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源下组煤开采可行性论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灰~灰白色中粒砂岩和砂、泥岩互层。 上部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砂岩较少 ; 中部和下部以砂岩为主 , 为沼泽相、陆相 沉积。 山西组含煤 5~ 7层其中 3煤层 为主要可采煤层, 4煤层 为局部可采煤层 , 3煤层 不可采。 山西组可采煤层累计厚度为 ,煤系厚度 96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 %。 月门沟群太原组( C2P1yT) 厚约 ~ , 平均。 岩性以灰、灰黑色砂岩为主,浅灰~深灰色泥岩,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间层出现。 含石灰岩 4 层,其中一、二、四、五灰为标志层。 太原组底界是粘土岩或粘土质泥岩(局部可相变为粉砂岩) , 以浅海相、过渡相为主,以沼泽相、陆相为次。 主要标志层 主要有一灰、二灰、四灰、五灰和煤层。 一灰 :厚 ~ ,平均 ,灰至深灰色,岩性稳定,上中部常含泥质,下部较纯,含丰富的海百合茎、腕足类、腹足类等动物化石。 一灰顶板为含少量眼球状或小透镜状菱铁矿结核的粉砂岩 , 一灰下距太原组底界 左右。 二 灰:位于太原组中部,为 6 煤层 的直接顶板,厚 ~ ,平均 ,灰至深灰色,上部多含泥质,动物化石形体大而量少;中部 质较纯;下部质不纯,含少量蜓科化石 ; 底部含炭质,为深灰色。 二灰距一灰 左右,距 5 煤层。 四灰 :为 8 煤层 直接顶板,厚 ~ ,平均 ,灰至深灰色,质较纯,但夹有钙质泥岩,致密、厚层状构造,下部含黑色燧石结核,因而坚硬、色深,含较多的蜓科化石,形体大,保存完好,层位稳定,可作为 9煤层 的标志层。 四灰距二灰 ,距 6 煤层 ,距 6 煤层 ,距 7 煤层 ,距五灰。 五灰 : 位于太原组的下部,是太原组与本溪组的分界层,厚 ~ ,平均,浅灰色,质纯,致密,厚层状构造,局部重结晶现象明显。 煤层 : 太原组含煤 15 层,其中 102煤 层 为主要可采煤层, 101煤 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太原组可采煤层累计厚度 ,煤系厚度 ,可采煤层含煤系数 %。 13 厚度 名称 间距 2 煤层 2 煤 层 3 煤层 3 煤 层 4 煤层 4 煤 层 一灰 一灰 5 煤层 5 煤 层 二灰 二灰 6 煤层 6 煤 层 7 煤层 7 煤 层 四灰 四灰 8 煤层 8 煤 层 9 煤层 64..20 9 煤 层 101煤 101煤 102煤 102煤 五灰 87..85 五灰 奥灰 93..59 奥灰 表 21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主要标志层间距 表 /m 14 二、井田构造 肥城煤田处在肥城断层控制的断陷单斜构造之中,是受断裂破坏的残缺向斜盆地。 肥城断层即 F1 大断层,呈“ M”形,落差大于 1000m,北盘上升,致使太古界泰山群的片麻岩及寒武系灰岩出露,形成北部弧形山脉。 单斜构造地层向北倾斜,走向近东西,煤系地层被第四系全部覆盖,煤田南部有煤系底盘奥陶系石灰岩出露,形成东西走向山脉。 隆源井田位于肥城煤田的西南部,矿区四周被 断层包围,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受多条边界断层控制的地堑构造,井田内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北西向。 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以 F21断层为界,井田东、西部构造面貌差异较大 : 西区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小,一般在 3~ 8176。 , 埋藏较浅,内部断层较少 ; 东区构造相对复杂,地层倾角变化大( 8~ 15176。 ),埋藏深度较大,内部断层较发育。 区内没有发现岩浆岩。 断层 井田内断层发育,全部为正断层。 根据展布方向大体可分为 NE、 NNE、 NEE 或近 EW向三组。 隆源煤矿断裂构造发育 (表 22) ,发育落差大于 20m 的大中型断层 20条 (其中 :落差大于 100m 的断层 3条 , 落差 50m~ 100m 的断层 2 条 , 落差 30~ 50m 的断层 1 条 ,总长度 24630m,平均 /km2, ; 落差大于 10m 小于 20m 断层 8 条,总长度 2640m,平均 条 /km2,。 现将井田内规模较大的主要断层综述如下: F4断层 :为井田西南部边界,走向 50~ 60176。 ,倾向 NW,倾角 70176。 ,落差 150~ 295m,延伸稳定,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2100m,表现为南升北降的正断层,分叉断层较多,力学性质复杂 , 具多期活动性,为基本查明断层。 F41断层 :为 F4的分支断层,走向 30~ 60176。 ,倾向 NW,倾角 75176。 ,落差 5~ 125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2550m,表现为南升北降的正断层,有 6312 41 32 24 40西检 8等钻孔穿过 , 东总回风巷、东运输大巷实际揭露,为查明断层。 F21断层 :构成东翼采区的北部边界,西延段经井田中部向西南与 F4断层靠拢,将该井田分成两个独立的采区。 断层走向 15~ 30176。 ,倾向 SSE,倾角 70176。 ,落差 10~ 275m,区内延伸长度 2500m, 有 31西补 32 632 421 等钻孔穿过。 该断层 经地面地震勘探控制, 3401 工作面东翼集中皮带、轨道两巷揭露。 该断层由北东至南西落差逐渐减小,为查明断层。 15 F4 2 ∠70176。 H=25m1 4123456 71 01 11 21 3X : 4 0 0 9 1 5 0 . 0 0Y : 2 0 4 6 3 7 5 0 . 