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语言学系列课程设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心、 恒心、毅力。  如果我们误把创新等同于实践创新,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极端看法: 认为在校的大学生 /文科生 /英语专业学生很难谈得上创新,要求他们创新不切合实际。  创新必然以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活动为依托,以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基础,以各种能力为物质保证。 否则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 但在目前情况下,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有必要重点强调如何在业务素质中突出创新素质。 学习创新与实践创新  学习创新关注更多的是创新过程。 这种创新只是相对于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而言的。  实践创新关注更多的是创新结果。 这种创新是相对于全人类的文明历史而言的。  我们要求学生更多的是 学习创新。 只要他们能对自己未知的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提出疑问,进行批评,他们就是在学习创新。 1)课程设置 充分考虑外语专业特点,对传统课程进行变革 : ( 1)强化语言技能,突出语言运用能力; ( 2) 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例如可以根据学院教师的优势,在英语学科内设置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高级翻译,英美文学等系列模块课程;与其它学院合作,跨学科设置经济、法学、新闻学等方向。 ( 3) 规划和设置按一级学科开设 5门通识课: 语言学、文学、翻译、世界概况、中国传统文化等。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教材上,内容新、思路新、要求新,鼓励教师开设新课 ,编写教材,并形成学院自己系列特色课程。 3)教学方法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语言学习应特别强调采取对话、小组讨论、大组汇报等方式,实现 师生互动。 ( 2)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美国学者 Kumaravadivelu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 没有一种现成的最佳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地用于教学。 外语教学应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思想,从更广阔的视角探求替代方法观的教学新理念和新途径。 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思想倡导在最大程度上关注 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和支配上的自主性及创造性。 后方法教育的三个参数  Kumaravadivel为此初步构建起一个由特殊性(particularity)、实用性 (practicality)、可能性 (possibility)三个教学参数组成的 “ 后方法时代 ” 第二语言教学和教师教育的三维系统。  特殊性 参数能促使具有环境敏感性的教学法的发展,基于对当地的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性的真正了解。 实用性 参数重新认识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鼓励教师把个人实践理论化,并再把个人理论用于实践。 可能性 参数使参与者带进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成为继续寻求学习者主体性和自我身份形成的催化剂。 后方法时代教学方法的宏观策略  最大化学习机会 (Maximiz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 最小化感知失配 (Minimize perceptual mismatches)  促进协商式互动 (Facilitate negotiated interaction)  提高学生自主性 (Promote learner autonomy)  培养语言意识 (Foster language awareness)  激活直觉启发 (Activate intuitive heuristics)  情境化语言输入 (Contextualize linguistic input)  综合语言技能 (Integrate language skills)  确保社会关联性 (Ensure social relevance)  提升文化意识 (Rais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宏观策略这一框架不受任何一套与特定语言教学方法相关的理论原则或教学程序的限制,使教师从课堂实践者转变成 策略思考者、教育者和探索者。 这一宏观策略说明,我们只有打破对方法的过分执迷,才有可能跳出方法的怪圈,以无 “ 法 ” 胜有 “ 法 ”。 4)评估体系 传统的考核几乎完全依赖笔试,多数内容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 要测量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核体系,即一门课的成绩由多次不同的考核方式组成,其中包括 平时作业、课程论文、专题口头报告、调查报告、开卷考试、笔试 等。 5)课外活动 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演讲、写作、翻译、配音比赛等),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购置外语图书、建设数字化资料室、提供各语种数字电视系统、视频 /音频点播系统,师生自主录播卫星电视频道;完善音视频网络教学点播系统、调频广播系统等)。 6)社会实践 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仍不够重视。 为了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距离,需要打造学生校内实践实验平台、校外社会实践实习平台和国外短期留学实践平台 ,来推动高水平的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7) 国际交流 围绕学院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国际化办学工作重心,努力开展对外交流、努力实现我院英日法德韩五个语种与相关国家友好学校在本科生的全面联合培养或双专业上的合作培养。 通过国际交流,扩大海洋大学在国内和国外的影响,拓宽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的外语专业人才。 国外大学的语言学系及其课程设置 英国从 1960年以后才在大学里正式设置语言学专业。 1964年第一次有人获得语言学学位。 英国语言学专业有哪些专业分支 ? 应用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 理论语言学,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语言翻译学, English Translation 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 英语语言教学,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语言心理学, Psychology of Language, 语音及语言处理, Speech amp。 Language Processing,  University of Oxford: Modern Languages and Li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