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二)商品接运的方式 专用线接车 仓库自行接货 仓库内接货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三)商品入库交接的程序 采购部门根据货源的情况,及时填写订购单,送部门经理批准,并送一份给仓库,作为核对货物以及单价的依据。 供应商须凭送货单将货物送至指定地点,送货单亦须注明供应商名称、品名、数量、规格、单价、金额。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仓库核对订购单、送货单无误后,将货物点收入库,如是货运公司送货,须将送货单随货同行,并在货运单上注明货单的存放位置。 仓库填写入库单,送财务经理批准。 仓库将货物放置到规定的货架并填写物品标识卡标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四)商品入库的验收作业流程 商品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验收准备 仓库接到到货通知后,应根据商品的性质和批量提前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⑴ 人员准备。 ⑵ 资料准备。 ⑶ 器具准备。 ⑷ 货位准备。 ⑸ 设备准备。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核对凭证 入库商品必须具备下列凭证: ⑴ 入库通知单和订货合同副本,这是仓库接受商品的凭证。 ⑵ 供货单位提供的材质证明书、装箱单、磅码单、发货明细表等。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⑶ 商品承运单位提供的运单,若商品在入库前发现残损情况,还要有承运部门提供的货运记录或普通记录,作为向责任方交涉的依据。 ⑷ 核对凭证,也就是将上述凭证加以整理全面核对。 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要与供货单位提供的所有凭证逐一核对,相符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实物检验。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实物检验 实物检验就是根据入库单和有关技术资料对实物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五)入库中的问题处理 商品验收中,可能会发现诸如证件不全、数量短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在商品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商品数量或质量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六)商品入库单证及其流转 商品入库单证 ⑴ 磅码单 ⑵ 货卡 ⑶ 实物明细账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商品入库单证的流转 商品入库单证流转如图所示。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二、商品出库业务 (一)商品出库的依据 商品出库必须依据货主开出的“商品调拨通知单”才能出库。 “商品调拨通知单”的格式不尽相同,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是符合财务制度要求的,有法律效力的凭证。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二)商品出库的要求和出库形式 商品出库的要求 做到“三不三核五检查”。 商品出库的形式 ⑴ 送货 仓库根据货主单位预先送来“商品调拨通知单”,通过发货作业,把应发商品交由运输部门送达收货单位,这种发货形式就是通常所称的送货制。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⑵ 自提 由收货人或其代理持“商品调拨通知单”直接到库提取,仓库凭单发货,这种发货形式就是仓库通常所用的提货制。 ⑶ 过户 是一种就地划拨的形式,商品虽未出库,但是所有权已从原存货户转移到新存货户。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⑷ 取样 货主单位出于对商品质量检验、样品陈列等需要,到仓库提取货样。 ⑸ 转仓 货主单位为了业务方便或改变储存条件,需要将某批库存商品自甲库转移到乙库,这就是转仓的发货形式。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三)商品出库的程序 出库流程 内部流程:领料人填写领料单 → 主管签字 → 凭单领料 → 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发料。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外部流程:商务代表填写库单 → 用户确认 → 收银 → 出库单送到装机处 → 装机人员领料 → 仓库发料 → 装机人员核对规格、数量并签字。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如无须装机:商务填写出库单 → 用户确认 → 收银 → 仓库发料 → 商务确认规格、数量无误后在领料人处签字;如果内部领料使用,由各部门开列领料单,经主管签字,凭三联单到仓库领料。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如果出售物品领料,商务代表将配置单送仓库,确认货物,确认无误后,开列出库单并将收银后的出库单送装机人员;装机人员凭出库单到仓库领料,核对货物无误后,仓管和装机人员同时签字。 如有赠品,须在出库单上注明名称、规格、数量。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货物出库的方式 货物出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客户自提、委托发货、仓储企业派自己的货车给客户送货。 3.