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制度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右进行一次学术研讨 上岗后的几个重要环节  考核与评价 – 对能力 – 对流程 – 对目标 总 结  从有限到无限  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环境  多样化方向转向复合、协同  从整体性满足到追求个性化需求  从单打独斗到馆内协同甚至多馆合作  从数量保障到质量满意 学科馆员制度的 规划、实施和评价  学科馆员制度的规划 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  学科馆员制度的评价 学科馆员制度的评价  总原则:用户满意 – 用户满意度测评 – 双向考核:图书馆 +用户  评价原则: – 定性 +定量 – 质 +量 定性考核内容  学科馆员是否已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科信息服务。  学科馆员是否与对口院系用户初步形成密切联系、动态跟踪和不断更新的方法和机制。  学科馆员是否熟悉相关的核心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检索与处理工具。  学科馆员是否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识学习与更新的机制。 定量考核指标  对口学科内重点机构建立联系的数量;  重大研究项目的跟踪服务数量;  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用户服务数量;  广播式服务的范围和推送服务数量;  用户满意度测量;  培训活动数量与规模;  需求调查次数和范围;  学科分析和馆藏发展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案例分析: 业内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及思考 几种典型模式  清华大学图书馆 – 学科馆员 +图情教授  国家科学图书馆 – 学科馆员团队服务  上海交大图书馆 – IC2学科服务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学科馆员 +咨询馆员 +培训教师 – 学科分馆学科馆员 几种典型模式 清华学科馆员 +图情顾问  建立起通畅的 “ 需求 ” 与 “ 保障 ” 渠道,主要针对教师、研究生层面开展工作。 目前学科馆员 17人。  熟悉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文献资源分布。  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  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  深入院系征求意见及信息需求;与图书馆顾问密切合作。  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  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  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  为对口院系的重大课题提供文献层面的特别帮助;与对口院系学术带头人建立联系。 清华学科馆员 +图情顾问  清华大学图书馆从学科和文献资源的角度在各院系聘请图书馆教师顾问,聘期 2年。 工作职责如下:  资源建设 – 把握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及馆藏调整方向,提出参考意见,积极推动图书馆与院系合作购买文献信息资源; – 推荐优秀文献资源,对重要试用资源提出评价意见,或推荐其它专家进行评价。  建议与反馈 – 为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及时反馈教师对图书馆的意见与建议;  指导学科服务 – 提供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大课题情况和重点研究方向; – 与学科馆员密切联系,为开展学科服务提供指导意见;  查新专家顾问 – 理工科图书馆顾问同时担任查新站学科专家顾问。 学科馆员 34人  重大研究项目 主动跟踪式服务  重点领域学术带头人 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 重点领域科研人员 广播式访问与推送服务  科研人员与研究生 用户教育培训 几种典型模式 国科图学科馆员团队服务 第一阶段( 2020- 2020): 普遍服务: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推广 第二阶段( 2020- 2020): 用户信息环境的规划设计 第三阶段( 2020- 2017): 科研过程的合作伙伴 几种典型模式 国科图学科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