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发展骨科微创技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内窥镜辅助下颈椎手术 胸腔镜技术  始于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的 Michael Mack、 John Regan与德国的 Daniel Rosenthal等是开创者。  1993年, Mack等最先开展了胸腔镜下脊柱畸形前路松解手术。  1996年 10月, Picetti等开展了第 1例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矫形 术,至 1998年 10月他们共完成 50例胸腔镜 Eclipse矫形术,取得了良 好的矫形效果。  2020年, 邱勇等开展脊柱侧凸胸腔镜前路松解手术,并于 2020年 6月 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下胸椎侧凸 Eclipse矫形术,均取得良好的近 期疗效。  2020年后 , 仉建国、李明、吕国华、宋跃明等亦报道胸腔镜下脊柱侧 凸矫形术。 腹腔镜技术  1991年 Obenchain 1例腹腔镜椎间盘切除术  1995年 Zucherman等首次报告了 15例应用腹腔镜技术在 L4/5和 L5S1 间隙完成了 BAK椎间融合器的植入  2020年后 吕国华、马泽民、姜晓幸等亦报道了腹腔镜下椎体切除减 压植骨融合术。  2020年 王文军、刘尚礼等报道了腹腔镜下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 效果良好。 目前,在临床中,胸腔镜、腹腔镜技术已可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炎、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经皮椎间盘技术 1975年 , Hijikata等报道了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 1987年 , Choy等则报道把激光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PLDD)。 1989年 , HijiKata把经皮技术引至颈椎间盘疾病的治疗,利用经皮穿刺颈椎 间盘髓核切吸术 (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由颈椎间盘突出引起 的各型颈椎病。 2020年 ,美国首次成功的利用经皮腰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 2020年 , Saal等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20 2020年 , 304医院王晓宁、唐都医院郭卫平报道经皮腰椎间盘射频消 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疾病。 2020年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方文报道椎间盘内电热疗 法治疗椎间盘疾病。  1984年法国 Deramond等首先利用该技术治疗 1例颈 2椎体血管瘤患者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至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PVP只在法国有零星的报道,且主要用于脊柱血管瘤或转移瘤等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报道较少。  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年至 21世纪初, PVP得以普及, PVP广泛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