。 术后 6月和 1年以上左心房内径与术前比较有明显 统计学意义( P) sSR者均出现明显左房 A峰波 危险因素分析 因素 AF组 (n=16) NSR组( n=112) t值或 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