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加固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电气施工组织设计) 道堆地基加固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投入 9 台振动式履带插板机和 3 台液压式履带插板车进行插板施工。 振动式履带插板机施插深度 35m 左右,振动锤功率为 35台插板机配备动力为 75 千瓦。 液压插板机系采用大型挖掘机改造而成,桩架高 25m,施工灵活,且施工时不需额外配备动力。 本工程预压卸载完成后,围堤后方 100m 和隔堤后方 围内的陆域采用振冲法加固。 振冲点布置采用等边三角形,间距为 冲设备采用 率为 75为振冲施工工序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不能断电,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发电机(拟投入 10 台 150发电机) ,确保停电期间能连续施工。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1 履带插板机 30冲设备 0 75压式履带插板机 3 不需额外配备动力三、施工用电线路选择1、导线选择每台履带插板机和振冲设备均各自配备一台发电机(拟履带插板机投入 9 台 6135 型发电机,功率为 75 千瓦,振冲设备投入 10 台 150发电机)。 根据现场机械设备配置情况,由于每台插板设备均自备一台发电机,2所以无同时系数。 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为 锤电动机额定功率 30台振冲设备,也无同时系数,动机额定功率为 P 振冲 =75下首先对供电线路进行计算,具体公式计算如下:导线截面选择:I 插班 =1000×P 插板 / 额定 ×000×30/80×5足载流量需求。 I 振冲 =1000×P 振冲 / 额定 ×000×75/80×0足载流量需求。 四、线路敷设考虑到本工程设备施工需经常移动位置,且发电机与设备距离较短,电缆敷设宜采用明敷橡胶绝缘电缆的方式。 电缆敷设时在有可能受外力损伤的部位,以及可能受到施工排水影响的地方应加有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防护措施,电缆敷设应由专业电工布设,架设完毕经项目部安全科验收合格才开始使用。 本施工采用 统供电,各回路的设备设末级配电箱,控制本设备。 从发电机引出的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引至施工设备区域。 五、 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的选择。 施工中均为一台设备配一台发电机,按“一机、一闸、一漏、一保3护”原则,开关箱内设三相四极漏电保护器,属末级保护,其漏电动作电流应30作时间01S。 漏电保护器主要是当用电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提供保护的装置,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应另外安装短路、过流保护装置。 可采用交流接触器以及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其规格的选用应与漏电保护器的通断能力相适应。 插板机熔丝额定电流>电动机启动电流/>电动机启动电流/。 插板机电度表选用 3(6)A,电流互感器是 100/5A。 振冲设备电度表选用 3(6)A,电流互感器是 200/5A。 六、自备发电机的安全注意事项1发电机与载荷的功率匹配,一般为发电机功率比应供电设备总功率大3035%;2选择发电机输出导线的截面,要满足发电机输出电流值,不能使导线出现过载情况。 否则会加剧线路发热、导线绝缘老化,严重时会造成短4路,引起火灾;3导线的连接、开关安装,一定要按电工安装工艺要求操作,避免在供电后因接触电阻过大发热燃烧;4在可能启动多台电动机时,要先启动功率大的电动机,后启动功率小的电动机;关机时同样,先断开功率大的电动机,后断开功率小的电动机;5发电机要有保护接地装置,保护接地电阻应4 欧姆;6为保持动力机的润滑,要经常检查机油情况,以免动力机失油损坏,造成发电机无法同步运行;7若个别情况需要两台发电机并车运行,则要符合两台发电机的电压相等、频率相等、相位相同。 如果相位相反,会使流过发电机的电流几乎是 12 倍于发电机端三相短路时所产生的短路电流,这是很危险的。 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1.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2. 技术交底资料。 3. 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4. 接地电阻测定记录。 5. 定期检(复)查表(工地每月,公司每季进行一次)。 6. 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八 电工: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经(地)市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电工应掌握用电安全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 5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停用设备应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负责保护用电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重复接地)和开关箱。 地每月、公司每季)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和维修记录。 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9. 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挂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