0 0X 4 0 1 0 0 0 0Y 2 0 4 6 4 5 4 5 . 0 0X : 4 0 1 0 4 6 8 . 0 0Y : 2 0 4 6 3 7 1 4 . 0 0X 4 0 1 0 7 6 9 . 0 0Y : 2 0 4 6 4 2 3 1 . 0 0X : 4 0 1 1 1 8 0 . 0 0 X : 4 0 1 1 4 4 7 . 0 0Y : 2 0 4 6 4 7 7 6 . 0 0X : 4 0 1 1 7 7 5 . 0 0Y : 2 0 4 6 5 3 1 0 . 0 0X : 4 0 1 2 1 9 0 . 0 0Y : 2 0 4 6 5 6 2 7 . 0 0X : 4 0 1 2 6 9 5 . 0 0Y : 2 0 4 6 6 3 3 0 . 0 0X : 4 0 1 1 2 0 0 . 0 0Y : 2 0 4 6 6 2 9 5 . 0 0T 2 2X : 4 0 1 1 4 0 5 . 0 0Y : 2 0 4 6 6 5 6 0 . 0 0X : 4 0 1 0 7 8 0 . 0 0Y : 2 0 4 6 5 8 6 0 . 0 0X : 4 0 1 0 4 3 0 . 0 0Y : 2 0 4 6 5 6 2 0 . 0 0T 1y : 2 0 4 6 4 4 7 0 . 0 0X : 4 0 1 1 2 0 0 . 0 0y : 2 0 4 6 4 5 5 5 . 0 0T 2 3T 1 39。 y : 3 9 4 6 7 3 1 4 . 3 9x : 4 0 1 2 1 7 9 . 5 3y : 3 9 4 6 6 3 5 7 . 2 2x : 4 0 1 2 7 7 6 . 1 3F24 ∠90176。 H=90205mF24 1 ∠65176。 H=3550mF24 2 ∠70176。 H=1030mF 4 1 ∠7 5 176。 H =3 2 5 mF4 ∠70 176。 H = 15 0 29 5 mF26 ∠7 5 H = 10 6 5 mB F 5 ∠7 0 H= 2 0 6 0 mF26 ∠7 5 H= 10 6 5mFX9 ∠6 5 H= 0 20 mFX8 ∠6 5 H= 0 20 mF 22 2 ∠7 0 H= 0 30 mF22 3 ∠75 H=30mFX5 ∠7 0 176。 H= 0 3 5 mF4F4 3 ∠70176。 H=25mF22 ∠7 5 H= 1 9 0 2 7 0mF 22 1 ∠7 5 H= 11 0mF22F40 ∠75 H=75m 图 22隆源煤矿构造纲要图 16 F22断层 :为本井田的东南边界,走向 40~ 60176。 ,倾角 75176。 ,落差 190~ 270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2200m, 有 25 36 32 23 282 等钻孔穿过,表现为南升北降的正断层。 断层带宽度大、力学性质复杂、具多期活动性 , 该断层没有揭露资料,为基本查明断层。 F221断层 :为 F22断层的分支,走向 40176。 ,倾向 NW,倾角 75176。 ,落差 110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1250m, 232 号钻孔穿过,地面地震勘探验证,为查明断层。 F24断层 :为井田西部边界,走向 NNE,倾向 SEE,倾角 70176。 ,落差 90~ 205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200m, 有 6320 63 水 407 等钻孔穿过,断层带较宽,表现为西升东降的正断层,为基本查明断层。 F241断层 :为 F24断层的分支,走向 15~ 40176。 ,倾向 NW,倾角 65176。 ,落差 35~ 50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1500m,有 41 63260、 6322 6321 264 等钻 孔穿过,井下320 320 320 3207 工作 面多处揭露,表现为东升西降的正断层,为查明断层。 F26断层 :位于井田西翼北部,走向 55176。 ,倾向 SE,倾角 75176。 ,落差 10~ 65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为 1500m,有 6325 63 水 3 34 6325 337 等钻孔穿过, 3300运输上山、 3300 轨道上山 330 3306 工作 面实际揭露,表现为北升南降的正断层,为查明断层。 BF5断层 :为井田的西北部边界,走向 50176。 ,倾角 70176。 ,落差 20~ 60m。 在井田内延伸长度 1650m,有 9 63 水 3 406等钻孔穿过, 3301 面、 3302 面、白庄矿 350 采区、 3705 面揭露,表现为北升南降的正断层,为查明断层。 表 22 隆源煤矿断层情况一览表 编号 性质 产状 落差 ( m) 长度 ( m) 查明程度 控制情况 走向 倾向 倾角 F4 正 5060176。 NW 70176。 150~ 295 2100 基本查明 32 409号孔穿过 F41 正 3060176。 NW 75176。 5~ 125 2550 查明 6321 41 32 24 40西检 8号孔穿过,东总回风巷 3401轨道巷东 运输大巷实见 F42 正 50176。 NWW 70176。 25 270 基本查明 244号孔穿过 F43 正 70176。 NWW 70176。 25 350 基本查明 409号孔穿过 F21 正 1530176。 SEE 70176。 10~ 275 2500 查明 31西补 32 6328 421孔穿过 F22 正 4060176。 NW 75176。 190~ 270 2200 基本查明 35 36 32 23 282号孔穿过 F221 正 40176。 NW 75176。 110 1250 查明 232号孔穿过 17 编号 性质 产状 落差 ( m) 长度 ( m) 查明程度 控制情况 走向 倾向 倾角 F222 正 050176。 E~ SE 70176。 0~ 30 1350 基本查明~查明 F223 正 15176。 SEE 75176。 0~ 30 7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