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与生活饮用水卫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70℃。 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 食品再加热卫生要求 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 60℃ 、高于 10℃ 条件下放置 2小时以上的), 存放时间超过 2小时的熟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 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加热时中心温度应高于 70℃ ,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不得食用。 餐用具卫生要求 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记。 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 消毒后餐具应符合 GB14934《 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 》 规定。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 清洗方法 (一)手工清洗步骤: 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 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较多的,应用手工方法先刮去大部分后,再进入洗碗机清洗。 二、 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煮沸、蒸汽消毒保持 100℃10 分钟以上。 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 120℃ 保持 10分钟以上。 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 85℃, 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二)化学消毒 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 250mg/L(又称 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 5分钟以上。 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三、保洁方法 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 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 (箱)内。 食品留样要求 (一)每餐供应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二)应做好留样记录 (三)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 010℃ ) 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 100g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专间),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二)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三)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 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四)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五)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开始工作前。 处理食物前。 上厕所后。 处理生食物后。 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 (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 )后。 从业人员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洗手消毒设施卫生要求 食品处理区内应设置足够数目的洗手设施。 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设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设施。 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应有洗手消毒方法标示 水笼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就餐场所应设有数量足够的供就餐者使用的专用洗手设施。 从业人员工作服管理 (一)工作服为白色或浅色,也可按其工作的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进行区分,如粗加工、烹调、仓库、清洁等。 (二)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三)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四)待清洗的工作服应放在远离食品处理区。 (五)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 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 ㈠ 集体食物中毒的特点:  ⒈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共同食用某种食物,不食用者不会发生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 ⒉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 ⒊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 ⒋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警示  学校内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 100人或死亡 1人以上的,为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的 10条原则:  ⑴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 ⑵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 ⑶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 ⑷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 ⑸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 ⑹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 ⑺反复洗手;  ⑻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 ⑼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 ⑽使用洁净水。 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 (二)预防措施  ⒈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 ⒉防止污染食品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