出库程序 ⑴ 核单备料 发货商品必须有正式的出库凭证,严禁无单或白条发货。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⑵ 复核 为防止差错,备料后应立即进行复核。 ⑶ 包装 根据商品外形特点,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其重量和尺寸,应便于装卸和搬运。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⑷ 点交 商品经复核后,如果是本单位内部领料,将商品和单据当面点交给提货人,办清交接手续;如系送料或将商品调出本单位办理托运的,与送料人员或运输部门办理交接手续,当面将商品交点清楚。 交清后,提货人员应在出库凭证上签章。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⑸ 登账 点交后,保管员应在出库单上填写实发数、发货日期等内容,并签名。 ⑹ 现场和档案的清理 现场清理包括清理库存商品、库房、场地、设备和工具等。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四)商品出库单证及其的流转 商品出库单证 商品出库单证如下表所示。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商品出库单证的流转 商品出库单证的流转如图所示。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三、货物保管作业 货物保管是指对货物进行合理的保存和经济的管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一)货物的分区、分类和编号 在确定货物的存放地点时,应注意对危险品和一般货物、有毒货物和食品、性能抵触、互相串味的货物和养护方法不同的货物分开存放,确保货物存储安全。 自提的提货单流程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二)货物堆码、苫垫 货物堆码是根据商品的特性、形状、规格、重量及包装质量等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地面的负荷、储存的要求,将商品分别叠堆成各种码垛。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货物堆码的原则 ⑴ 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⑵ 尽可能地向高处堆码。 ⑶ 重下轻上原则。 ⑷ 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⑸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原则。 ⑹ 便于识别原则。 ⑺ 便于点数原则。 ⑻ 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货物堆放方式 ⑴ 散堆方式。 将无包装的散货在库场上堆成货堆的存放方式。 ⑵ 垛堆方式。 指对包装货物过长、大件货物进行堆码。 ⑶ 货架方式。 采用通用或专用的货架进行货物堆码的方式 ⑷ 成组堆码方式。 采用成组工具使货物的堆存单元扩大。 垛堆方式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3.货物苫垫 货物苫垫是否合理关系到货物储存的安全和质量,在具体选择苫垫的方法时应考虑到货物的性能和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便于货物的管理。 货物苫盖的方式有:屋脊式、鱼鳞式、隔离式等。 在对货垛进行苫盖时,苫盖物的下端应离地面 10mm以上,以便于垛底通风,如图所示。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三)货物数量的管理 货物保管账卡的登记 货物保管明细账是用一定的表格形式记录仓库储存货物的动态变化情况,是在库货物清查盘点的依据。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⑴ 保管明细账的登记 货物入库后,仓库保管业务部门要建立详细反映库存货物进、出和结存的保管明细账,用以记录库存货物动态,并为盘点、对账提供主要依据。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库存货物保管明细账的登记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登账必须以正式合法的凭证为依据,如货物入库单、出库单、领料单等。 ②登账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登记。 ③记账应连续、完整,依日期顺序不能隔行、跳页,账页应依次编号,年末结账后应转入新账,旧账页入档妥善保存。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货卡的登记 货物保管卡是用于具体货垛进、出、结存数量的记录,一般由保管员使用管理,根据货物入库单、出库单,用格式统一的卡片编制。 货物的盘点 货物的盘点对账是定期或临时核对库存货物的实际数量与货物保管账上数量是否相符,检查有无残缺和质量问题等。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⑴ 货物盘点的内容 ①检查货物的账目数量与实物数量是否相符; ②检查货物的收发情况及有无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货物的情况; ③检查货物的堆放及维护情况;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④ 检查各种货物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 ⑤检查对不合格及呆废货物的处理; ⑥检查安全设施及安全情况。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⑵ 货物盘点的方法 对货物的盘点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 ⑶ 货物盘点结果的处理 货物盘点后应根据造成差异的不同原因分别进行调整和处理,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①依据管理绩效,对分管人员进行奖惩。 ②对废次品、不良品减价的部分,应视为盘亏。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③ 存货周转率低、占用金额较大的货物应设法降低库存量。 ④盘点工作完成以后,所发生的差错、呆滞、变质、盈亏、损耗等结果,应予以迅速处理,并防止以后再发生。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⑤ 呆滞品比率过大,应设法研究,致力于降低呆滞品。 ⑥货物除了盘点时产生数量的盈亏外,有些储存货物在价格上会产生增减,这些差异经主管审核后,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四、货物养护作业 (一)货物质量变化的预防措施 严格验收入库货物。 安排适宜的保管场所。 妥善进行堆码和苫垫。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认真控制库房温湿度。 作好货物在库质量检查。 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 健全仓库货物养护组织。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二)商品养护技术措施 仓库温湿度控制的主要方法 ⑴ 密封 密封措施是仓库内温湿度控制与调节的基础,没有密封措施,就无法利用通风、吸潮、降温、升温等方法调节库内温湿度。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⑵ 通风 就是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库内外的空气交换,以达到调节库内空气温湿度的目的。 ⑶ 吸潮 在霉雨季节,当库内的湿度过高,不适宜货物保管,而库外湿度长期过大,不适宜进行通风散湿时,可以暂时采用密封仓库的办法,减少外界温湿度对库内货物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仓库虫害与霉变的防治 ⑴ 杜绝仓库害虫来源程序,清洁卫生防治法。 ⑵ 物理机械防治法。 ⑶ 药物防治。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金属及制品的防锈 ⑴ 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 ①认真选择储存场所。 ②保持库房和货场干燥,其相对湿度应该在临界湿度以下。 第二节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 ③ 保。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物运输法 》 ;美国 1906《 统一货物买卖法 》 ,后被《 统一商法典 》 代替, 1893《 哈特法 》 , 1936《 海上货物运输法 》 发展过程 3 国际统一 贸易术语国际统一化 货物买卖的统一规范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货物运输的国际统一 贸易支付的国际惯例 贸易管制的国际协调 系统、兼容国家、加入管制内容 施米托夫( 1903~ 1911)
间; 2年 返回 案例 1 卖方将一批奎宁售给买方,卖方知道买方将会将这些货物转售至阿根廷。 在奎宁中含一定量的水杨酸,但买卖双方均不知晓。 出售含水杨酸的奎宁在阿根廷是违法的。 货到阿根廷后,被官方扣下。 卖方是否违约。 为什么。 案例 2 买方与卖方签订购买一台收割机的合同。 卖方描述该机器去年购入,只进行过 50或60公顷的收割作业,机器基本上还是新的。 买方未见过该机器。
第三階段,訂下了「 分享騎乘的喜樂 , share the joy of the ride」的品牌精神,並投入全方位自行車解決方案之產品和服務 (total cycling solutions)的開發,將觸角擴展至休閒生活路線 以「 騎車的喜樂 」作為品牌主要識別核心 「 讓顧客感動 」是巨大集團的品牌信念 11 成功關鍵 自主製造 自有品牌猶如企業的 DNA 創新產品
化的利弊 积极意义: 全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投资利润的最大化。 产品的自由流动可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人才与技术的自由交流能使人的潜力与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信息传播的通畅无阻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消极影响 发展中国家整体处于不利地位。 在不加规范的情况下,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可能会以经济收益作为唯一目标。
询组 TAG ISO:技术咨询组( TAG) IEC:咨询委员会 (AC) 技术委员会( TC)和分委员会( SC) 工作组( WG) 国际标准(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国际标准化标准组织正式表决批准的并且可公开提供的标准。 这里指 ISO 或 IEC的国际标准。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S): ISO 或
完成,合并前两个公约 4、 1980年 3月 该公约在 维也纳外交会议 上正式通过,于 1988年 1月 1日起正式生效。 5、我国于 1986年 12月 11日 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核准书,该公约已于 1988年 1月 1日起对我国生效。 现已有 60余个 国家加入了该公约。 ( 2) 《 公约 》 的主要内容 《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 全文共 101条。 分为四个部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